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的有什麽典故頭伏餃子二伏面是從
壹、頭伏吃餃子“元寶藏福”
秦漢時盛行“五行相生相克”的說法,認為最熱的夏天日子屬火,而庚屬金,金怕火燒熔(火克金),所以到庚日,金必伏藏。於是規定從夏至過後的第三個庚日起為初伏;從夏至後的第四個庚日起為中伏;立秋後的第壹個庚日起為末伏,也稱終伏,總稱為三伏。
因餃子形似元寶,元寶屬金,“伏”與“福”諧音,因此,頭伏吃餃子的諧意就是“元寶藏福”。
二、二伏吃面“辟惡”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說:“六月伏日食湯餅,名為辟惡。”古人認為,農歷五月是惡月,六月沾著惡月的邊兒,所以也要“辟”。
入伏的時候,恰恰過完麥收。用營養豐富的新小麥磨成面粉煮湯吃,吃後出壹身汗可以祛除體內滯留的潮氣和暑氣,所以伏天裏吃熱面是有科學道理的。
伏天除了喝熱湯面,還可以吃過水面。將煮好的面條用涼水過出,拌上蒜泥,澆上鹵子,不僅刺激食欲,而且“敗心火”。
三、烙餅攤雞蛋歡送伏天
三伏在立秋之後,天氣開始轉涼,這個時節再大汗淋漓地吃“熱湯面”就容易著涼了,而此時那些“歇伏”的母雞們“休整”了二三十天也開始“工作”了,正好能為人們提供壹些積蓄營養的雞蛋。因此,對於過去的百姓來說,夏日裏能吃到烙餅攤雞蛋可謂美味享受,同時也帶有歡送伏天離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