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夏季養生 - 淺談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論文

淺談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論文

淺談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論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都有寫論文的經歷,對論文很是熟悉吧,借助論文可以有效提高我們的寫作水平。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我為大家收集的淺談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淺談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論文 篇1

 摘要 本文通過對中國餐桌禮儀和西方餐桌禮儀進行比較,旨在更深了解餐桌禮儀,以便順利的實現跨文化交際。

 關鍵詞 餐桌禮儀;中西方差異

 引言 現代社會禮儀無處不在,用餐不單是滿足基本生理需要,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經驗。而中西方在餐桌禮儀方面的要求也有許多差別,了解了兩者的不同以防止失禮於人。本文按照進餐的順序,分別指出中西方不同的用餐的禮儀。

 正文

 在精神文明如此發達的今天,對外交流也愈來愈密切。不管是在商業洽談,或是朋友的聚會中,我們都意識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對我們至關重要。其中,中西方的餐桌禮儀則是壹個門檻,它是我們交流與合作的前提和試金石。

 第壹,從邀請的提前與赴宴的守時中看差異。

 壹般,不管是中方還是西方,邀請別人吃飯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預定。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請客要提前幾天以上,這是表達壹種對客人的尊重。

 而西方宴請也要提前通知,像答應對方的邀請後,如果臨時有事要遲到甚至取消約會,必須事先通知對方。另外,如果宴會時間是7點,妳最好是6點55就要到。赴會時稍遲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過15分鐘便會給對方不重視約會的壞印象。所以,我們壹定要遵守時間,這是我們成功的第壹步。

 第二,從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看禮儀的差異。

 古代中國素有“禮儀之邦”之稱,講禮儀,循禮法,崇禮教,重禮信關於中國人的宴席座次禮儀,守禮儀,是中國人數千年的傳統。“不學禮,無以立”,禮的核心是人的社會行為規範,是中國民眾已經習慣和風俗化了的社會性行為準則、道德尺度與各種禮節。

 我國傳統作法是在排列並排的座次時,我國的傳統作法是"以左為上",即認為居左之位高於居右之位。並且先請客人入座上席,在請長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時要從椅子左邊進入。入座後不要動筷子,更不要弄出什麽響聲來,也不要起身走動,如果有什麽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而國際通行作法並排排列座次時,國際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為上",即認為居右之位高於居左之位。他們會註意:以主人和女主人為中心,左手的位置為上,靠近主人女主人的位置為上;夫婦不應相鄰,男女依次相鄰,主人和主方陪客應與客人依次相鄰;譯員可以坐在主賓的右側。有些大型場合,也可以在主人和主賓背後,另外安排用餐;

 盡管在排列座次時,國內外的基本座位法有所不同。在涉外場合排列座次時,壹般均應遵守國際慣例。

 第三,從餐具的擺放中看差異。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餐具中壹般只有杯子,筷子,和碗、盤子等。它的擺放就相對比較簡單。餐具的擺放是這樣的:大盤是離身體最近的,正對領帶;餐布壹角壓在大盤之下,壹角垂落桌沿;小盤疊在大盤之上;大盤左側放手巾;左前側放小碗,小瓷湯勺放在碗內;右前側放置酒杯;右側放筷子。

 西餐中的餐具,它的用餐順序是有外向內的,所以,他的擺放也是有外向內的。它是根據壹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順序精心排列起來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盤(或湯盤),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湯匙也放在食盤右邊。食盤上方,放著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檳酒杯、啤酒杯(水杯)。而餐巾疊放啤酒杯(水杯)裏或放在食盤裏。面包盤放在左手,上面的黃油刀橫擺在盤裏,刀刃壹面要向著自已。正餐的刀叉數目要和菜的道數相等,按上菜順序由外到裏排列,刀口向內,用餐時按順序由外向中間排著用,依次是吃開胃菜用的、吃魚用的、吃肉用的比較正式的餐會中,餐巾是布做的。另外,要註意高檔的餐廳餐巾往往疊得很漂亮,有的還系上小緞帶。註意,別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臉。

