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
作為壹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教案應該怎麽寫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幼兒園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教案 篇1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懂得亂扔垃圾的行為不文明,要愛護環境,講究衛生。
2、引導幼兒觀察角色的動態,嘗試用連貫的語言大膽的講述情節。
3、引導幼兒發準“掃帚”的詞音,嘗試用象聲詞形容扔垃圾的聲音,用形容詞形容“太陽”等等。
4、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5、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積發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重難點:
1、引導幼兒完整連貫的講述。
2、引導幼兒感受和描述小兔子和其他小動物不同的對待垃圾的想法和表現。
活動準備:
《窗外的垃圾》課件、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1、教師利用談話導入課題。
提問:“有了垃圾怎麽辦?”(讓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說說)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看圖講述
1、出示圖壹,引導幼兒觀察指導講述。
(1)提問:“圖片上有什麽?”“壹***住著幾個小動物?”“他們分別住在幾層樓?”
(2)引導幼兒連貫講述圖壹
2、出示課件圖二,引導幼兒觀察指導講述。
(1)提問:“什麽升起來了?”(使用形容詞)“小動物們在幹什麽?”(引導幼兒嘗試用象聲詞形容垃圾的聲音)“草地上怎麽樣了?”“妳認為他們這樣做怎麽樣?”“妳們有垃圾會怎麽樣做?”(滲透情感教育)
(2)引導幼兒連貫講述圖二以及幼兒連貫講述圖壹、圖二。
3、出示課件圖三,引導幼兒觀察指導講述。
(1)提問:“草地上的垃圾會變的怎麽樣?”“為什麽垃圾會發出臭味?”“妳是從哪裏看出垃圾發出臭味的?“小狗、小貓、小猴聞到臭味會怎麽樣?”“小兔子聞到臭味怎麽樣?”“它是怎樣想的?又是怎樣做呢?”
(2)連貫講述圖三的內容。
4、出示圖四,引導幼兒觀察指導講述。
(1)提問:“小貓、小狗、小猴看到小兔在打掃衛生會怎樣想?又會怎樣做呢?”“草地現在變成什麽樣了?”“小狗、小貓、小猴知道錯了,會說什麽?” (滲透情感教育)
(2)幼兒連貫講述圖四
(3)引導幼兒連貫講述圖三、圖四的內容,給講述的故事起名字。
5、完整講述故事
(1) 引導幼兒兩人壹組壹對壹講述。
(2) 請能力較強的幼兒完整講述。
(三)結束部分
幼兒聽音樂,做舞蹈動作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學習過程中幼兒的參與度很高,接受的也很快,但似乎老師的期望值太高,孩子們壹直答不出來,這時老師的主導性就加強了,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思考空間,答案會不可思議的。
小百科:垃圾是不被需要或無用的固體、流體物質。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垃圾處理是壹個令人頭痛的問題。常見的做法是收集後送往堆填區進行填埋處理,或是用焚化爐焚化。
幼兒園教案 篇2課程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大自然的美,感恩自然的饋贈;
2、培養幼兒的想象和創造力。
課程準備
柿子(軟硬各若幹,部分硬柿子提前削皮)柿子樹照片及生長過程照片 顏料 畫紙 畫筆 尼龍繩
課程過程
導入
老師:“小朋友們,妳們看老師手裏的是什麽?”
對啦!是柿子!
繼續提問:小朋友們,妳們都是從哪裏見過柿子呢?引導幼兒利用已知生活常識,積極參與到討論分享中。
展開
(1)了解柿子
老師:“哪位小朋友能告訴老師,柿子是長在哪裏的?”
引導幼兒進行討論,並積極討論、表達。
出示柿子樹照片。
柿子是長在樹上的。
老師:“我們現在看到的柿子是什麽顏色的?”(紅色、橙色)
老師:“那可愛的小柿子是怎麽變成橙色的呢?它原來是什麽顏色的呢?有沒有知道的小朋友來告訴我們呢?或者妳認為它原來會是什麽顏色,為什麽呢?”
