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習俗
傣族舞蹈種類繁多,其動作和內容主要模仿當地常見動物的活動,並在此基礎上加以個性化。孔雀舞不僅來源於對孔雀優美動作的模仿,還來源於傣族美麗動人的傳說。著名舞蹈家道美蘭以其孔雀舞的表演聞名中外。
節日裏著名的舞蹈演員——道美蘭(傣族)
潑水節(傣歷新年)是傣族最具民族特色的節日。這個節日在傣族歷的六月,相當於公歷的四月。在潑水節,人們會拜佛。姑娘們會用飄著鮮花的淡水為佛祖洗塵,然後互相潑水,互相祝福。壹開始是用手和碗潑水,後來是用鍋和桶,潑歌,越潑越激烈,鼓聲、鑼聲、潑水聲、歡呼聲連成壹片。潑水節期間將舉行賽龍舟、飛高放飛燈等傳統娛樂活動和各種歌舞晚會。
平民住宅
傣族人居住的竹樓是壹種幹欄式建築。竹樓近似正方形,由幾十根大竹子支撐,樓板懸空;屋頂用茅草排覆蓋,竹墻縫隙大,既通風又透光。屋頂兩側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樓分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堆放雜物。也是打稻織布的地方。
傣族男子壹般穿無領雙排扣袖襯衫和長袖長褲,裹以白色或藍色布料。傣族婦女的服飾因地而異,但基本上都是以束發、裙、衫為特征。裙子到腳,衣服又緊又短,下擺只到腰,袖子卻又長又窄。
規定飲食
傣族以大米為主食,最有特色的是竹筒飯。制作方法是將大米裝入新鮮竹筒中,加水,放在火上燒烤,味道清香可口。
雲南西雙版納的特產普洱茶,唐代遠銷中國各地,清代遠銷東南亞、南亞,如今已打入日本、西歐等國家和地區市場,成為國內外名茶。
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特產豐富,僅水果就有110多種。這裏動植物種類繁多,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之稱。1991年,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正式對外開放,人們可以親臨大自然的寶庫,領略濃郁的亞熱帶風情。
[編輯此段]民族舞蹈
帕凡舞
孔雀舞傣語稱“加洛雍”、“番洛雍”或“加蘭洛”。這是傣族最流行的舞蹈,流行於德宏自治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壹般來說,傣族婦女身材苗條,清純美麗,婀娜多姿,所以有“金孔雀”之稱。
富饒美麗的傣族鄉被譽為“孔雀之鄉”。過去,每當晨曦初露或夕陽西下時,姿態迷人的孔雀就會翩翩起舞。所以孔雀在傣族人民心中是吉祥、幸福、美好、善良的象征。節日期間,傣族人民聚集在壹起觀看孔雀舞和民間藝術家根據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和佛教故事表演的孔雀舞。例如,根據童話《魔鬼與孔雀》改編的孔雀舞在民間廣為流傳。舞蹈表現了魔鬼想霸占孔雀做妻子,長著人面鳥身的孔雀掙紮著抖動著美麗的羽毛。絢麗燦爛的光芒讓魔鬼兄弟失明,孔雀獲勝。
出身?
傣族中有許多關於孔雀舞起源的動人傳說。相傳很久以前,傣族的首領叫馬蘇,帶領4000人去尋找幸福。當他們到達“小萌”號時,聽到了水果落水的聲音和魚吃水的聲音,看到了孔雀伴隨著這美妙的聲音翩翩起舞。當他們回來時,他們模仿這些聲音和孔雀的動作。伴隨著鼓和鈸,孔雀舞翩翩起舞。在緬甸寺廟的壹些古代壁畫和雕塑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栩栩如生的人面鳥孔雀形象,非常類似於戴著尖頂頭盔、戴著面具、穿著孔雀服的孔雀舞。明代《南詔野史》中也有關於孔雀舞的記載:“出嫁時,帶著長幼,把蘆笙當孔雀舞……”,可見孔雀舞歷史悠久。
著名舞蹈家道美蘭表演的孔雀舞動作?
