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有哪些習俗?
1,送瘟神
三伏天和夏天,驕陽似火,也是瘟疫疾病的爆發期。過去,人們常常在河上的船上舉行祈禱,把船劃到很遠的地方,以示趕走了瘟疫,所有的疾病都消失了。
六月初壹,河南、膠東(如煙臺)有“過小年”的習俗,因為此時小麥等作物已經收割完畢,新種下的農戶也因為溫濕度的上升而瘋長。立秋是在酷暑後15天,接近秋收季節。農民有壹種期盼豐收、祝願豐收的好心情。因此,與豐收相關的祭祀活動在這壹時期盛行。
2.送壹艘“夏船”
送“夏船”是浙江沿海地區,尤其是臺州許多漁村的傳統民俗。它的意義是把“五聖”送出大海,保護人民免受酷暑。送“夏船”時,還配有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表演。
3.曬幹的生姜
富江發源於中國的山西和河南省。在三伏天,人們將生姜切片或榨汁,與紅糖混合,放入容器中,用紗布覆蓋,在陽光下曬幹。經充分勾兌後,對胃寒、感冒、咳嗽有奇效,有溫補保健作用。
4、喝茶
夫差,顧名思義,就是人們在三伏天喝的茶。農歷六月初至八月底通常供應免費茶。這種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余種中草藥熬制而成的茶,具有清涼解暑的作用。古代很多農村有個習俗,就是村民會在村口的亭子裏放些茶葉,免費送給路人。如今,這樣的涼亭已經不多見了,但在溫州,這種幾百年前的習俗壹直保留著。每個展館都有專人全天煮茶,保證供應。這種茶在溫州有壹個特殊的名字,叫做“夫差”。
5.燒香
伏翔,夏季節氣氣溫最高,農作物生長最快,大部分地區旱、澇、風災害也最頻繁。搶收作物種子、抗旱排澇、田間管理任務十分繁重;因此,人民燒香,祈求風調雨順,五谷豐登;還有壹種說法是接近中醫艾灸。三伏天,某些穴位可以熏香,可以治療很多頑疾。
6.喝夏天的羊
在中國北方,有大暑之日喝夏羊(即羊肉湯)的習俗。經過夏季緊張的勞動,人很累,應該好好休息。於是,全家人聚在壹起,每個人都吃了壹個好吃的新麥包子,喝了壹碗好吃的羊肉湯。
7.鬥蟋蟀
酷暑是農村田間蟋蟀數量最多的季節,中國很多地區的人們都有飯後鬥蟋蟀取樂的習俗。大人們會先帶著孩子去田裏抓蟋蟀,然後在大樹下玩板球遊戲,很有意思。
8.半年壹度的節日
農歷6月15日是全年的壹半,與夏季節氣重合,稱為“半年節”。這壹天壹家人拜完神之後,會聚在壹起“半年壹輪”。半年圓是把糯米磨成粉,用紅面搓成的。大部分會做成糖果來品嘗,象征團圓和甜蜜。
9.吃曹憲
廣東很多地方在夏天都有“吃仙草”的習俗。曹憲又名仙草和曹憲,是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因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譽為“曹憲”。莖葉曬幹後,可制成仙草,在廣東稱為涼粉,是壹種夏季甜點。
擴展知識:大暑有什麽特點?
暑是壹年四季中夏季的二十四節氣之壹,是整個夏季最熱的時期。在這個階段,作物生長迅速,但壹些災害,如幹旱和水澇發生。酷暑期間,晝夜時差大,通常白天13小時,晚上11小時,非常適合熬夜早起,是日照最多的時候。
長江中下遊到華南以北的江浙江西等地,炎熱多雨,雨水滴如金。有“夏雨輕如銀,夏雨重如金”、“雨中雨,裏多米囤”、“雨天雨,糧棉豐”、“不受旱,壹畝加壹擔”之說。就像左河水的詩裏說的,“陽光明媚,天氣炎熱,但無所事事,擔心蒼蠅和蚊子。雲鼓起,箭將金灑荷塘。”如果酷暑前後下雨,預示著未來雨水會更多。農業上有句諺語“夏天有雨,秋天有水就夠了;夏天不下雨少雨,擔心吃不上水。
在華南西部,雖然高溫出現最頻繁,但雨水最充沛,雷雨最常見,是雷雨最多的季節。這裏有句諺語:“東閃不降,西閃走不了。”意思是夏天的下午,如果東方出現閃電,雨就不會到這裏來。如果閃電在西邊,雨很快就會來,躲都來不及。
根據炎熱與否,有許多農業諺語預測後期天氣:例如,在短期內,有壹個“大暑,田將休息;夏季涼爽,水滿池塘”;中期表示“大暑,秋後涼”;長期預測有“暑熱難耐,四個月無霜”“暑不熱,冬不冷”“暑不熱,冬必腐”。
說到夏季節氣,最大的特點就是高溫、炎熱、潮濕、多雨。酷暑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2個節氣,是公歷每年的7月22日至24日,也是壹年中最熱的時期。夏季應盡量避免炎熱天氣外出,不做戶外體育鍛煉,運動量不宜過大。要經常開窗通風防暑,多吃具有清熱解暑功能的蔬菜水果,對身體很有幫助。
其他註意事項:大暑有哪些禁忌?
1、夏季高溫期間,陽光中的紫外線含量較高,尤其是中午陽光直射,室外溫度較高時,應盡量避免長時間暴露在室外,以免受到紫外線傷害而中暑。
2.夏季高溫期間,如果要外出,壹定要準備遮陽帽或雨傘,戴墨鏡,並適當使用防曬霜,避免在高溫下活動,以免中暑。
3.在安排勞動或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註意加強防護,尤其是老年人,其器官功能衰退,水分含量比年輕人少。所以高溫天氣對老人的傷害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