引導幼兒展開想象,並能說出自己的原因與依據。
出示柿子成長過程圖:長葉子—開花—綠色的未成熟的柿子—柿子慢慢變黃到成熟—葉子脫落。
總結:柿子和其他的農作物壹樣,都是經歷了春天發芽,夏天開花,秋天坐果壹個漫長的過程,才能讓我們品嘗到甜美可口的柿子,而且農名伯伯為了感謝大自然的饋贈,會留壹部分柿子在樹上,這樣到了冬天,小鳥們就會有吃的東西,這就叫“來源於自然,反饋給自然。”
(2)畫柿子
老師:“小朋友已經了解了柿子,知道了它是怎麽成長的,也知道了它每個階段的顏色以及形態,接下來,老師就和小朋友們壹起來畫壹畫小柿子。”
幫助幼兒完成作品,並拍照記錄。同時可以把孩子們的作品做成展板進行展示。
教育活動延伸:做柿餅
請小朋友們用尼龍繩把削好皮的柿子綁起來,掛在班級的窗戶邊,不僅可以作為裝飾,也可以請小朋友們做觀察記錄,通過口述記錄、圖畫等方式記錄柿子變化的過程。
幼兒園教案 篇3活動目的及主題
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每年的這壹天,世界各地的人們都要舉行各種紀念活動,今年的主題為“城市化和健康”,強調健康對於勞動創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幼兒園通過開展壹系列世界衛生日宣傳教育活動來增強幼兒的衛生健康意識,並使衛生健康的理念潛移默化地深入到幼兒的內心並且體現於行動。
目標
1、讓孩子知道做好個人衛生和公***環境衛生的重要性。
2、讓幼兒知道每年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
3、使孩子知道講衛生可以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愉快的情緒、同時也會受到大家的歡迎的。
活動準備
1、壹些正確的講衛生習慣的照片;
2、課前教導幼兒壹些關於講衛生的知識;
3、教學課件PPT準備。
活動過程
壹、出示圖片,告訴幼兒4月7日是世界衛生日。
二、討論講衛生要註意哪些方面的事情。
1、要想做壹個幹凈的,討人喜歡的孩子,該註意哪些方面呢? 從早上來說吧:起床後,要做些什麽事情? 請幼兒回答。(洗臉、刷牙等等)
2、來到學校後,又要註意哪些方面的事情呢? 指名幼兒回答。(不要在地上打滾、臟了要洗手等等) 老師提問:每次吃飯前,我們要做壹件什麽事情?(洗手) 吃完飯排隊的時候,應該要註意什麽呢?(飯後別亂跑)
3、放學回家後,又要註意哪些方面的事情呢? 請幼兒回答。給予鼓勵性評價。
4、老師和幼兒壹起小結:清潔又衛生的寶寶,身體才會長得棒棒的。
5、咱們壹起來編壹首兒歌,怎麽樣?
太陽瞇瞇笑,我們起得早。手臉洗幹凈,刷牙別忘掉。飯前洗洗手,飯後別亂跑。 清潔又衛生,身體長得好。
6、多種形式念兒歌。
三、活動延伸:
1、希望小朋友們每天都做壹個講衛生的乖寶寶,從小養成好習慣。
2、做講衛生的“小小宣傳員”,告訴身邊的同伴,壹定要講衛生,身體才會棒棒的。
附 :兒歌《講衛生的乖寶寶》
太陽瞇瞇笑,我們起得早。
手臉洗幹凈,刷牙別忘掉。
飯前洗洗手,飯後別亂跑。
清潔又衛生,身體長得好。
幼兒園教案 篇4活動目標:
1、學習將垃圾分類為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2、體驗環境汙染帶來的影響,知道亂扔垃圾會汙染環境,危害健康,有初步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布置臟亂的小熊家和潔凈的小兔家
2、舊報紙、飲料瓶、廢紙盒、廢電池、果皮、枯樹葉、菜葉等。
3、可回收垃圾箱、不可回收垃圾箱各壹個。毛巾架壹個、毛巾若幹。
活動過程:
1、教師帶領幼兒觀察小熊家和小兔家,請幼兒說說自己的感受,比較兩個小動物家的不同。激發幼兒收拾垃圾的欲望。
2、教師介紹垃圾箱,幼兒清理垃圾,放入垃圾箱。教師觀察幼兒分類投放情況。在操作中學習正確分類。
3、根據幼兒投放垃圾的情況,提問:
(1)妳為什麽要將這個垃圾放在綠(紅)色的垃圾箱裏?
(2)什麽叫可回收?
(3)為什麽不可回收?
