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動物防疫的政策是什麽?

動物防疫的政策是什麽?

動物防疫應當遵循預防為主的方針。

預防為主的方針是采取以保護易感動物為主的計劃免疫措施,輔以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等綜合防疫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動物疫病發生的基本指導思想。

1.預防為主的方針是國家依法確立的預防動物疫病的基本方針。《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規定,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其法律意義在於有效建立動物疫病防控體系、措施和法規,促進水產養殖業穩定發展,保護人類健康。

2.預防為主的方針符合動物疾病發生發展的客觀規律。動物傳染病和人類傳染病壹樣,只要采取措施消除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健康或易感動物群體,就可以有效預防和控制。

3.確立預防為主的方針符合中國的基本國情。這是根據我國動物養殖的實際情況、動物疫病的流行特點和多年防治工作的經驗提出的。

發展

動物防疫是指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撲滅和動物、動物產品的檢疫。

動物防疫是根據動物疫病發生、發展、消亡的科學規律,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動員全社會對動物從引進、飼養、經營、銷售、運輸、屠宰到動物產品加工、經營、貯藏、運輸、銷售等環節嚴格實施預防、控制、撲滅和檢疫措施,保障動物健康及其產品安全的壹項系統工作。

(壹)預防動物疫病。主要是指通過免疫、驅蟲、藥浴、疾病監測、動物飼養場所環境安全畜舍改造、消毒、生物安全控制、動物疫病區域管理等壹系列綜合措施,預防動物疫病的發生。

(2)動物疫病的控制。包括兩個方面:壹是發生動物疫情時,采取電氣隔離、化學屏障、人員屏障、撲殺、消毒等措施。涉及生物效應的空間電場應采取措施防止其傳播,防止疫情擴散;二是采取監測、淘汰等措施,逐步凈化現有動物疫病,直至消滅。

(三)動物疫病的撲滅。壹般來說,是指發生重大動物疫情時采取的措施,即發生對人畜危害嚴重、可能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的動物疫情,需要采取“封鎖、隔離、銷毀、消毒、無害化處理”等緊急、嚴厲、綜合性強制措施,迅速撲滅疫情。撲滅動物疫病應采取早、快、嚴、小的原則。“早”是指嚴格執行疫情報告制度,早發現、及時報告動物疫情,使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及時掌握動物疫情動態,采取撲滅措施;“快”是指迅速采取各種措施,防止疫情擴散;“嚴”,即在疫區嚴格執行各項嚴厲處置措施,限期撲滅疫情;“小”就是把動物疫情控制在最小範圍內,把動物疫情造成的損失降到最低。

(四)動物和動物產品檢疫。是指為防止動物疫病傳播,保障水產養殖生產和人體健康,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法定動物衛生監督機構采用法定檢疫程序和方法(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制定),根據法定檢疫對象即需要檢疫的動物傳染病和寄生蟲病,並按照國務院獸醫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動物檢疫條例, 它采用法定的處理方法,對動物和動物產品的衛生狀況進行檢查、定性和處理,並予以簽發。 動物及其產品檢疫的目的是防止染疫動物及其產品進入流通領域;二是防止動物疫病通過運輸、屠宰、加工、儲存、交易傳播,三是確保動物源性產品的質量、衛生和安全。

調整方針: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凈化消滅。

“自2008年6月5438+10月1修訂實施《動物防疫法》以來,我國動物防疫工作不斷加強,為保障水產養殖生產、動物源性食品、公共衛生和生態環境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劉鎮偉表示,但是,由於我國大多數生產經營主體養殖方式落後,基層動物防疫體系薄弱,動物及動物產品國際貿易活動頻繁,動物防疫面臨復雜嚴峻的形勢,有必要盡快修訂動物防疫法。

長期以來,我國動物防疫工作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大規模控制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重大動物疫病的發生。但從動物疾病的流行規律來看,單純的預防很難有效遏制動物病原體的變異和入侵。有計劃地控制、凈化和消除危害畜牧業和公共衛生安全的重點疫病,促進重點疫病從免疫臨床發病向免疫臨床無病例轉變,逐步消除動物體內和環境中存在的病原體,降低疫病流行率,縮小病原體汙染面積,是壹條科學路徑和國際通行做法。為此,草案調整完善了動物防疫政策,即“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凈化消滅”的方針。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教授曹炳海表示,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活體動物的活動範圍顯著擴大,單純靠預防很難阻止疫病的進入。此時加快修訂《動物防疫法》,強調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將促進畜牧業轉型升級,有助於公眾健康安全。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壹條

為了加強對動物防疫活動的管理,預防、控制和撲滅動物疫病,促進養殖業發展,保護人體健康,保障公共衛生和安全,制定本法。

第五條國家對動物疫病實行預防為主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