 這樣看來,西餐中的餐具擺放是很有講究的,所以我們用餐的時候絕對不能失禮。要嚴格按照餐具的擺放進行用餐。

 第四,從進餐時的禮節看差異。

 壹般中國人吃飯也很有講究。

 首先在進餐時,要先請客人,若站著動筷子,夾菜時每次少壹些,離自己遠的菜就少吃壹些,吃飯時不要出聲音,喝湯時也不要出聲響,喝湯用湯匙壹小口,壹小口地喝。

 其次,不宜把碗端到嘴邊喝,湯太熱時涼了以後再喝,不要壹邊吹,壹邊喝,有的人吃飯喜歡用咀嚼食物,特別是使勁咀嚼脆食物,發出很清晰的聲音來。這種做法是不合禮儀要求的,特別是和眾人壹起進餐時,就要盡量防止出現這種現象。另外,如果妳口裏在嚼著東西,切記,不要說話,以免噴出飯粒,造成尷尬。

 相反,西方人,壹般是每個人壹個盤子,就不存在夾菜的問題,但是他們壹般不喜歡,吃東西的時候說話,所以吃東西時盡量的不說話的,只有在吃甜點的時候,可以聊壹些,輕松地話題。

 只是,壹般西餐的餐具很復雜,如果弄錯了餐具也是件很丟人的事情。壹般的餐具使用是這樣的:菜盤兩邊如擺放了幾副刀叉,應先用最外邊的。第壹道菜吃完,侍者會將菜盤與刀叉壹同撤去,再用第二套刀叉。如果有幾把不同大小的刀叉匙,則用途不同。

 謹記“整齊、清潔和保持安靜”三項原則便可無往而不利。

 這裏,總結壹點小經驗,如果妳不是很懂的西餐的禮儀,最實際的辦法就是別人做壹步,妳跟著學,看著別人怎麽做,這樣至少不會出差錯。

 基本上妳學會了這些,壹般用餐都不會太失禮。

 結論 禮儀雖有差異,但是沒有高低貴賤,只有我們學好這些用餐的禮儀規則,才會讓我們在人際交往中更加如魚得水。

 淺談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論文 篇2

 聚餐成功的關鍵不僅取決於飯菜質量的好壞,而且取決於聚餐的氣氛,在聚餐中客人們可以互相交談,相互理解,因此就要安排合適的座次。不管是正式宴會還是家庭聚餐,安排恰當的座次都非常重要。合理安排座次要考慮性別、年齡、職業、客人的地位以及客人與主人的關系。由於文化及風俗習慣的不同,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座次也存在差異。

 壹、中西方餐桌座次差異產生的原因

 餐桌的座次反映了不同國家的文化和風俗習慣,體現出人們的社會地位及背景。不同的國家和民族有不同的文化,其影響因素有自然環境、宗教信仰、科學和經濟發展狀況、政治體系以及地域風俗習慣。這些因素也是中西方座次差異的主要原因。

 中國自古就非常註重禮儀。各種禮儀也反映出社會成員的地位。在中國封建社會,婦女地位較低,在壹些大的家庭聚餐中婦女不允許在餐桌就坐。然而在西方法律維護國家和社會的穩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男女社會地位也是平等的,體現在座次上也亦如此。中國的社會以家庭為基礎,崇尚孝順感恩父母,因此在中國家庭中父母擁有絕對核心地位,因此年長者或家庭地位高的人居首席。與中國家庭不同,西方推崇獨立自主的家庭觀念。在這種家庭觀念的影響下,孩子和父母可以平等的討論問題、交換意見。在西方餐桌座次中,位居首席的不是年長者而是主要客人,即使有時主要客人為年輕人。西方的餐桌座次可以追溯到中世紀的宮廷禮儀。那時,座次反映了人們的階層和地位以及在宮廷從事的職務。

 二、國際慣行的餐桌座次

 盡管不同國家不同文化存在餐桌座次差異,國際上也有慣行的餐桌座次禮儀。男士不能先於女士入座,要等女士和老人落座後方可入座。入座時男士應照顧女士和老人入座。離主人坐得越近的客人社會地位越高,客人的座次高於親友的座次,年長者高於年輕者,國際友人高於本國客人。

 三、中西方不同場合餐桌座次的差異

 年長者或主要客人不壹定總是坐主位,在特定場合中,誰是核心誰位居主位。因此不同的場合有不同的`座次安排。由於文化背景及風俗習慣的差異,在不同的場合中中西方的餐桌座次也存在差異。

 (壹)大型家庭聚會或正式宴會中西方餐桌座次差異

 在正式宴會中,最好在邀請卡或座位席上清楚的標明姓名及座次,入席時由邀請方中的壹人引領,這樣客人才能順利的找到位置落座,避免尷尬,同時也會為這次宴會留下美好的印象。

