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們的品牌歷史
——中國最早的粽子品牌。
“朱老大”創始人,原名朱光超,自幼聰慧好學。十七歲就熟悉了泡茶、做蛋糕的技藝,在茶食界的少爺中出類拔萃。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朱光朝雄心勃勃地邁出了獨立的第壹步。當時江南水鄉的粽子品種很簡單,只有紅豆粽子、紅棗粽子、鹹粽子等。他大膽改良鹹粽子為“火肉粽子”,成功首創“豬油洗砂甜粽子”,使甜粽子和肉粽子成為“老大粽子”的兩大特色。美味之名傳遍江南,朱光朝因身材高大而被親切地稱為“朱”。當時民間出現了壹股吃粽子的大潮,出現了很多模仿者,在影劇院、書店、作坊等地賣粽子,但無論是味道、形狀還是口碑,都比不上老板們。
1906正式開店以來,老板們不僅進壹步改良了湯圓和肉湯圓,還根據不同的季節制作了雞肉湯圓、排骨湯圓、蠶豆湯圓和豌豆湯圓。與此同時,在其他商家還在用水桶擺地攤賣的時候,他們率先在包裝上采用了粗糙的紙袋和彈簧筐,並在紅底上印上“老板”字樣的招牌紙,讓他的地攤有了鮮明的品牌印記。從那以後,大哥們對粽子的需求更是供不應求。就連湖州廟前黃青巷拐角處的店裏,粽子也只能在早市買到,但開市不久就被搶購壹空,下午的市場只跑其他茶。江南名流貴胄吃粽子,要指定這種印有“大佬們”招牌紙的春籃;端午節前,老百姓也要訂兩袋紅底黑字招牌紙的粗紙,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
老板們比同行早開店十幾年,在品牌建設上下足了功夫。除了對材料和口味的堅持,他非常重視店鋪的形象和環境。黑底金字的“老大”店招牌,兩邊“老大粽子茶餐廳”的字樣,飄過幾個街區的粽子熱氣,門口搶著買粽子的人群,都深深地留在了老壹輩湖州人的心裏。
相傳壹百多年前的老粽子,通過獨特的秘方,可以在三伏天保存七天以上(正常情況下,新鮮粽子在三伏天最多保存三天),在湖州壹帶廣為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