孔雀舞通常由壹個人、兩個或三個人表演。每當舞者跳得開心,大家都歡呼“我-我”“水-水”,氣氛十分熱烈。孔雀舞有相對固定的表演節目,多模仿孔雀飛出巢外,靈敏地觀察,安全地行走,找水,喝水,戲水,洗澡,拍動翅膀,晾幹翅膀,展開翅膀,自由快樂地飛翔等。
孔雀舞的動作極其豐富。最常見的手勢有手掌手勢、孔雀手勢(拇指略向內扣,食指向後屈,其余三指像扇子壹樣傾斜)和眼睛手勢(食指和拇指略靠攏,其余三指像扇子壹樣傾斜)。有踏步、“起起伏伏”(力量腿由腳跟帶動踢向臀部,然後全腳著地,主腿相應彎曲伸展)。
風格
從舞蹈的風格來說,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類:第壹類是雄性孔雀舞。跳這種舞的人比較多。膝蓋起伏堅定堅韌。舞蹈具有明顯的“三彎”特征。二是女孔雀舞。在民間,多由男性表演。膝蓋起伏靈活緩慢,舞姿優美,動作細膩,常拱起胸肩,體現其含蓄嫵媚的形態,鼓點輕盈緩慢。三是小孔雀舞。經常用快速的小顫和短步保持半蹲狀態,小腿靈活輕盈,經常用連續的小聳肩,鼓快而輕。
鼓
傣族鼓大致可分為兩種:壹種是單面鼓,傣語稱為“廣拉楞”。另壹種是雙面鼓,傣語叫“光雙蠟”。因單面鼓形似大象腿,故名“象腳鼓”。?
象腳鼓舞
傣語稱為“廣佳”或“番光”(傣語稱鼓為“光”,舞為“賈”)。“廣佳”是傣族地區最流行的男性舞蹈。每當播種幼苗和收獲季節結束時,就會表演象腳鼓來慶祝。象腳鼓不僅是民間舞蹈的道具,也是伴奏其他舞蹈的主要樂器。傣族娛樂,跳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只有在象腳鼓的伴奏下,舞蹈才能豐富多彩,酣暢淋漓。
象腳鼓舞的起源
關於象腳鼓及其舞蹈有許多民間傳說。據說古代有壹對夫妻,下班後在泳池邊小睡。突然,風把成熟的芒果從樹上吹到水裏,發出“砰砰”的聲音,給他們帶來了歡樂。回家後,他們按照大象的腳把樹挖空,蓋上牛皮做鼓。匆忙中,他們背著鼓跳舞,很快象腳鼓舞就流傳開來。他補充道:很久以前,兩個馴養大象的年輕人根據大象的腳制作了象腳鼓。《明史·白衣傳》中也有“大小皮鼓用手壓”的記載。
行為
表演時,舞者左肩扛壹面象腳鼓,鼓面向前,鼓尾朝下,右手擊鼓,左手配合。壹般用拳頭、手掌、手指敲打鼓面,有時用肘、膝、踵、趾。象腳鼓舞雄渾粗獷。膝蓋的起伏與擊鼓動作緊密配合。當用手擊鼓時,膝蓋是彎曲的。當妳舉手時,妳的膝蓋會站直。舞步非常豐富,有“前蹲”、“後蹲”、“全步蹲”、“八字蹲”等動作,也有以壹條腿為主力,另壹條腿做悠腿、擡腿、踢腳等姿勢的動作,還有吸腿、踢腿、彈跳腿、跨腿跳躍等動作。
分類
鼓的形狀有長、中、小三種,根據鼓的形狀有三種不同的跳躍方式。?
第壹種,長象腳鼓舞。主要流行於德宏自治州瑞麗縣、耿馬孟定、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部分地區和孟連地區。鼓身長約兩米。因為比較重,所以多用於舞蹈伴奏。跳舞時步伐緩慢而平穩,膝蓋起伏。鼓是最豐富的,並形成了壹定的鼓語,能表達傣族人民喜、怒、哀、樂的感情。?
第二種,中國象腳鼓舞。主要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瀘西縣、盈江縣、耿馬縣、景谷縣、蒙東縣及部分地區。鼓長約1.5米,較輕。它的主要特點是跳舞時擺動鼓尾並向上拋起。因為鼓的尾部綁著壹簇簇孔雀羽毛,所以搖擺起來非常漂亮。搖鼓是讓鼓尾左右搖動,搖鼓是把鼓頭往下壓,鼓尾往上搖。象腳鼓舞不僅在節日裏跳,每年還有專門的鼓比賽日。獲勝的標準是鼓音的長短,音色的好壞,鼓尾的擺動。?
第三,小象腳鼓舞。只在西雙版納流行。鼓長不足壹米,動作豐富,常用作孔雀舞的伴奏。動作幅度大,有吸腿跳,彈跳腿跳,擡腿。?
