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節為什麽要吃餃子呢
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節日飯。諺雲:“十月壹,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是因紀念“醫聖”張仲景冬至舍藥留下的。
張仲景是南陽稂東人,他著《傷寒雜病論》,集醫家之大成,被歷代醫者奉為經典。張仲景有名言:“進則救世,退則救民;不能為良相,亦當為良醫。”東漢時他曾任長沙太守,訪病施藥,大堂行醫。後毅然辭官回鄉,為鄉鄰治病.其返鄉之時,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兩岸鄉親面黃肌瘦,饑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便讓其弟子在南陽東關搭起醫棚,支起大鍋,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嬌耳湯”醫治凍瘡。他把羊肉、辣椒和壹些驅寒藥材放在鍋裏熬煮,然後將羊肉、藥物撈出來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樣的“嬌耳”,煮熟後,分給來求藥的人每人兩只“嬌耳”,壹大碗肉湯。人們吃了“嬌耳”,喝了“祛寒湯”,渾身暖和,兩耳發熱,凍傷的耳朵都治好了。後人學著“嬌耳”的樣子,包成食物,也叫“餃子”或“扁食”。
冬至吃餃子,是不忘“醫聖”張仲景“祛寒嬌耳湯”之恩。至今南陽仍有“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謠。
2、教妳如何包餃子
1)和面:溫開水壹杯,水裏放些許鹽,面粉裏放雞蛋壹個。水要徐徐的倒入盆中,筷子不停的攪動,感覺沒有幹面粉,都成面疙瘩的時候,就可以下手活了,揉面要用力,揉到面的表面很光滑就好了。
註意:首先,活面要提前,因為要有“醒”的過程。其次,面鍋要蓋蓋,防止水分蒸發。
2) 拌餡:如果四個人吃,大約壹斤肉餡即可。餡裏放鹽、味精、姜沫、醬油、料酒、香油、水(高湯最好),還可以加點胡椒粉,順時針攪拌,攪拌均勻即可。
註意:拌好的肉餡煨半個小時為好, 入味。
3)剁菜:選擇妳喜歡的蔬菜,如果是韭菜就切成小粒,白菜則要剁,把菜裏的水擠幹。放入肉中攪拌,嘗壹嘗味道鹹淡,餃子餡就做好了。
4) 揪面團:取出醒好的面團,分成幾份,這樣可以避免包的過程面幹。先拿壹份,用蓋子蓋好,防止水分蒸發。將這壹小份面團,揉成長條狀,用刀切成小段,或者用手揪。
註意:切節時要註意每切壹個後轉著切下壹個。
5)搟皮:拿搟面杖搟的時候,註意中間厚邊緣薄,中間厚防止餃子餡漏,邊緣薄吃起來口感好。
註意:餃子皮不要壹下搟很多,要不時間長皮幹了就不好包了。
6)包餃子:將餃子餡放入皮中央,如果技術不熟練的話,不要放太多餡。先捏中央,再捏兩邊,然後由中間向兩邊將餃子皮邊緣擠壹下,這樣餃子下鍋煮時就不會漏湯了。
註意:每個餃子做好時,要在餃子底部沾少許面,防止餃子粘在盤子中。
7) 煮餃子:燒壹鍋開水,等水沸騰時,將餃子放入,並及時的攪動,防止餃子在水中粘在壹起。當餃子漲大後就澆涼水,防止餃子漲破,澆三遍涼水後,餃子就熟了。
8)吃餃子:這時就開吃吧,加點老陳醋,加點辣油。還要註意的是,餃子盛到盤子裏,過壹會要翻動壹下,免得在盤子裏粘住,餃子破了就不好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