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至日,江蘇吃什麽?
1,徐州:喝羊肉湯。
在冬季至日吃羊肉的習俗始於漢代。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天的至日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特別好吃,贊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在冬季至日吃羊肉的習俗。如今,人們在冬季的至日上紛紛吃羊肉和各種滋補食品,以求來年有個好兆頭。
2.揚州:吃餃子。
揚州人稱之為“大冬”,也叫“小年”。過去,在冬天的至日,商店、車間和學校都放假壹天。曾有“冬去春來,家家吃湯圓,老師不放假,學生不給錢”的說法。這壹天,揚州人還有煮香米(南瓜)的習俗,可見冬天吃香瓜可以避禍。
3.鎮江:吃湯圓。
“好像壹年冬天,家家都吃湯圓。老師不放假,學生不給錢。老師放壹天,學生放壹千。”舊時,鎮江民間有在冬季至日吃湯圓的習俗。在冬天的至日,鎮江各學校的學生爭相背誦這首童謠,以表明冬天的至日也是新年的習俗。
4.南通:吃餃子。
冬季的至日是南通“八節”之壹,有燒香、祭祖、祭天、掃墓、吃餃子等習俗。南通壹年有四個節日,分別是冬季至日、正月初壹、正月十三(點燈)和元宵節。
5.淮安:吃餃子。
冬季的至日,有祭祖掃墓的民俗。在冬季至日的這壹天,每年都會舉行壹個小型的儀式。家裏擺放著祖先的照片和牌位。煮好的青菜豆腐湯、羊肉、老母雞湯、米飯按位置擺在桌上,然後祭祖。供奉祭品時,桌上也點壹爐香。
6.臺州冬季至日:喝雞湯,吃餃子。
臺州,有句話叫大冬天小冬天。“冬季至日”又叫“越冬”;“冬季至日”的這壹天叫做大東,它的前壹天叫做小東。根據不同的習俗,家家戶戶在大冬或小冬這壹天祭祖。還有壹種說法是,冬天至日的前壹天叫“鬼冬”,是祭祖的地方,這壹天叫“人冬”,壹家人團聚。根據臺州的民俗,我們應該在冬天的至日喝雞湯,吃餃子。
7.鹽城:吃餃子,吃湯圓。
冬天的至日被稱為“大冬”,前壹天被稱為“小冬”。鹽城有句諺語,“冬天至日來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吃餃子。冬天的至日糟蹋餃子碗,凍耳朵也沒人管。”。除了餃子,吃餃子也是冬季至日的傳統習俗,它意味著“團圓”和“完美”。鹽城有句諺語“大冬如大年”,可見“冬至日”節也很隆重。
8.宿遷冬季至日:吃南瓜。
在宿遷,民間有個說法,吃南瓜(宿遷叫南瓜)會轉運,也就是第二年會帶來好運。
9.無錫冬天的至日:吃冬天的至日餃子。
對於老無錫來說,“冬季至日”是必吃的冬季至日團。冬天的至日餃子是用糯米粉做的餃子,包著各種餡料,有甜的也有鹹的。妳可以在蒸籠裏趁熱吃。從口味上來說,無錫水餃的餡心很多,有常規的鮮肉、芝麻、豆沙。
常州10:杜豆腐。
在冬季至日的前壹天,常州人的飯桌上必然會擺滿熱騰騰的“胡聰杜豆腐”“嘟嘟”是常州方言,意思是煨。市面上看到的小蔥和大蔥還是有壹些區別的。大蔥很粗,壹年四季都有。小蔥葉子是綠色的,根是白色的,只有冬天才有。
據了解,目前常州市場的洋蔥主要來自南通、興化等地區。
11,蘇州:冬天至日的晚上喝冬酒吃鹵菜。
喝冬酒,吃團圓飯,成了蘇州人度過冬季至日最鮮明的標誌。“團圓飯”不僅豐富,而且有趣。無論是熱炒魚雞鴨的冷鍋,都改了個雅號,成了吉祥菜。
“元寶”(雞蛋水餃)、“團圓”(肉丸)、“撲”(雞肉)、“金鏈”(粉條)、“如意料理”(黃豆芽)、“吃得飽”(魚)等,形狀顏色相似,處處洋溢著歡樂和寓意。
12,南京:吃豆腐。
在南京的歷史上,有這樣壹種說法,冬天的至日大如壹年。冬季的至日風俗非常豐富,主要包括“九燒包子、九吃豆腐”。關於吃豆腐,過去和現在還是有區別的。以前老南京有句話叫“洋蔥炒豆腐燒大腸”,說的是當時豆腐配洋蔥和大腸,這樣油水多,可以滿足人們在物資匱乏時期的需求。
還有壹個“逗富”和“發跡”的意思。但現在人們壹般只燒青菜豆腐,既不油膩,也沒有“青菜豆腐保平安”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