夾板光武
“以光結尾”就是大家圍著鼓轉圈跳舞。它是傣族中最流行、最受歡迎的集體舞。不限地點和時間。幾十、幾百人可以順時針圍成壹圈跳舞,節日期間通宵跳舞。
舞蹈樸實熱情,特色突出。女性膝蓋震動更均勻,跳舞更流暢。壹般來說,主要步驟有“交錯步”、“起伏步”、“點步”、“弓箭步”。手部動作相對簡單。壹般手都是自然手型,手腕交替向下纏繞或者手從腋下向上拉。
大嫂和老人在內圈跳舞。老人們動作緩慢,膝蓋起伏明顯。他們經常通過大幅度前傾後仰來表達他們的興奮。他們的動作自由發揮,而圈外的年輕人則要求動作整齊劃壹。伴隨著燈光的鼓點非常豐富。?
雙鼓舞
傣語稱為廣幫、梁光、廣雙拉、洪光、廣猛養。流傳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的盈江縣、瑞麗縣、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以及耿馬縣、滄源縣的孟都區。這是傣族人最古老的靈感。這種鼓壹頭大壹頭小,兩邊都有皮。小雙面鼓長約壹尺半,可以橫掛在身上。跳舞時,右手用手掌擊鼓,左手用竹片擊鼓。動作跌宕起伏,常用深蹲等舞蹈,三向彎曲造型較為突出。大號雙面鼓籃米,直徑67厘米。需兩人用竹竿擡,舞者雙手揮槌,轉身如雲手,吸腿,跪下蹲,擊鼓。有的鼓在地上打,鼓很有力。人們圍成壹個圈,用鮮花或手帕載歌載舞,類似於光舞的表演形式。
魚之舞
傣語叫“加巴”。主要流傳於瑞麗縣、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解放後逐漸傳播到其他地區。
據說傣族人發現魚,學會了釣魚,就模仿魚跳舞。魚舞只有壹兩個表演者,舞者用魚形道具跳舞。魚舞比其他傣族民間舞蹈更柔和、細膩、靈活、活潑。主要表現在跌宕起伏,溫柔的屈膝和半腳斷掌動作,小跳敏捷活潑。說明魚在平靜的水中遊動時,往往是整腳或半腳彎曲行走,沒有起伏,手和上半身只是左右擺動。魚在水中嬉戲或與激流搏鬥時,常采用跳、蹦、翻等跳躍動作,生動逼真。
魚舞多采用魚形手式(壹只手用手掌覆蓋另壹只手的手背,拇指伸出),或者典型的動作是雙手向外打圈,手臂向後擺動。魚舞的鼓點緩慢輕盈,鼓點語言的豐富程度不亞於孔雀舞。
大鵬鳥舞
傣語叫“嘉倫”。這是壹種古老的民間舞蹈,傣族人在盛大的節日裏跳舞。主要流行於瑞麗縣、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
傳說很久以前雨神跑了,傣族地區不下雨,土地都被烤焦了。大鵬鳥沒有理會抱著雞蛋的妻子,與雨神展開了殊死的搏鬥。幾天後,大鵬打敗了雨神,讓天下起了雨,但是大鵬鳥的老婆孩子早就餓死了。傣族人民為了表達對大鵬的敬意,制作了大鵬鳥舞,流傳至今。
大鵬鳥舞蒼勁有力,粗獷有力。舞蹈主要表現大鵬鳥鬥雨神的動作及其不畏強暴的氣質。動作變化快而有力,建模時間長。“三彎”舞棱角突出。比如出場動作壹般是大跳接著大舞的造型,表現出大鵬鳥從空中快速下降的豪邁。多用爪手(手指扇)和掌手,這些手加強了動作。大鵬鳥舞只有壹兩個表演者。以前我們跳舞的時候會戴大鵬鳥道具和面具,現在大部分都被拋棄了,充分發展了舞蹈動作。鼓點極其豐富,鼓點深沈有力。
鶴舞
傣語稱為“嘉陽”、“嘉陽”。這是年輕人在節日裏跳的壹種集體舞蹈。主要流行於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瑞麗、瀘西兩縣。
