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蠟蟲是什麽?
(white wax scale)
(吳次彬)
學名:Ericerus pela(Chavannes)。同翅目,蠟蚧科。分布中國陜西、河北、河南、江蘇、安徽、湖南、湖北、浙江、福建、廣東、廣西、貴州、四川、雲南;日本,蘇聯。寄主植物主要是白蠟樹和女貞樹。其雄若蟲所分泌的白蠟,熔點高,理化性質穩定,具有防潮、潤滑、拋光等性能,是國防、輕重工業、醫藥和文化教育等的重要原料或配料,也是傳統的出口商品,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壹年1代,以受精雌蟲於寄主枝條上越冬。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或中下旬)越冬雌蟲開始產卵,5月上中旬或6月上中旬孵出若蟲。產卵和孵化的遲早隨產區氣候不同而異。1齡若蟲固定寄生於葉上,習稱“定葉”。雌蟲喜光,分散定棲於葉面。雄蟲畏光,密集棲居於葉背面。雄蟲定葉後2~3日開始分泌薄層白蠟覆蓋體表,雌蟲不泌蠟。1齡若蟲在葉上生活15~20日變為2齡若蟲離開葉面,選擇幼嫩枝條寄生,習稱“定桿”。雄蟲定葉後於雌蟲,定桿則先於雌蟲。雌蟲分散寄生於1~3年生枝條上,雄蟲則群集於1~3年生傾斜枝的背陽面或在樹冠蔭蔽的垂枝上。2齡雄蟲定桿後2~3日開始分泌白蠟(稱蠟花),10日左右蟲體為蠟質覆蓋,到8月中下旬蠟花可厚達5~6毫米,此時脫皮變為前蛹,不再泌蠟,經4~5日變為蛹,再經4~5日羽化為成蟲。成蟲腹末的兩根蠟絲從蠟花中伸出,習稱“放箭”,經1~3日雄成蟲由“放箭孔”向外退尋找雌蟲交配。雄成蟲壽命較短,壹般在最後壹次交配後不久死亡。雌蟲在交配受精後仍寄生於原定桿部位,體漸增大,氣溫轉冷後在原處越冬。第二年2月底以後蟲體急劇增大,並自臀裂排出糖液成球狀。糖珠初時淡白色,後呈淡褐色,大量產卵時則為紅褐色。產卵結束,糖液幹涸,至立夏或小滿前後蟲殼變硬,便可采摘,或用來培育種蟲,或運往產蠟區生產白蠟。種蟲和白蠟的生產環節和方法:①育樹:種蟲或白蠟生產都要培育健壯的寄主植物,在放養前應剪去徒長、過密、橫串、枯老等枝條及藤蔓等,使之通風透光,讓水分和養分集中於1~3年生枝條,為白蠟蟲生長、發育提供良好條件。②包蟲:采下或外地運回的種蟲經過攤晾後供育蟲的,在有個別雌蠟蟲爬出母殼時用桐葉、稻草或紗布等材料包蟲,每個蟲包包種蟲4~5粒;供產蠟的,讓大部雌蟲出母殼爬失,雄蟲開始出殼時才包蟲,每個蟲包包種蟲20~30粒。③綁掛:蟲包包好後仍放陰涼通風處繼續攤晾。供育蟲的,待蟲包上有少數雌蟲爬出時,選擇晴朗無風天氣綁掛上樹;供產蠟的,待雄蟲開始出包時再綁掛上樹。放養量要適度,過量會使部分蠟蟲固定於較衰老枝條,泌蠟量低,過少則浪費可利用的有效枝條。④管理:蟲包綁掛上樹後,要加強管理、適時移包,使蠟蟲定葉適量。蠟蟲定葉後,要從速摘毀蟲包,消滅包內的蠟蚧長角象。中期如樹勢變弱時,應適當施肥以增強樹勢。此外還應加強對黑緣紅瓢蟲和寄生蜂等害蟲的防治。⑤收蠟:處暑前後開始放箭時,表明個別發育快的雄蟲已羽化,此時大多數個體已進入前蛹或蛹期,不再泌蠟,應立即收取蠟花熬制白蠟。⑥摘蟲:立夏前後(早的在清明,遲的在小滿前後)當雌成蟲的蜜露已幹涸,蟲殼變硬,用手指按壓蟲殼,凹下部分能彈回,掰開檢查已無體液時,種蟲已成熟,即可采收。摘下的種蟲應薄層攤晾於通風室內的曬席上,每天翻動2~3次,以防蟲卵壞死,待蟲殼已晾幹時即可包裝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