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醉不適有妙方,幹了這碗中醫的解酒湯
我導讀
中國的飲酒文化 歷史 久遠,雖然飲酒傷身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逢年過節的聚會上還是常常避免不了大量飲酒。尤其是喝完酒的第二天,還會出現頭暈頭痛、胃脘不適等各種“飲酒後遺癥”。針對喝酒導致的各種病證,古人創立壹張專門的藥方——葛花解酲湯,壹起來學習下吧! (溫馨提示:最有效的良藥還是“不喝酒”哦!)
夫酒者,大熱有毒,氣味俱陽,乃無形之物也。
酒可入藥,《名醫別錄》把酒列為“中品”:“味苦,甘辛,大熱,有毒。主行藥勢,殺邪惡氣。”
但,酒也是日常飲用之物,自古不乏好飲者。《內經》中黃帝第壹問便是為什麽上古之人可年過百歲、而今時之人年過半百即衰呢?在岐伯的回答中,今時之人年過半百即衰的原因之壹就是“以酒為漿”,傷於過量飲酒。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酒,天之美祿也。面曲之酒,少飲則和血行氣,壯神禦寒,消愁遣興;痛飲則傷神耗血,損胃亡精,生痰動火。”
若傷之,止當發散,汗出則愈矣,此最妙法也;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濕,何酒病之有?
酒,體濕性熱,治療傷酒以治濕為主。發汗、利小便,導濕外出。需要註意的是,今日臨床所見,傷酒之人往往同時傷食,治療通常需兼顧。
今之酒病者,往往服酒癥丸大熱之藥下之,又有用牽牛、大黃下之者,是無形元氣受病,反下有形陰血,乖誤甚矣!酒性大熱,已傷元氣,而復重瀉之,況亦損腎水,真陰及有形陰血俱為不足,如此則陰血愈虛,真水愈弱,陽毒之熱大旺,反增其陰火,是謂元氣消亡,七神何依,折人長命;不然,則虛損之病成矣。《金匱要略》雲: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慎不可犯此戒!
《和劑局方》中有酒癥丸,由雄黃、巴豆、蠍梢組成。李東垣在這裏強調的是,酒為濕熱之物,只宜用治濕熱之法,而不可以用瀉下治法,更不可以用以巴豆為主的大熱之藥瀉下。仍是基於傷飲、傷食治法不同而言。
不若令上下分消其濕,葛花解酲湯主之。
葛花解酲湯
白豆蔻仁、縮砂仁、葛花各五錢,幹生姜、神曲(炒黃)、澤瀉、白術(各二錢),橘皮(去白)、豬苓(去皮)、人參(去蘆)、白茯苓(各壹錢五分),木香五分,蓮花青皮(去穰)三分。
酲 ,指酒醉。
個大青皮切成四片,狀如蓮花,即名 蓮花青皮 。
李東垣說,治酒傷當發散、利小便,上下分消其濕。分析葛花解酲湯,由發散之葛花、利小便之四苓散合運脾和胃、消食暢中之品組成。東垣所說的發散,當指葛花之類的辛涼之品,而非辛溫發汗之劑。同時,所謂發散也應該包括化濕暢中之法,如方中所用白豆蔻、縮砂仁、橘皮等藥。
《醫方集解》中記錄葛花解酲湯:“專治酒積,或嘔吐,或泄瀉、痞塞、頭痛、小便不利。”並對其方解釋為:“此手足陽明藥也。過飲無度,濕熱之毒積於腸胃。葛花獨入陽明,令濕熱從肌肉而解,豆蔻、砂仁皆辛散解酒,故以為君。神曲解酒而化食,木香、幹姜調氣而溫中,青皮、陳皮除痰而疏滯,二苓、澤瀉能驅濕熱從小便出,乃內外分消之劑。飲多則中氣傷,故又加參術以補其氣也。”
本方適宜於虛寒體質又傷酒者。若濕熱體質又傷酒者,當在本方基礎上加用黃芩、黃連等苦寒清熱燥濕之品,或改用葛根黃芩黃連湯等類方加減。
但得微汗,酒病去矣。
藥後得微汗,說明體內氣血和暢,氣機升降出入復常。
此蓋不得已而用之,豈可恃賴日日飲酒。此藥氣味辛辣,偶因酒病服之,則不損元氣,何者?敵酒病故也,若頻服之,損人天年。
中藥的作用在於補偏救弊,終享天年更大程度上需依賴自身的生活調攝。正如《內經·上古天真論》所說:“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食飲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
學中醫、讀經典,如果有名師領著讀經典更能事半功倍。“金元四大家”之壹李東垣作為補土派創始人在中醫學 歷史 上具有重要地位,通過這本《讀<內外傷辨惑論>》,經方名師高建忠老師將帶妳深入理解李東垣的內傷學說——
讀<內外傷辨惑論>
金元大家李東垣最大成就在於創立了“內傷學說”,闡釋內傷學說的代表性著作是《內外傷辨惑論》。《內外傷辨惑論》也是李東垣生前唯壹成書且有自序的壹本著作。而時移世易,中醫的後學者們往往讀不懂李東垣,不能明白“內傷學說”。本書作者高建忠是壹位臨床醫生,書中文字是壹位臨床醫生在讀《內外傷辨惑論》時隨手寫下的。雖缺少考據、訓詁之嚴謹性,但有助於我們讀懂《內外傷辨惑論》,有助於我們走入李東垣學說體系。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讀<內外傷辨惑論>》(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高建忠著),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