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糧吃的日子
幾年前去銀川鎮北堡影視城 旅遊 ,看到壹處墻上用大字寫著壹段“最高指示”:“忙時多吃,閑時少吃,忙時吃幹,閑時吃稀,不忙不閑時半幹半稀,雜以番薯、青菜、蘿蔔、瓜豆、芋頭之類”。這段話看過之後,先是會心壹笑,後來竟無意間記住了。雖然之前,我並未聽說過這段話,但是在小時候缺糧吃的日子裏,我們就是這樣過來的。
家鄉地處關中西部,渭北旱塬。那裏的土地並不貧瘠,但是氣候幹旱,而且往往是“十年九旱”,因而鄉親們時常為缺糧吃熬煎。家鄉的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谷子、糜子以及各種豆類等,家鄉人最愛吃的飯食是用小麥做成的面條和饅頭。但過去小麥產量很低,所以麥面十分珍貴。只有在麥收時節,以及過年過節時才可以敞開肚皮吃麥面,而平時則多以粗糧,或粗細搭配為主。往往是農忙時節吃面條,農閑及陰雨不能出工時吃攪團、糝子。而且吃面條時,往往是出工幹活的人吃幹面,不幹活的人吃湯面。
粗糧中最難吃的當屬高粱,很澀,吃下去往往排便都成了問題。為了將粗糧哄下肚,家鄉人發明了“金裹銀面條”、“金裹銀饅頭”,就是將高粱面、玉米面夾在麥面中間做成面條、饅頭。
每年青黃不接的時候,大家都各自想辦法渡過難關。有的去地裏挖壹點野菜充饑,有的去幾十裏外的山上借糧。每年榆錢、槐花下來時,家家戶戶都要蒸麥飯,為的是省壹點糧食。個別特別困難的人家,甚至會出門討飯。我們小孩子去地裏玩,也常常會看那種野菜、野果能吃,互相交流經驗,給自己找壹點“點心”。
缺糧吃的時期,家鄉人對糧食非常珍惜。每年麥收之後,大人小孩都要去地裏拾麥穗,確保顆粒歸倉。碾完場後,要把麥子晾曬在草席、帆布上,不小心掉進土裏的麥粒,也要壹粒壹粒撿拾幹凈。電視劇《白鹿原》裏田秀才吃飯舔碗的做法,在家鄉普遍存在。有的人家吃饅頭時要拿壹只碗接著,掉下來的饅頭渣也不能浪費。記得母親每次蒸完饅頭,都要把粘在籠布上的饅頭皮屑壹點點撕下來吃幹凈。
70年代中後期,馮家山水庫的水引到了家鄉。同時,家鄉通上了電,打了機井,絕大部分田地變成了水澆地,糧食產量大幅度提高。但那時還是生產隊時期,大家出工不出力,糧食仍然不夠吃。直到80年代實行了包產到戶,家鄉人才真正吃飽了肚子。
如今,糧食已經十分充足,全面小康 社會 已經建成,但是我們不應忘記過去那段缺糧吃的日子。記住那段時光,不僅會使我們更加珍惜糧食、珍惜飯菜,而且會使我們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註:所引最高指示為毛澤東同誌語錄,刊載於1959年4月29日《黨內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