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素菜食譜 - 唐宋飲食中的藥苗:藥膳的概念逐漸形成。

唐宋飲食中的藥苗:藥膳的概念逐漸形成。

唐宋時期,園林種植業相當發達,人們開始大量種植藥用作物,以滿足藥材市場的需求。人們在種植藥用植物時,發現許多藥用植物的嫩芽和嫩葉可以當蔬菜吃,於是不斷采摘,用在飲用和烹飪上。這就是古代史書中提到的藥苗。

在唐代農田的開墾中,藥園占了壹定的比例,凡開墾的地方,總有藥用植物開墾。白《長慶集》卷十六曾說,當時“藥園、菜園為業。”說明唐代的藥材種植已經形成了相當的規模。再如杜甫《太平寺春眼》詩:“當宅汙,余潤通藥園。”王維《濟州家宴》詩說:“荷鋤修藥園,中廚餵野菜。”劉德仁《致桃山人》詩說:“藥園之妻同,山田之子耕。”都體現了藥店經營的繁榮勢頭。即使是房前屋後的狹小空間,唐人也要種上幾杯藥材。如姚合《武功縣詩三十首》雲:“繞府必有藤架,侵為藥杯。”姚潔《隨州獻李侍宇二首》雲:“終有藥。”這些廣泛種植的藥用植物為唐人食用藥用苗提供了巨大的資源。

圖片來自網絡。

在唐人眼中,藥苗是難得的美味蔬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有益身心。李德裕的詩《憶藥苗》對此有親切的頌詞,其詩曰:“溪上藥苗,氣滿,豐盈如其所好。可以幫助我長壽,不僅強健我的肌肉和骨骼。上山芝的味道比壽陽蕨多。是不是像甘谷秀才,要從香泉中啜壹口?”在唐人的日常飲酒中,藥苗和蔬菜都是極好的副食。方幹《致會稽張少府》詩說:“高節何曾如官,藥秧香凈備常飯?”而《送鄭泰處士到姜堰巖》詩中說:“我慣采野物藥苗,寫芭蕉葉書送新問。”呂侖詩《論侍郎侯照侍郎黎信昌之題》雲:“沙汀成野席,蘭藥為家菜。”賈島《齋中》詩曰:“雨足時,宜富菜藥。”白居易《山居》詩說:“早膳只藥,夜只紗燈。”鄭昌詩《送興彜人》雲:“野飲藥,苗肥”。關林《與毛大師初春》詩說:“藥吃得香。”上面引用的唐代詩人從不同角度敘述了藥苗在飲食中的突出地位。無論是山人處士的野炊,還是文人士大夫的拿手好菜,都能看到藥苗的痕跡。這說明,藥苗作為壹種新興的植物性食物,在唐代傳統飲食格局中已經搶占了壹席之地。

宋人再次擴大了藥苗的食用範圍,增加了藥苗在日常蔬菜食物中的比重。黃休復的《毛婷客家方言》卷八曾記載當時的人們“以藥苗為菜,以藥粉為食”這種現象極其普遍。在任山農民的食譜中,藥苗經常扮演主角。比如陸遊的詩《山東》裏說:“山家不必遠炊。”此外,《獨去大竹林中的敦安頤和園》詩中也說:“藥苗葉樹魏。“那些有壹定地位的官僚也吃藥苗,他們更感興趣。如王禹《寄鳳陽於長官》詩說:“藥數香”;陸遊的詩《就是這麽回事》也說:“藥苗自挑菜。“可見,清新爽口的藥苗,觸動了很多人的胃口。

藥用苗的食用品種很多,如枸杞苗、洋甘菊苗、蓮子、技術苗、黃精嫩葉、五加皮、紫蘇、香薷、決明子等,都是美味的蔬菜食品。

圖片來自網絡。

唐宋時期的人們種植枸杞,用枸杞的幼苗和葉子當蔬菜。陳子昂曾在《觀玉》中提到,人們把枸杞苗的葉子做成菜屑給人吃。宋代文人吃了枸杞苗後,常常贊美它,並為它作詩。如趙範《吃枸杞》詩中說:“誰知春風未起,苗已試采。”別累著肚子,竹子比肚子還細。"朱彜《與吃枸杞》詩雲:"周黨過鐘叔,水中無食。我的盤子裏有枸杞,和河馬小廚師的壹樣。如果比閔縣長,已經讓方丈發財了。但它讓牙齒和臉頰變得芳香,幾乎不嫉妒。“枸杞葉微苦,吃之前壹定要用開水焯壹下。如果烹飪得當,它們仍然清涼爽口。

