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日語燒鳥提燈籠
其實日本也有燒烤。在日語裏,烤串其實就是烤肉串,雖然和鳥沒有關系。
燒鳥,主要是雞,把雞各個部位的肉切成可食用的大小,串成壹系列的烤食品。
1.燒鳥,以前真的燒過鳥。
日本人吃“燒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7世紀的江戶時代,有關於燒鳥的記載。
但當時估計野雞野鴨山鳩等野鳥都被吃了。(既然妳提到了,那叫燒鳥也有道理。
)
從江戶時代到戰後的日本,雞肉都是“奢侈品”。直到上世紀60年代,因為“肉雞”的引入,才出現了燒鳥的第壹次熱潮。所以燒鳥店的形象壹直是以廉價的美食和酒場示人,成為大眾美食。
現在燒鳥從街邊幾元到高檔酒店人均壹千多不等,可以接地氣,也可以高大上。如此巨大的階層飛躍,源於上世紀80年代日本高速的經濟增長,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燒鳥的雞也逐漸從“肉仔雞”變成了“地仔雞”(可以理解為散養雞)和“明柄雞”(飼養方法不同的雞),隨後又陸續引進了國外的高檔雞種。雞肉品質的提升,讓燒鳥水平更上壹層樓,徹底扭轉了“肉雞”主導廉價市場的形象。
同時,迎合人們飲食觀念的改變,燒鳥商家開始在食材中加入蔬菜水果,進壹步贏得了大量用戶的青睞。
如今,日本街頭大大小小的燒鳥店不計其數。逐漸成為主流的燒鳥店,開始了對制作工藝和店面風格的極致追求,部分還入選了米其林餐廳。
2.燒鳥,壹只雞的支撐
都說“沒有雞走不出廣東”,這句話在燒鳥屋同樣適用。
燒鳥的制作,就是把壹只雞吃到極致。
常見的雞胸肉、雞腿、雞翅、雞肝,比如雞冠、銀皮(雞胗的皮),會專門分出來給燒鳥店,壹份套餐必不可少。甚至有些不可描述的部分用於烹飪(可以稱之為暗煮)......
燒鳥中的兩種調味方法:醬燒和鹽燒。
鹽烤只是用鹽調味。這種簡單的方法可以體現肉的原味。醬燒是用醬油、糯米、清酒、糖做成的。
另外,燒鳥屋常見的香料有花椒、芥末醬、山椒、柚子椒等。
最正宗的烘焙方法是炭火烘焙。精致的燒鳥屋會選擇高品質的“備炭”來烤雞。
“備用炭”容易點燃,火力強,耐燃。它能快速烹飪食物,同時能最大程度地保留食物的鮮味和水分,使烤制的食物更加松軟可口。
手法是燒鳥中容易被忽略的壹個環節。吃燒雞講究新鮮。廚師從整只雞開始,直到每壹部分都分好,全靠師傅的巧手。
日本食品界有句話:“穿串三年,烤串壹輩子”,是對廚師技術要求高的最好寫照。
3.做壹串燈籠!
第壹次點正規的雞腿肉串(發音momo),這樣可以考驗店家的水平,避免出錯。搭配壹些清酒或者啤酒就更好了。
和中國的烤翅壹樣,燒鳥屋的烤翅也很受歡迎。在日語中,它被稱為“首宇”(とりてばばとかだだかだば),關西地區將被稱為“ikada”。
烤翅堪稱“燒鳥之王”,好的烤翅放上壹點鹽就可以出鍋了。
除了以上兩個“保險”選項,雞脖子肉也不容錯過。
雞脖子是雞頭部周圍的肉。我們稱之為“活肉”,因為這個部位的肌肉經常旋轉,所以肉更有彈性,更有嚼勁,而且層次非常豐富。
烤雞肝是對燒鳥屋火勢控制的壹大考驗。雞肝要七分熟,撒壹點山椒粉,不焦不腥,吃起來像果凍。
比如雞串,烤雞皮,雞屁股,都是常規操作。
燒鳥最值得稱道的菜是提燈籠。
不要被這個古色古香的名字誤導了。
提燈就是把雞的卵管和卵巢串在壹塊牌子上,下面掛著黃澄澄的蛋黃,就像古代的燈籠壹樣。
燈籠的味道濃郁而神秘,內臟和蛋黃的成熟度不同,吃在嘴裏有爆漿的感覺,內臟的堅韌讓爆漿的蛋液遊走在唇齒之間。(真的是“雞飛狗跳”,感覺原理和當年趙本山的屁話差不多...)
和中國的燒烤壹樣,燒鳥是壹種充滿煙火氣的美食。
無論是街邊小店,還是米其林星級餐廳,妳都需要冷靜地等待每壹串烤鳥,與同行打成壹片,坐在陌生人旁邊,與店家有壹種無聲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