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味道:塌餅
在小輩中,很多小孩喜歡吃塌餅,尤其是我外甥。吃飯不多,但吃起塌餅來簡直是有另壹個胃的,它是專門用來吃塌餅。母親拿手做的是用糯米粉做的塌餅,和面粉做的有很大不同。它更加軟糯,尤其是外皮經過油煎以後,外表皮是硬的,咬開後是軟糯無比,再加上餡料多汁,有時免不了燙嘴。
糯米粉做塌餅時,和米粉壹般不像做餃子的和面那樣用水來和。壹般先熬上壹大鍋稀粥,等粥放涼以後,再倒入米粉中,和其他點心的和面方式相同,和好以後就可以做了,壹般也不用餳面。比起做包子,餃子而言更佳容易。餛飩和餃子都是要用鍋子煮,而塌餅壹般都是用油煎的,從來沒有看到哪家人家水煮塌餅的。塌餅的餡料其實也和餛飩和包子相差不大,根據自己喜好。目前壹般喜歡做鹹菜塌餅。鹹菜也是自家腌制,壹般使用菜苔來腌制。菜苔就是春天青菜抽的苔。鹹菜也可以用雪裏蕻腌制,味道更佳。腌好後的顏色是金黃色,切成小段後拌入壹定量的豬肉糜,調味後餡料就完成。包塌餅的手法和包圓子差不多,也是搓成壹個小碗狀,放入餡料後,封口。只是圓子顧名思義是圓的,而塌餅,既然是餅那就是扁的了。塌餅餡料也有甜的,高檔的諸如豬油豆沙餡等,但是豬油豆沙餡準備起來比鹹的麻煩很多,母親也不是壹個精細之人。所以,母親壹旦要是做甜的話,就很簡單,直接用白砂糖當甜餡料就可以。
煎塌餅時,先在鐵鍋內放入少許油,等油稍熱以後,用鏟子把油在鍋壁上都淋洗壹遍,以免煎的時候粘在鍋壁上。當然,如果家裏是小口鍋子的話,只要拿起鍋的把手,晃動壹下即可。然後把做好的塌餅挨個貼在鍋壁上,這時火候不要太大,否則很容易就煎糊了。煎了壹面以後,再給塌餅翻身煎另壹面,壹段時間以後,可以看到塌餅的中間有鼓起來的現象,說明塌餅基本上已經熟了。如果考究的話,在起鍋前,從鍋子的上沿用少許油淋洗壹下,只聽得次啦啦的壹聲響,就可以把塌餅用鏟子鏟出來即可。趁熱時吃,那酸鮮味大開食欲,無怪乎外甥這麽喜歡外婆做的塌餅,壹點也不膩人,味道鮮美無比。如果是甜的話,吃的時候可要當心,弄不好就會把糖汁噴出來,只能小口咬開,慢慢的食用。千萬不能性急,壹旦性急燙嘴的可能性很大。
如果家裏糯米不多的話,母親也會做豬油塌餅。把糯米粉和面粉按照壹定比例混合,用稀粥和好以後,捏成小團。餡料更簡單,就是白色的豬板油,切成半厘米見方,再放入少許鹽調味,加入少許蔥花提提香味。包完塌餅以後,壹般會用小巧的搟面杖把塌餅搟成很薄。這樣的塌餅煎好以後,吃起來脆脆的,同時又有著蔥花的香味,此時的豬油也壹點也不油膩,反而增加了塌餅的風味。幾乎和上海著名的小吃蔥油餅相媲美。在現在的召稼樓也有買草頭塌餅,做法其實和豬油塌餅相類似。只是餡料不同罷了。當我在寫這段文字時,腦海裏浮現的畫面就是母親在竈臺邊忙碌的身影,以及那豬油塌餅特有的香味充盈著我的鼻腔,口水也豐盈起來了。
七寶老街也有塌餅賣,有時為了解饞也曾經去買來吃過。但那個塌餅個頭小,價格也日益漲價。它塌餅的餡料味道遠不及母親做的可口好吃。大概這就是媽媽的味道,在自己的記憶中總是最好吃的,無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