唐宋時期,人們種植洋甘菊,將其作為藥材,也食用其嫩葉。壹些人也用甘菊作為飲料。唐代姚合在《病中羞諫》壹書中描述了這種洋甘菊的妙用。詩中說:“蕭蕭宮十余菊。采香露,封號送病翁。用茶壺煮的,這頓飯叫做石甌鐘。項傑的味道再也不會壹樣了。”在宋代,人們將洋甘菊煮成蔬菜湯,被視為壹道好菜。如李廣《老人采園菜以齊菊為湯聞甚稀》詩說:“園菜二寸長,齒齦酥,菊苗香。要邀鄰龍共啜,恐被雞豚短墻。”它的湯的芳香和美麗在詩歌中為人所知。在宋人的日常飲食中,經常可以看到洋甘菊的姿態。比如黃庭堅的詩《戲沈雁》:“補虛解戰,靠湯餅,用洋甘菊,用洋甘菊”就是用洋甘菊做面的配菜;蘇軾《春菜》詩中說:“茵陳蒿、洋甘菊擔運河重擔,鯰魚把菜堆起來用手抹”,也指洋甘菊配魚。

百合為姜科植物,根莖、花穗、果實均入藥,唐代已被人們廣泛種植。柳宗元《植白鶴》詩雲:“蔬果遠,壹杯酒滿陳。.....炎帝低頭編輯,甚為難得。”陳藏琦《本草筆記》記載,蓮花有紅白兩種,白的吃其根,謂之“蓋”,紅的則值得嚼碎,作梅果。孫思邈在《千方耀》中強調了白鶴菜的價值,指出這種藥苗“辛而溫”,苗和根都可以食用。

為菊科植物,包括白術和茅蒼術。其根入藥,其苗可入菜。《四季要則》記載了茅蒼術的栽培:“若種於畦中,壹年而粗,苗亦可為菜。”柳宗元《植術》詩對這種作物情有獨鐘,詩中說:“土膏滋養神秘液,塊菌落成無數枝。東南壹畝三分地,空氣彌漫。晨走很美,夜睡很靜。.....如果竹子像壹片芬芳的葉子,我寧願考慮它。”看來,小苗是壹種很好吃的蔬菜食品,所以才會被這麽大贊。

圖片來自網絡。

黃精是著名的藥材,唐代人工栽培,並在壹定範圍內推廣。張繼《送王為禦》詩說:“欲移住附近,玉竹之田多種也。”黃精根莖入藥,幼苗葉為優質蔬菜。《四季》曾說:黃精“葉美,作菜用。”宋代蘇頌在《本草經》中也指出:“黃精苗葉略鉤,...苗生時,人常擇菜為刨花,謂之盆菜,味極美。”

刺五加是落葉灌木,其根皮入藥。宋朝的人把它種在花園裏,作為壹種蔬菜采摘。朱編《曲藝舊聞》卷四記載:“藥有五加皮,其幹有刺,其葉似梓,俗稱梓。春芽可食用,味甘微苦,或苦中帶甜,雲食對人極為有益。兒子在東裏山,老了經常拿來當工資。因為他被稱為後花園,他可以覆蓋沒有樂趣的人,尤其是因為他的花蕾是可以食用的。”

當然,唐宋時期的藥苗品種很多,如牛蒡、假蘇、車前草、薄荷等。,都是人吃的。唐代詩人李欣在《李紳師專》詩中寫道:“院中百草,食之花香”,意思是各種藥苗都吃。宋的《答李舍人適》詩中說:“藥苗皆族”,甚至吹噓當時食用藥苗品種之多。可以說,唐宋時期,人們盡力擴大菜地,有意栽培食用品種。這樣,人們在日常飲食中就有了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