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8元壹份茶葉蛋和3元壹份豆腐腦,這是什麽定價邏輯?
江蘇這家餐廳的股東Leo,他表示,這張海報是在2014年推出的,當時有臺灣教授稱“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做這款茶葉蛋是為了表明態度,茶葉蛋我們不但吃得起,而且吃得很好。”
據他透露,這款天價茶葉蛋在活動期間***賣了20多份,當時的顧客大多出於獵奇心理前來嘗試。
壹張幾年前的舊海報,卻引發了餐飲圈的熱烈討論,大家的關註點仍是最初的噱頭——天價。
其實,這種定價方式在餐飲業並不少見。78元的小面、128元的酸辣粉、368元的胡辣湯……都曾因為“天價”成為壹時的熱點。
憑什麽開出“天價”?以上圖的茶葉蛋為例,海報上說明是由“精選農家土雞蛋,12個月自然發酵醬油、常熟明前白茶和打出秘制調料”制成。而傳說中368元的胡辣湯,據稱使用了冬蟲夏草、松茸、羊肚菌、海參等名貴原料。
單從食材來看,這些“天價”幾乎沒有什麽值得壹試的理由。但原本平淡無奇的壹款產品,因為價格,卻能在網絡上火壹把。
有人把天價當做噱頭,曇花壹現後就消失不見,也有人把天價做成了自己的招牌。
臺灣牛爸爸推出的“元首牛肉面”,每天只買10份,每份售價10000元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2000元。據說,這碗“元首牛肉面”用的是日本、澳大利亞、美國和巴西等國家的進口頂級牛肉,每壹塊都切成特定形狀,湯汁也是用牛身上6個部位熬制調和而成;面粉有20多種寬、細、圓、扁不同選擇,按照顧客對軟硬的具體要求進行烹制。
這碗天價牛肉面已經賣了十幾年,生意火爆到得提前2個月預約,但仍吸引了全球各地的食客,甚至有人專程“打飛的”去吃。
3元壹盤的麻婆豆腐,17年不漲價的壹魚三吃……他們賣這些“地價”不賺錢了嗎? ?
與“天價”相對的定價策略是“地價”,即“地板價”。
餐飲界最知名的地價產品是外婆家售價3元的麻婆豆腐。 從第壹家店開業至今十幾年,全國各店的這款菜品始終定價3元。
這道菜的功能,是通過它給顧客帶來“外婆家菜品便宜,就餐性價比高”的認知。因此價格低、毛利低都不是問題,吸引顧客關註和到店即可,品牌利潤由其他菜品負責實現。
蘇州的老餐飲品牌新梅華也是采用同樣的策略:3元的土豆絲、35元的千島湖整魚三吃、38元的太湖白魚等10道經典菜,開店至今17年保持原價, 通過這些菜吸引來的高客流量提升營業額,用階段性銷售的時令菜提高利潤。
鄭州的新創品牌“粵雲朋”在品牌創立之初也使用了“地價”策略。其招牌菜之壹的烤排骨,每份在2斤至2斤5兩左右,售價68元。而每份排骨的食材進貨價就在40元左右。
粵雲朋品牌創始人桐桐告訴內參君,她的另壹道招牌菜——烤雞的利潤則很高。“兩道招牌菜幾乎是每桌必點,加上其他菜品的利潤,現在兩家店的毛利也能做到5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