4、升華幼兒經驗,討論亂扔垃圾的危害,知道不僅不亂扔垃圾,還要少制造垃圾。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
5、教師小結。
活動延伸:
介紹垃圾分類的圖片,讓幼兒在課外連線。
幼兒園教案 篇5設計思路:
在生活中,小年齡幼兒有著強烈的模仿成人行為的欲望,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參與各種各樣的勞動,如切菜、洗碗、掃地等,為此,我根據幼兒的學習特征,選擇了幼兒最熟悉的壹些食物(如黃瓜、青菜、胡蘿蔔、蘋果等),引導幼兒運用目測區分物體的大小,並嘗試使用常見的工具改變物體的大小,發展幼兒的手部精細動作,滿足幼兒參與勞動的願望。我還幫助幼兒將自己的操作過程表達出來,以培養幼兒的記憶力、口語表達能力。由於活動中幼兒要接觸小刀、剪刀、湯匙等工具,因此應事先準備壹些創可貼、消毒藥水等,並向家長做好宣傳工作,確保幼兒的探索活動順利進行。
活動目標:
1、認識壹些常見工具,培養初步的自我保護意識。
2、通過目測區分物體間明顯的大小差異,嘗試使用壹些工具改變各種食物的大小,並願意表達操作過程。
活動準備:
1、各種食物:黃瓜、方肉、豆腐幹、青菜、胡蘿、蘋果、茄子、大蒜、切成兩半的西瓜等。
2、各種工具:湯匙、剪刀、小刀。
活動過程:
1、認識各種食物。
師:妳們知道它們的名稱嗎?孩子們認識大部分的食物,他們爭先恐後地說出名稱。說到大蒜時,有壹個孩子說:“這是饅頭。”於是,教師就引導幼兒剝壹剝,聞壹聞,嘗壹嘗,喚起幼兒的生活經驗,得出“這是我們吃過的大蒜”的結論。
2、預測“大變小”的可能性。
師:我們能把這些食物裝進瓶子裏去嗎?
引導幼兒大膽地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如有的幼兒不會表達,只是壹個勁兒地點頭,教師就有意識地引導他用語言表述;有的幼兒已能清楚地說出“能”或“不能”,教師就進壹步引導他說說“為什麽”;個別幼兒在教師的幫助下能說出:“瓶子太小,東西太大。”
師:怎樣才能把東西放進去呢?
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反應適當地運用壹些動作提示,以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工具。當幼兒看到教師將食物剪小時,興奮地拍起手來:“變小了!變小了!”
3、進行“大變小”的實驗。
幼兒嘗試運用各種工具使食物變小,並把食物放進瓶裏。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邊操作邊表達實驗過程,並幫助幼兒記錄。剪刀可以剪菜葉,但剪不動菜梗,於是忙忙又去拿刀。史文壹直用刀切胡蘿蔔。京海用勺予舀西瓜。星星嘗試用刀切蘋果,不小心切到了手,破了壹點皮。星星說:“我很勇敢的,不哭!”教師邊觀察幼兒操作,邊用瑯瑯上口的語言表達操作過程。如:“變變小,放進去。”由於小年齡幼兒常常用語言指導動作,所以他們會邊操作,邊和教師壹起重復,這有利於培養幼兒的表達能力,理解“大”“小”的概念。看到有的幼兒用剪刀將菜葉剪小,教師便有意識地提問:“妳用什麽把什麽變小了,有的幼兒在工具選擇上存在問題,如他們用剪刀剪土豆,用湯匙切菜,教師便引導幼兒嘗試使用其他工具,看看用什麽比較容易“變”。有個別幼兒自始至終使用壹種工具,教師便有意識地引導他們大膽試用其他工具。在操作過程中,教師十分註意幼兒行為習慣的養成,如用完的工具要求幼兒放回原處,要幼兒用抹布擦手等,並及時對他們進行安全教育。
4、師幼***同探討。
①討論問題壹:妳是怎麽把食物放進瓶裏的?
有的幼兒說:“我把它變小了。”教師便進壹步提問:“妳是怎麽把它變小的呢?”引導幼兒回憶操作過程,幫助幼兒說出工具名稱,較清楚地表達過程,教師以繪畫的形式為幼兒記錄。
②討論問題二:刀是什麽樣子的?刀是孩子們日常生活中接觸最少,也是有壹定危險性的工具。當教師和幼兒壹起回憶刀是什麽樣子時,壹些孩子說出“刀是很快的”,有兩個幼兒用手指著刀最鋒利的地方,表現出“很可怕”的樣子。
教師通過繪畫(如圖),強調刀有“很鋒利的壹面”,提醒幼兒要用刀的這壹面來切東西,但不能去碰。同時,引導孩子們觀察幼兒園裏用的`刀和家裏用的刀有什麽不同,並告訴孩子教師提供的刀是安全的,而家裏切萊的刀有危險,不能玩。教師還準備了壹份告家長書,及時將活動信息告知家長,以便家長為幼兒提供安全的工具,配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點評
運用工具,模仿成人的動作,是兩歲半幼兒非常熱衷的活動。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做中學”的理念設計了這壹活動,並在活動中體現了教育目標。值得稱贊的是教師十分耐心地幫助幼兒運用他們能理解的圖畫形式做記錄,這為幼兒將來自己記錄作了很好的鋪墊。教師還有意識地在活動過程中貫穿安全教育、家園合作理念,以確保幼兒在壹個安全、健康的環境中獲得發展。
幼兒園教案 篇6活動目標:
知道熊寶寶為什麽會哭,讓幼兒願意幫助它,會說短句:"熊寶寶不要哭,我為妳做XXX。"
活動流程:
故事講述-->情感體驗-->幫助熊寶寶
活動準備:
熊寶寶的臉上貼滿淚水;熊的新衣服;長毛絨熊。
活動指導:
壹、故事講述
1.這是誰?它怎麽啦?妳怎麽知道他哭了?(看見它流眼淚了。)
2.故事講述:春天來了,小鳥、小蜜蜂它們都穿著新衣服出去玩,熊寶寶說:"我沒新衣服、新褲子,我不出去玩啦!嗚嗚嗚……"
二、情感體驗
1.熊寶寶為什麽哭?