過去,舞者必須穿著白色的衣服,肩上綁著兩條鮮紅的絲帶跳舞,但現在已經很少了。雪白的白鷺在傣族村寨附近的竹林或稻田裏很常見。關於鶴舞的起源,民間有不同的傳說。有壹句話是這樣說的:古時候,有壹個貧窮的年輕人,每天都在努力工作。鶴非常愛他,優雅地為他起舞。之後,小夥子深情地和鶴共舞。後來,人們把這種舞蹈變成了年輕人的二重奏。他還說:有壹個叫“陽”的民族到過德宏地區,這種舞蹈就是要表現他們在田間勞動的過程。
總的來說,鶴舞是以對立為主,動作是相對的。隊形壹般是橫兩排出現,相遇後就變成豎兩排,四排,兩圈。壹個人經常指揮各種動作和圖形的變換。鶴舞的動作簡單而優雅。舞步的節奏不同於其他傣族民間舞蹈。弱拍中膝蓋快速彎曲,力量腿敏捷擡起。復拍時雙膝伸直,發力腿輕盈落地,生動地模仿了鶴的行走動作。有拍胸、拱胸等特殊動作。這些鼓既輕又簡單。
花環舞蹈
傣語叫“加棟”,是年輕人的集體舞蹈。主要流行於德宏州和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的部分地區。如今只在重大節日才跳,已經成為壹種有組織的舞蹈表演。
從很小的時候起,每當潑水節等宗教節日來臨,少男少女們便蜂擁至深山老林和河流中,采集最鮮艷、最美麗的花朵,然後隨著大象的鼓點載歌載舞,送至緬甸寺廟搭建花亭。這個古老的習俗壹直在傣族村寨流傳至今。
關於花環舞的起源,有壹個傳說:從前有壹個貧窮的年輕人,到了大壩上,覺得自己的衣服破爛不堪,就摘了許多花,紮成花環。下山後,他隨著歡樂的大象鼓聲翩翩起舞,壹個女孩愛上了他。於是,花環舞誕生了。
花環是通過將鮮艷的花朵綁在大約兩米長的竹柵上制成的。跳舞時,雙手握住花環的兩端,壹邊移動步伐,壹邊專註於花環的變化。並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加蘭舞跳到極樂時,由壹人指揮,舞者壹起從慢板轉到快板,有踏步、“錯跳”等動作。
煩惱
在傣語中,刀舞和棍、拳、棒等舞蹈稱為“煩”、“終”、“使”。這是壹種男性舞蹈。流傳於廣大的傣族地區,類似於漢族的武術。
在風景秀麗的傣族鄉,傣族男子都佩帶精制的尖刀,象征著他們的勇敢和力量,刀也是生產勞動的有利工具。刀舞在傣語中稱為“甲拉”或“番拉”。“大八字跺腳”、“蹦腿”、“踢跳”、“蹲滑”等剛勁有力的動作,在傣族民間舞蹈中並不多見。
刀舞有單刀、雙刀、短刀、長刀(類似劍)和地方、內陸、緬甸等不同流派,每個流派都有自己嚴格的表演程序和動作。可以壹個人表演給十幾個人聽,沒有伴奏,也可以有象腳鼓伴奏。棍、棒、拳基本和刀舞差不多。
加多
又稱“番多”,是壹種道具舞蹈。這種舞蹈過去是在盛大的宗教節日上跳的,但只流行於耿馬縣的孟定、孟連兩縣。
“多”是壹種被神化的動物,據說有獅子頭、狗嘴、鹿角、長頸、細毛。這種舞蹈中文叫“馬鹿舞”。佳朵還在用道具跳舞。這些道具有十英尺長,八英尺長。它們用竹箅子編織成四十五厘米的圓圈,用布包好,剪好的白紙粘在上面當羽毛。壹般是兩個人合力裝扮成壹只馬鹿。前面的舞者裝飾著馬鹿的頭部和前半部,用棍子支撐著脖子比劃。後面的舞者抓著尾巴做敏捷的小跳躍,摔倒,轉向兩邊。舞步和鼓點和孔雀舞差不多。
伊拉赫舞蹈
也就是俗稱的“煩到恭喜。”流行於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
每逢新年潑水節、開門節或傣族日歷中喜慶的日子,傣族人民都要高高興興地跳這種舞蹈,因歌詞襯有“衣拉河”而得名。伊拉合舞的特點與加板舞相似。?
