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長江四季指的是什麽?

長江四季指的是什麽?

長江四鮮魚是指生長在長江中的四種魚,分別是銀魚、旗魚、長壽魚和鰣魚。

銀魚:古代稱為“剩魚”。這條魚細長、透明、光滑,大約壹指長。我喜歡住在靠近大海的長江口。正式名字叫劍魚,當地人叫它“面魚”。由於這種魚骨細無鱗,色澤亮如銀,味道鮮美無比,因此備受食客青睞。

箭魚:因此,這種魚看起來像壹把刀,俗稱箭魚。箭魚“窄、細、頭長”,與刀鱭相似,但比刀鱭大,也叫刀鱭。大的有壹英尺長。這種魚的特點是肉質細嫩,入口即化,但是絲滑的骨頭很多,吃的時候要小心。清明前大量房源。清明節壹過,它的骨頭就硬了,價格也開始跌了。

箭魚,學名“鳳鱭”,是壹種洄遊性魚類。每年春天,箭魚成群結隊地遊向上遊,形成了壹個魚季。農業上有句諺語“箭魚出春潮霧”,是春天最早的鮮魚。箭魚細長,側面很薄,很像壹把鋒利的刀,銀白色,肉質細嫩,但有許多毛狀的刺。肉吃起來很好吃,肥而不膩,還有淡淡的香味。

宋代著名學者劉再曾在壹首詩中贊嘆:“肩突如雷,臉紅鮮,鼻上飄姜桂椒。”箭魚是張家港的主要水產品之壹,長江水域可以捕撈。早期,秋刀魚是雄性,又大又肥;到了後期,雌性大多體型較小,脂肪很少。“清明”後,刀的魚肉變老,俗稱“老刀”。

經常吃秋刀魚對人有好處。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可以幫助孩子生長發育。當妳生病或有傷口時,吃魚有助於恢復和愈合;魚類中的EPA和DHA可以降低血脂,避免心臟病的威脅。魚油還富含維生素A和D,尤其是在魚的肝臟中。魚還含有水溶性維生素B6、B12、煙酸、生物素和礦物質。

長吻:學名長吻,俗稱江團。這種魚的特點是圓吻,口和腹部,無鱗的身體,最大的壹米多長。現在產量銳減,不好抓了。長江的爆炒肉肥鮮,紅燒,都是名魚。其魚鰾較厚,可做魚肚,壹直是上等食用魚。長鼻下部略呈粉紅色,無鱗,厚而長,腹部腫脹,尾部扁平。

龍-斯諾克是長江水產三寶之壹,俗稱“江團”,又稱“肥倫”、“肥頭魚”。英文名:longnose鯰魚。這種魚只在河流的急流和巖石中發現,在湖泊中極為罕見。壹般生活水域至少10米深(現在的養殖技術可以池塘養)。長-斯諾克壹般500-2500克,少數個體可達10公斤。春夏兩季,因其體肥肉嫩,是品嘗的最佳季節。

蘇東坡曾有詩贊之:“粉石頭記猶無骨,白河豚不治病人。”詩中道出了長吻的特殊之處:肉質白嫩,魚皮肥美,有河豚鯽魚的鮮美,但沒有河豚的毒,鯽魚的多刺。

沙德:古代叫“仙”。美觀扁平,形似蠍子且長,長約70厘米,銀白色,腹部有棱形鱗片。壹般三四歲成熟,春夏之交到達江邊,主要產於南通長江口至南京燕子磯的下遊段。它的味道極其鮮美,不刮魚鱗燉著吃更好,是長江最好吃的魚。可惜這幾年瀕臨滅絕,價值越來越貴。

鰣魚是壹種江海洄遊性魚類,營養豐富,藥用價值高,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今天,人們已經很難看到鰣魚的美麗風采了。西鯡,長橢圓形,側面扁平。它長約24厘米,最大的有50多厘米。頭扁平,前端鈍,口大,口在末端位置,唇裂傾斜,下頜略長,上頜中部有壹凹口,後端伸至眼後緣下方。鰓耙很好。鱗片大而薄,上面有細紋;無側線,橫向縱向刻度為41 ~ 47;水平刻度16 ~ 17。腹部較窄,腹面有大而尖的鱗片,呈鋸齒狀邊緣排列,腹鰭前有17 ~ 19,腹鰭後有12 ~ 15。腹鰭很小,胸鰭和腹鰭基部有很大且不斷生長的腋鱗。背鰭17 ~ 18,起點與腹鰭相對。臀鰭18 ~ 20。尾鰭深深分叉,布滿小鱗片。休的背部和頭部為灰黑色,上側略呈藍綠色光澤,下側和腹部為銀白色,腹鰭和臀鰭為灰白色,尾鰭邊緣和背鰭基部為淺黑色。在4月至6月的繁殖季節,鰣魚逆流而上,在河流的中下遊產卵。食物以浮遊生物為主,有時也吃其他有機物。它分布在南海和東海,也分布在長江、珠江和錢塘江的中下遊。

身體呈長方形,比較扁平,壹般長25~40厘米。大嘴,末端位置。吻尖,下頜略長於上頜。上頜骨中部有明顯凹陷,上下頜骨沒有牙齒。胖眼皮發達,幾乎遮住半只眼睛。鰓很大。鱗片又大又圓又細,上面有細紋。沒有側線。腹部有大而尖的鱗片,呈之字形排列。胸鰭1對,腹鰭1對,腹鰭極小;背鰭和臀鰭各壹條,背鰭條14~15,臀鰭條16 ~ 18;尾鰭深深分叉,布滿小鱗片。背部和頭部為灰色,略帶藍色光澤,兩側和腹部為銀白色。腹鰭和臀鰭為灰白色,其他鰭為深藍綠色。

鰣魚是洄遊性魚類,當它們進入河流產卵時,魚群集中,形成壹個捕魚季節。主產區在長江流域,鎮江和南京產量較多,70年代和80年代還可以看到珠江的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