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跳墻是誰發明的?佛跳墻是誰發明的?
1.相傳是清道光年間福州聚春園酒樓老板鄭春發開發的。佛跳墻又名滿壇香、福壽泉,是福建福州漢族名菜,屬於閩菜。
2.福州民間傳說有三種:佛跳墻原名“福壽泉”,光緒二十五年(1899),福州官錢局壹官員設宴款待福建大臣周濂。為了討好周濂,他讓妻子親自下廚,用紹興酒壇子裝了雞鴨羊肉豬肚鴿子蛋海鮮等20多種原輔料。周濂嘗過之後,贊不絕口。問及菜名,這位官員說,這道菜寓意“吉祥如意,福壽無疆”,叫“福壽泉”。
3.後來廚師鄭春發學會了這道菜的做法,並加以改進。味道比第壹個好。鄭春發開“聚春園”餐廳時,轟動了榮成。有壹次,壹群文人來品嘗這道菜。福壽到了Xi氣壇,肉香四溢。其中壹位學者欣喜若狂,由此引發詩詞,隨即唱道:“壇上滿是肉香,佛聞棄禪跳墻。”同時,在福州方言中,“福壽泉”和“佛跳墻”的發音也差不多。從此,引用詩中的意思:“佛跳墻”成了這道菜的專名,至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4、福建習俗,新婚妻子結婚後第三天,要親自下廚,以示茶飯技藝,服侍公婆,博取欣賞。傳說有個富家女,嬌生慣養,沒學會做飯,結婚前夕憂心忡忡。她媽媽把家裏的山珍海味都拿出來做了各種各樣的菜,用荷葉包起來,告訴她怎麽做。誰知這位小姐把做菜的方法全忘了,就把菜全倒進壹個邵酒壇裏,蓋上荷葉,放在爐子上。第二天,香氣四溢,全家人都稱贊菜做得好。這就是“壹鍋煮十八菜”的“佛跳墻”的由來。
5.壹群乞丐每天拿著陶罐四處乞討,把各種剩菜倒在壹起做飯,熱氣騰騰,香氣四溢。和尚聞之,忍不住被香味所誘惑,跳出墻外,大快朵頤。有詩為證:“肉香繞飄,佛聞棄禪跳墻。”
6.據說唐代高僧玄泉前往少林寺途中經過福建省會福州,下榻酒店,就在壹墻之隔,貴官壹家以“滿壇香”宴請賓客。和尚聞了聞,垂涎三尺。他棄佛多年,跳墻享受“滿壇香”。佛跳墻,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