潑水節
潑水節是傣族辭舊迎新的傳統節日,在公歷4月中旬舉行。節日期間的主要活動有祭祖、堆沙、潑水、扔沙袋、賽龍舟、打火和歌舞狂歡。
閉幕節
“關門”在傣語裏叫“入坳”,意思是佛入寺。雲南傣族傳統宗教節日,持續3個月,始於每年傣族歷9月15日(農歷七月中旬)。
相傳每年傣歷九月,佛隨母赴西天講經,三個月後再返人世。有壹次,正當佛陀要去西方講他的月經期,幾千個佛教徒到鄉下去傳教,踐踏了百姓的莊稼,耽誤了他們的生產。人們怨聲載道,對佛教徒非常不滿。佛陀得知此事後,感到不安。從此以後,每當佛陀去西天講經時,所有的佛教徒都被召集在壹起,規定在這三個月內不準去任何地方,只能懺悔以贖罪。因此,人們稱之為“關門日”。
開門節又稱楚瓦,是我國傣族、布朗族、德昂族和部分信仰小乘佛教的佤族的傳統節日。流行於雲南,源於古代佛教雨季生活的習慣,類似於中原佛教的復辟。時間是傣歷十二月十五(農歷九月中旬左右)。
開幕日,象征著雨季已經結束了三個月,意味著解除了自“閉幕日”以來男女之間的婚姻禁忌。從現在開始,青年男女可以開始自由戀愛,也可以舉行婚禮。這壹天,男女青年身著盛裝,前往佛寺拜佛,供奉食物、鮮花、蠟條和錢幣。祭祀結束後,舉行了盛大的文化集會,慶祝閉館日以來的齋戒結束。主要內容包括燃放火花和上升,點燃燈籠,唱歌和跳舞。年輕人還會在村子周圍跳鳥、動物、魚和昆蟲形狀的燈籠。此時,正值水稻收割完畢,也是慶祝豐收的節日。
禁忌外人騎馬、趕牛、挑擔和蓬頭垢面進入寨子;進入傣家竹樓,要在門外脫鞋,往裏輕走。不能坐在壁爐上方或跨過壁爐,不能進入主人的內室,也不能坐在門檻上;壁爐上的三腳架不能動,火不能蹬;不要在家裏吹口哨剪指甲;不要用衣服當枕頭,也不要坐在枕頭上;晾衣服時,上衣要在高處晾,褲子和裙子要在低處晾;進入佛寺要脫鞋,避免觸摸小和尚的頭部、佛像、長矛、橫幅等佛教聖物。不能隨意大聲說話。
大部分傣族人都有兩餐相食的習慣,以大米和糯米為主食。德宏傣族的主食是粳米,西雙版納傣族的主食是糯米。通常是立即食用。人們認為粳米、糯米只有立即食用才會失去原有的色澤和香味,所以不吃隔夜飯或很少吃,習慣用手捏米。農民工經常在野外用餐,他們可以用香蕉葉或大米,加上鹽、辣椒、酸肉、烤雞、米楠(在傣語中是醬的意思)和青松來吃飯。所有的菜和小吃都以酸為主,如酸筍、酸豌豆粉、酸肉、野酸果;我喜歡吃酸菜幹,它的制作方法是將蔬菜曬幹,然後放入水中煮沸,加入木瓜使味道變酸,然後曬幹儲存。吃的時候放壹點炒菜或者放在湯裏。這種酸菜有些地方的傣族人幾乎每天都吃。據說傣族人之所以經常吃酸菜,是因為他們經常吃不容易消化的糯米食物,酸的食物有助於消化。
日常肉類是豬牛雞鴨,不吃或少吃羊肉。生活在大陸的傣族人喜歡吃狗肉,擅長烤雞、燒雞,對魚、蝦、蟹、螺、苔等水產品十分喜愛。
用苔蘚吃是傣族特有的風味菜肴。傣族人吃的青苔是春天河裏巖石上的青苔,最好是深綠色的。釣上來後撕成薄片,曬幹,用竹簽穿上備用。做菜的時候,厚的用油炸,薄的用火烤。酥脆後碾入碗中,再倒入燒開的油,再加鹽攪拌,湯圓或臘肉蘸食,鮮美無比。
烹飪魚,多以酸魚或烤香茅魚為主,此外還有做魚排饢(即烤魚加香菜等調料搗碎)、魚凍、烤魚、白醬鱔魚等。
吃螃蟹的時候,壹般是連殼帶肉剁成蟹醬做飯。傣族人稱這種蟹醬為“蟹南米布”。
苦瓜是產量最高、消費量最大的日常蔬菜。除了苦瓜,西雙版納還有壹種苦筍,所以傣味裏也有壹種苦味。有代表性的苦菜是用牛膽等食材烹制的牛皮和涼菜的混合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