2.妳有什麽好辦法讓它不哭嗎?(擦眼淚、抱抱它)
三、幫助熊寶寶--給熊寶寶做新衣、褲
1.裝飾衣褲(蠟筆、印染、棉簽畫等)。
2.送壹句安慰熊寶寶的話(學說句子:"熊寶寶不要哭,我為妳做……")。
3.幫熊寶寶穿上新衣服。
幼兒園教案 篇7活動目標
1、了解馬鈴薯的生長過程,激發探究植物奧秘的欲望。
2、知道到馬鈴薯的食用方法,喜歡吃馬鈴薯。
活動準備
1、圖片:食用馬鈴薯的圖片 , 生長的馬鈴薯,發芽的馬鈴薯。
教學過程
壹、出示薯片,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這是什麽?妳們吃過嗎?這是用什麽做成的?
幼兒討論
教師:這就是我們平時說的“土豆”,它還有壹個名字叫“馬鈴薯”。今天我們來認識馬鈴薯。
二、認識馬鈴薯及其生長過程
1、出示圖片:馬鈴薯
教師:這是什麽?它還有壹個名字呢,知道叫什麽嗎?
2、出示發芽的馬鈴薯圖片。
請小朋友看看這個馬鈴薯有什麽不同?
教師:仔細觀察,看看馬鈴薯哪裏最容易長出小芽?
猜猜把長芽的埋到土裏會不會長出葉子,會結出新的馬鈴薯嗎?
3、了解馬鈴薯的生長過程
(1)讓幼兒討論:發了芽的馬鈴薯切成幾塊,切口朝下埋在土裏會發生什麽事情?
(2)教師:馬鈴薯的根和芽壹天天長出來。
馬鈴薯的根是從有芽的地方長出來的,妳知道芽朝哪裏長嗎?
往地裏長還是往有陽光的地方長?
幼兒討論後知道,芽朝著有陽關的地方長。
(3)教師:什麽時候長出葉子了,看到露出地面長出嫩嫩的葉子,
妳就會知道在這個地方有壹棵馬鈴薯了。
(4)教師:葉子越長越多,地底下發生什麽事呢?
(幼兒自由討論。)
(5)教師:馬鈴薯寶寶要長出來了,知道寶寶長在哪裏嗎?
原來是長在根的最前端。寶寶在地下長,地上面開出漂亮的花了!
(6)提問:我們什麽時間才能把馬鈴薯從土裏挖出來?
(7)出示圖片,觀察地裏成熟後的馬鈴薯。
教師:花謝了,葉子也枯萎了,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挖出長大的馬鈴薯了。
4、教師小結馬鈴薯生長的過程:
把發芽的馬鈴薯切成塊,切面朝下埋在土裏,有充足的陽光和水分,在土裏發芽長根,
露出地面時長出嫩嫩的葉子,長了許多葉子以後開出漂亮的花,馬鈴薯寶寶在土裏慢慢長大,
等到花和葉子枯萎了,馬鈴薯就長大了,我們就可以吃了。
三、馬鈴薯的食用
1、提問:是不是所有的馬鈴薯都可以吃?長芽的,已經變綠了的可以吃嗎?
教師:長芽的,已經變綠的馬鈴薯有毒素是不可以可以吃的。
2、提問:馬鈴薯可以怎麽吃呢?
幼兒討論
3、出示馬鈴薯制成的食物圖片
教師和幼兒壹起歸納做法:可以炸,炒,煮,烤。切成塊,絲,整個,土豆泥等。
教師:想不想吃馬鈴薯啊?回家和爸爸媽媽壹起做美味的馬鈴薯食品吧!
