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朝時期的疆域形勢
公元420年,劉裕自立為南朝皇帝。439年,北魏太帝拓跋燾完成北方統壹,與南朝宋形成南北對峙。當時魏國東北是契丹、石韋、布吉。漠北軟,高,有凝聚力。西域為烏孫、月力克、玉田。青藏高原是吐谷渾、黨項、女果、象雄。
陳、齊、周三國的領土情況公元557年,棄小,建立了陳朝。550年,東魏高陽廢主自立,建號。557年,宇文廢西魏帝自立,立號周。
當時,突厥已向西域各國和塞外各部投降,控制了南北五六千裏、東西壹萬多裏的大片土地。青藏高原是吐谷渾、寶雞、女果、象雄。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領土變化這壹時期,由於中原王朝內部長期戰亂,政局分化,周邊民族頻繁遷徙,伺機擴張領土。中原王朝和各民族的界限變化很大。
在東北,東漢中期扶余依然強大,占據長春、農安、哈爾濱。臣服於它。晉朝時期,夫妻逐漸衰落。5世紀末,他逃到高句麗。北朝的布吉勢力強大,活躍在松花江、烏蘇裏江壹帶。布吉北面是鬥磨樓,居住在黑龍江下遊。黑龍江上遊是十衛部所在地。Xi和契丹活躍在現今的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對東北邊境變化影響最大的是高句麗。公元3世紀,高句麗擁有渾江流域以東、蓋馬山以西、松花江上遊以北、朝鮮青川河以南的地區。國都丸子資本。到4世紀初,高句麗向南傳播,占領了樂浪縣。中原王朝的勢力退出了朝鮮半島。今後,我們將與顏倩爭奪遼東,互為進退。到5世紀初,遼東歸高句麗所有,中原後燕勢力退守遼西。當時高句麗已經是平壤的首都,其南疆壹直延伸到首爾以北,是朝鮮半島上的壹個大國。在遼東地區,公元前300年左右燕國打敗東胡,設立遼東郡後,中原勢力撤退,歷時七個世紀。這是東北邊境的重大變化。
北方地區,三國至西晉,大量南匈奴遷入邊郡;原來住在邊縣的烏桓不常造反。公元207年,被曹操擊敗,後遷居大陸。蒙古草原是鮮卑的勢力範圍。漢靈帝時譚駕崩,鮮卑部落聯盟解體。曹魏時,柯比能統壹東部鮮卑,從雲中、婺源以東到達遼水,都是鮮卑朝廷。畢克能死之後,鮮卑各部繼續南下。慕容部、宇文部、段部居住在遼水東西和河北長城以外,拓跋部遷到河套以北和晉冀以北,禿部遷到甘肅、寧夏、陜西壹帶,乞部遷到隴西,慕容部的壹支吐谷渾遷到青海湖。十六國時期,蕪湖在中原建立政權,北方版圖擴張。比如後趙控制了河套以南,顏倩滅了宇文並延伸到老哈河流域,錢欽控制了河套地區的大黑河流域。所以北魏統壹北方後,北方版圖達到陰山、河套,以柔然為界。大致和秦漢差不多,只是東北不如前漢前燕。北朝後期,突厥崛起,北方邊界又開始縮小。
4世紀末,鮮卑各部在中原建立政權,蒙古草原軟軟崛起。5世紀初,柔然推進到漠北,占領了二渾河和圖拉流域。此後,其勢力逐漸加強,疆域東至大興安嶺,南至大漠和北魏,西至阿爾泰山,包括準噶爾盆地,北至貝加爾湖。它是北魏政權的北方對手。5世紀中葉,其影響仍延伸至新疆。之後內部分裂,6世紀中葉被土耳其人所滅。柔然人已經在沙漠的北部和南部生活了壹個半世紀。
魏晉時期,烏雞壹校尉被放在西域統治高昌,西域長史統治海頭,規模略大於東漢。十六國時期的創舉是在西域設置郡縣。自西漢以來,中原王朝雖然控制了西域,但從西域都護到無極校尉都不是民政機構,與內地的郡縣制不同。十六國趁中原戰亂之機,大敗烏雞隊長,在高昌地區設高昌郡。這是西漢以來大量漢人生活發展的結果。以後,高昌縣設在前秦、侯亮、西涼、北涼。20世紀30年代,北魏滅北梁,北梁王逃往高昌建立高昌國。以後更容易統計姓氏了,7世紀中葉被唐朝滅了。
西晉末年,慕容鮮卑轉戰甘南、青海,立國為吐谷渾。其疆域東至西青山脈和白龍江流域,西南至巴顏喀拉山,南至四川北部的阿壩和松潘。後來向西擴展到新疆東部,但主要區域在青海湖周圍。北朝時黨昌羌居住在甘南黨昌壹帶,後被北周所滅。川北南平壹帶,為鄧至羌,鄧州位於西魏。北朝時,居住在青海南部的是黨項羌,北部是吐谷渾。在魏周時期,它曾數次來到邊境。西藏東部是藩屬國,西部是女兒國。
西南方面,蜀漢時期在中南部地區增設多郡,置諸侯以資治。西晉太史七年,益州設寧州,管轄雲南大部分地區和貴州、廣西小部分地區。南朝的控制力很弱。6世紀中葉梁後景之亂後,分布在雲南東部和貴州西部的爨族獨立,影響了周圍的其他民族離開南朝。於是,大渡河、川江以南的中南部地區形成了西南各民族部落眾多的局面。
越南南部的臨猗國建立後,於公元248年向北占領了日南郡最南端的縣壽陵郡。孫吳政權的南疆退到北緯17,整個日南縣在南朝被林逸占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