詳細描述端午節的起源。
1,紀念屈原說
相傳,公元前278年,秦軍入侵楚國京都。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屈原不忍拋棄自己的祖國。5月5日,在寫完他的傑作《懷沙》後,他投汨羅江自盡了。
屈原跳河後,當地人民為了寄托哀思,在河上劃船,後來逐漸發展成龍舟比賽。百姓怕河裏的魚吃了他的屍體,就回家帶飯團扔到河裏,防止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吃粽子成了習俗。
2、紀念伍子胥說。
端午節的第二個傳說是,5月5日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死後,夫差聽說後大怒,於是在五月五日把伍子胥的屍體用皮革包起來扔到河裏。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伍子胥的日子。
3、為紀念孝順的女兒曹娥說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了紀念東漢孝順的女兒曹娥,她救了溺水的父親。曹娥的父親在河裏淹死了,屍體好幾天沒人看見。孝順的女兒曹娥日夜在河邊哭泣。17天後,他也在5月5日投河自盡,5天後撈出父親的屍體。
這就被傳為神話,再傳到縣衙總督那裏,縣衙總督把它立為碑,讓弟子韓丹春作悼詞。因此,據說端午節也是紀念孝順女兒曹娥的日子。
4.紀念介子演繹
介子推是寒食節和清明節起源傳說的主角,但也有人認為端午節的起源與介子推有關。根據東漢蔡邕寫的曹勤,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先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