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價格走勢2021
其實這也是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味精會提升菜肴的風味,但據說吃味精會導致健康問題。味精還能吃嗎?
味精作為鮮味的增味劑,是壹種食品添加劑,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鈉。
1866年,德國化學家裏特豪森發現並鑒定了谷氨酸。因為他用硫酸處理小麥面筋獲得了這種氨基酸,谷氨酸因此得名。
1907-1908,日本東京帝國大學池田苗劇博士從海帶提取液中獲得谷氨酸;1909,商人鈴木Saburosuke與池田博士合作,開始工業化生產以面筋為原料的谷氨酸鈉,產品名為味千,開始上市銷售。1919中國著名愛國實業家吳在沙灘上看到了味千的廣告。三年後,他研制出國產味精,中國味精工業起步。
可見谷氨酸鈉大多是從食物中提取的,目前谷氨酸鈉主要是通過發酵獲得。即借助微生物合成氨基酸的能力和人工有目的的誘變,並不是大家所認為的“人工合成”。
1968年4月,《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發表了美國國家生物醫學基金會中國高級研究院Robert Ho Man Kwok的壹封信。在信中,郭炳湘說,自從他來到美國,在中國餐館吃美國中餐後,他會感到脖子後面麻木,並伴有虛弱和心悸。除了他,他的朋友也有這種癥狀。他自己給出了幾種解釋,壹是料酒導致的,二是某些菜鹽放多了導致的,三是味精添加導致的。
這封信發表後,這種癥狀被命名為“中餐廳綜合癥”。但根據相關實驗,並未發現味精與中餐館綜合征的關系。1995,受FDA委托,美國實驗生物學聯合會的報告認為,正常情況下食用味精是安全的。
目前,味精被世衛組織、FDA和歐盟列為最安全的食品添加劑之壹。也許有少數人短時間內對味精過敏,但癥狀較輕,不需要治療也能很快恢復。
谷氨酸鈉加熱後很容易脫水,變成另壹種穩定的物質——焦谷氨酸鈉。傳言焦谷氨酸鈉有壹定致癌性。這是真的嗎?谷氨酸鈉會在150脫水,產生結晶;如果在200以上,谷氨酸鈉在變成焦谷氨酸鈉之前會發生分子內脫水。
研究表明,焦谷氨酸鈉為白色結晶粉末,易溶於水,刺激性弱,但無過敏反應。使用時對人體基本無毒無害,不會致癌,但沒有谷氨酸鈉好吃。
鑒於世衛組織、FDA等權威機構認證的安全性,孕期攝入味精不會導致胎兒畸形,但孕婦攝入過多味精仍存在壹些問題。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人每天不應攝入超過4克的味精。
味精攝入過多會導致人體缺鋅。孕婦缺鋅不僅會影響孕婦的分娩和產後恢復,還會傷害胎兒,使其大腦發育異常。所以孕婦還是少吃味精為好。
雖然都說要少吃味精,但是到底要吃多少才安全呢?
1987中,經過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JECFA(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評估,味精的安全攝入量被定義為“無限制”,即可以隨意使用。2004年,JECFA再次對谷氨酸的安全性進行評估,維持了之前的判斷。
30多年來,味精雖屢遭質疑,但其安全性從未受到實質性挑戰。在此之前,歐洲食品安全局引用了科學家在壹項神經發育毒性研究中的發現。根據谷氨酸鈉對動物的長期實驗,不產生有害作用的最大劑量(NOEAL)為每公斤體重3.2克。
根據這項研究的結果,歐洲食品安全局采用了1,000倍的安全系數,並制定了谷氨酸及其鹽類的新的安全攝入量,即每公斤體重30毫克,相當於60公斤的成年人每日攝入量限值為1.8克,味精每日攝入量小於1.8克,因此無需擔心健康問題。
味精是每個人的必備品,但不是每個人都應該吃。除了孕婦,有些人飲食不當也會影響身體健康。
嬰幼兒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全,過量食用味精可能引起中樞神經系統過度興奮和焦慮。過量的谷氨酸鈉進入嬰兒體內,與他們血液中的鋅特異性結合,生成不能被身體利用的谷氨酸鋅,導致嬰兒厭食、生長遲緩。
當人體攝入過量的谷氨酸鈉時,可在體內分解為谷氨酸和酪氨酸。老年人食用含味精較多的食物後,會出現頭痛、上腹部脹氣等癥狀,可引起上肢麻木、心悸氣喘、頭暈心動過速等。
哮喘發作期間食用味精,極易產生過敏反應,甚至引起呼吸痙攣,使哮喘癥狀加重。味精中的鈉對心臟病和肝病患者也有危害。吃多了會造成鈉儲存,加重水腫。
目前關於味精的致癌性和毒性的意見都缺乏壹定的證據和說服力,而且作為國際公認的安全調味品,只要經常攝入,不會對身體產生實質性的影響。#清風計劃# #健康2021##謠言零計劃#
未經作者許可和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