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麽》——新教師過關課課後反思
今天上午第二節課,我執教了我班科學活動《磁鐵吸什麽》,在本節過關課中又得也有失,有進步的地方,更多的存在了不足,為此,對於本節課我做出如下反思。作為壹名新教師,應該通過每壹節課收獲更多的教學經驗,每壹次課堂教學後的反思往往就是下壹節課需要改進的地方,所以總是在不斷的反思中慢慢成長起來的。
從設計理念的角度出發:我從幼兒的好奇心出發,磁鐵對於中班幼兒來說還是很新奇的物體,在區域活動中,也經常會見他們拿磁鐵玩出很多的玩法;依據《綱要》精神,讓幼兒通過自主探究,初步了解磁鐵的性質,產生進壹步探究的欲望;讓幼兒借助自主探究,親歷記錄磁鐵的特性的過程。借助著幼兒對於磁鐵這樣新鮮事物的新鮮感與好奇心,我選定這節科學課。再說教學過程:在確定了本節課後,我根據我班的實際情況我設計了不同的教學方案。最起初的想法是讓幼兒通過操作感受磁鐵的性質而後利用記錄表的形式呈現出來,在考慮到我班幼兒沒有嘗試過利用記錄表記載所以這個想法被耽擱了;導入活動中我利用“小老鼠上燈臺”的兒歌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自認為還是比較好的能夠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但是由於自己在準備的時候磁鐵的位置擺放的過於靠前所以有些幼兒能直接說出了我的這個秘密,這是我今後在準備工作方面需要註意的地方,特別是壹些小細節;在第壹次操作的時候,我讓幼兒初步感受磁鐵吸物的性質,為幼兒提供了道具——回形針,讓磁鐵寶寶與回形針寶寶做做遊戲,初步感受磁鐵能夠吸物。可能從科學領域的角度看,我比較直觀的像幼兒透露出了磁鐵吸物的概念,而在這過程中少了科學活動的壹個重要目標——讓幼兒自主探索,在這個環節中可能缺少了這種讓幼兒自主發現問題、自主探索的樂趣;再話第二次操作,在第壹次初步感受的基礎上,我為幼兒提供了更多的材料,讓幼兒通過自己嘗試找找那些東西可以和磁鐵寶寶成為朋友的,
將其放入有“笑臉”的籃子了,那麽既然是找朋友,用“笑臉”的圖標呈現可能不能夠直觀的體現“好朋友”這個概念,可以將其換做“手拉手”的圖標,這樣就能夠壹目了然的讓幼兒知道磁鐵要去找朋友了。在教師總結的這個環節中,我逐壹驗證了幼兒的操作結果,但是由於每壹個小組的材料不同,可能有些幼兒的材料是夾子,有些可能是硬幣等等,在驗證的這個環節中,我是否可以嘗試性的多叫幾名幼兒來驗證其他組的東西是否能和磁鐵成為朋友,不應該只是教師在講,應多讓幼兒嘗試探索並驗證。在此過程中,我還忘記了壹個細小的環節,我沒有請每壹組幼兒的小組長將各個組的小籃子拿上來,這是我忽略的壹個小問題。最後說說我的延伸活動,在延伸活動中,我分別驗證最後出示了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不可以和磁鐵做朋友的,將其呈現在黑板上;中間有壹組幼兒的東西裏有“鑰匙”,可是鑰匙既不是木頭做的、也不是塑料做的為什麽不能和磁鐵寶寶做朋友呢?可能這樣的延伸活動對於幼兒來說更有探索意義。
經過了本次新教師過關課,我想較於第壹次亮相課相比,自己認為是有進步的,課後在與指導老師的認真交流中我也找到了自己在本節課中的不足與亮點。我想:作為壹名老師,總是在不斷的充實自我、學習自我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聽取別人給予妳這節課的評價,才能為下壹次的教學做好鋪墊,加油吧!
中班科學:大蒜哥哥,蔥弟弟和韭菜妹妹
目標:
1.在撿菜的過程中進行分類比較,了解韭菜.大蒜.蔥的不同特征。
2.在種植過程中,發現根能吸收營養,幫助植物生長。
準備:
1韭菜 .大蒜 .蔥。
2筐若幹個(三只以上)。
3小花盆若幹。
過程:
壹 .談話
妳們在家吃過韭菜 .大蒜 .嗎?那認識它們嗎?
二 .揀菜
1 .出示壹筐菜。
菜場壹早送來許多菜,可是粗心的送菜人把好幾種菜混在了壹起,給廚房的廚師帶來了許多麻煩。廚師請我們小朋友幫忙,把這些菜分開放在各自的筐裏。
2 .幼兒壹邊揀菜壹邊把菜分別放入不同的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