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食譜大全 - 養老的穴位是手的太陽經穴。

養老的穴位是手的太陽經穴。

手太陽經在缺盆分支處向上分為兩個分支,壹個到達目外眥,另壹個向上到達目內眥(顴骨骨骺),與足太陽經相連,正如《百病賦》中的老年穴擅長治療眼疾;光明洞,名字很清楚,意思是“明亮明亮”。

性別:男

年齡:18歲

主訴:視力模糊,近視2年多,加重1個月。

病史:患者因兩年用眼過度疲勞導致視力模糊,怕近怕遠。在過去的1個月裏,他的癥狀越來越嚴重,書看多了,眼睛就糊裏糊塗的疼。於是來到我院針灸科進行治療。

體檢:視力檢查:左眼0.3,右眼0.3,舌淡,舌苔薄,脈細。

中醫診斷:可近怕遠。

現代醫學診斷:近視。

針灸治療:

治療:通絡明目止痛。

藥方:養老和光。

療程:取上部穴位常規消毒,執行平補瀉法。右手持針進洞,待其氣息,前後均勻撚轉,不要單向撚轉,手指用力均勻,頻率60~90轉/分,重復操作1分鐘,留針30分鐘,每天針刺壹次,10次為1療程。

要求患者回家按摩眼睛周圍的穴位,如亮眼、竹、陽白、泣白、四白等,並要求患者註意用眼衛生,多看遠處景物,避免眼睛疲勞。經過1個療程的治療,右眼視力恢復到0.8,左眼視力恢復到0.8。兩個療程後,雙眼視力恢復至65438±0.2;經過1個月的治療,雙眼視力恢復到1.5。隨訪3個月,癥狀無復發。

(編輯或作者的)註釋/評論/備註

近視是指平行光無調節地進入眼睛,經屈光系統折射後聚焦在視網膜上的壹種屈光不正。表現為近視力清晰,遠視力模糊。目前青少年學生近視發病率逐年上升,多由青少年學習姿勢不正確、長時間看電視或電腦導致眼睛疲勞、睫狀體長期處於緊張狀態引起。

中醫對這種疾病的認識比較早。明代王肯堂在《辨證論治七訣》中稱之為“近曲”。明代傅的《驗爻函》和陸繼平的《眼科臨證筆記》也稱他近視恐遠。

歷代中醫醫書對此病的病因病機多有論述:方《隋代病源論》認為“臟腑勞損,肝氣不足”致不能遠視。王海藏說:“不可遠視,怪其無火,應以法補心。”考察姚信,既沿襲了前人關於陽虛遠不足的理論,又指出近視可由“肝經、腎經病虛”所致,並提到“觀受可近視”、“目久傷可近視”,有了較為全面的認識。

《醫學博士金鑒·眼科精要》指出:“近視明,遠視昏,日照不足為陰侵。”《現代中醫眼科學講義》中說“眼睛之所以能看見壹切,是因為臟腑的精氣都集中在眼睛上”這樣才能充滿光明,正常地看東西。

總之,近視多是因為心陽不足或脾虛氣弱,眼睛走不了更遠;或者因為長期血傷,目膽俱疲,肝腎不足,眼睛無所養,以至於光華只能看近不能看遠。

在這種情況下,中檔老年人的穴位就是手太陽經的穴位,手太陽經在盆分支處向上分為兩個分支,壹個是眼睛的外眥,壹個是眼睛的斜眥(顴骨骺),與足太陽經相連,正如《萬病頌》書中的老年人穴位擅長治療眼疾;《銅仁穴針灸圖說》還包括:“養老之治不清”,故取理氣活血,舒筋散寒,通絡止痛;

光明穴,意為“光明、明亮、明亮”,是足少陽膽經的絡穴,具有溝通肝膽氣血的作用,可同時治療肝膽兩病。《靈樞脈度》壹章說“肝開目”“肝氣通目”,說明肝與目關系密切,肝膽表裏,膽經循行。近視是因為陽氣不足,所以針刺此穴可以疏肝解郁,從而促進肝膽經絡的郁結,調和氣血,使人心情舒暢,恢復視力。自古以來備受醫生推崇,是治療眼疾的重要穴位。

現代學者對針刺光明穴影響眼循環的實驗研究表明,針刺光明穴可擴張視網膜中央動脈,增加血流速度,提示其可增加視網膜循環血量。可見,無論是從中醫角度還是從現代科學研究角度來看,針刺光明穴都可以刺激經氣,使眼部氣血通暢,使眼睛得到充分的滋養。上下病配兩穴,遠距離取穴,起到明目的作用,為程老治療近視常用。

本病例指導年輕患者註意用眼衛生,多看看遠處的景物,避免眼睛過度疲勞,堅持按摩眼周穴位,如明眸、竹藏、陽白、水靈靈、四白目、腫眼、絲竹穴等。

其中,睛明穴可通絡明目,治療近視、色盲、視神經萎縮、夜盲;存竹穴治療近視、流淚、結膜炎、眼瞼震顫;柏楊穴治療屈光不正;承氣穴治療近視、散光;四白穴疏肝利膽,祛風明目,治目赤腫痛,星雲;用瞳孔治療屈光不正、夜盲癥和角膜炎;蠶竹腔用於治療視力不清。發現長期自我按摩上述穴位,可增加外周動脈的供血,改善供血障礙,改善眼部血液循環,使眼底組織獲得充足的營養,解除睫狀肌的疲勞和痙攣,改善眼肌的營養狀況,恢復睫狀肌對晶狀體的調節能力,從而改善和恢復視力。

壹天壹篇,陪伴中醫成長。

請關註微信官方賬號藥谷。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