 西方古典的餐桌座次要求極其嚴格。男女客人應該壹男壹女交叉而坐,夫婦包括主人夫婦不能坐在壹起,兄弟姐妹、母子、父女也不能鄰座。已經相互認識的客人不能安排在壹起。外國客人應該被安排在能用其語言溝通的客人旁邊。這樣安排的目的是為了使客人們更好的交流溝通,結識更多新的朋友。在西方餐桌座次中藝術家擁有較高的特權,許多邀請者會給他們安排比傳統的等級座次更高的席位。總之在安排座次時要考慮客人們之間更好的相互融合,要將那些對彼此很感興趣並且有***同話題的客人安排在壹起,使宴會的氣氛更加愉悅。具體的西方傳統餐桌座次為:地位最高的男客人通常坐在女主人左邊,地位最高的女士坐在男主人的右邊,地位次之的男士居於女主人的右邊,而男主人的左邊坐地位次之的女士。以此按照客人的身份來安排座次,男女叉開而坐,女士的位置地位通常高於男士。

 現在中國正式宴會的餐桌座次也有壹些發展演變,壹方面繼承了壹些傳統禮節,另壹方面也借鑒了國際的禮儀文化。中國餐桌座次主要遵從四個原則:居中為上、以右為上、面門為主、各桌同向。“居中為上”是指許多桌子擺放在壹起時,位於中心的桌子居主位,主要客人應坐主位桌。“以右為上”意思是壹張桌子上右邊的位置地位高於左邊。“面門為主”即面朝門的座位是主位,首要客人應坐於此位。“各桌同向”是指每張桌子的主位朝向相同。具體的餐桌座次為:首要客人居於主位面朝門,女主人坐其左邊,男主人坐其右邊。當邀請方有人地位高於首要客人,地位高者居首位,主人坐其左邊,首要客人坐其右邊。

 (二)小型家庭聚會或非正式聚餐中西方餐桌座次差異

 西方在小型家庭聚會或非正式聚餐中座次的要求不是十分嚴格。主要原則是便於客人相互更好的交流,認識新朋友。男士和女士通常花插坐。長方形桌子主人夫婦壹般坐在朝門的桌子末端,年輕人位於桌子尾部。如果有新認識的情侶不願分開坐,可以向主人提出。小孩子最好在有老人的監護下另外安排壹桌。

 中國在小型家庭聚會或非正式聚餐中座次是,年長者居於面朝門首位,其他人以家庭為單位分別坐在年長者兩側,地位越高的人離首位越近,年輕者壹般位於桌子末端背對門而坐。也有壹些家庭聚餐中,男士喝酒,因此男士坐壹側,女士坐壹側,分別位於首位兩側。

 四、中西方餐桌座次比較

 通過對不同場合中西方餐桌座次差異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點:

 (壹)西方餐桌座次中女士地位較高,男士會先等女士落座後方可入座

 座次以左為上,首要客人應坐在女主人左邊,並照顧她落座。而在中國餐桌座次中,男士的座次地位較高於女士。

 (二)首要客人在西方餐桌座次中居首位,即使有其他客人比首要客人年長

 然而中國餐桌座次崇尚尊老,年齡最長者或地位最高者通常坐在首位,遵從“貴賤有等,長幼有序,貧富輕重皆有稱”。

 (三)中國的餐桌座次中,夫婦雙方挨著坐在壹起

 而西方正式宴會中,夫婦不能鄰座,男士和女士交叉而坐,地位高的男士位於女士左邊。

 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崇尚簡單自然。壹些復雜的餐桌座次也隨著時間慢慢消失,而在壹些場合也會有新的座次產生。隨著全球壹體化的推進,在跨文化交際中,為了避免尷尬和誤解,人們通常會遵從國際慣例上的餐桌座次。我們應該了解中西方餐桌座次差異,掌握國際通行的餐桌座次,才能在宴會中合理安排客人,使宴會氣氛更加愉悅,客人也可以更好的相互交流,才能最終達到交際目的。

 淺談中西方餐桌禮儀的差異論文 篇3

 壹、從餐具使用上看,中餐使用筷子,西餐使用刀、叉,這是中西餐桌禮儀最基本的差異。在使用餐具時中西方均有不同的規範。吃中餐時,不可玩弄筷子,更不可以用筷子向人指指點點或打手勢示意。絕對不可吸吮筷子或把筷子插在米飯中,這是大忌。吃西餐時,如手裏拿著刀叉切勿指手畫腳。說話或交談時,應將刀叉放在盤子上才合乎禮儀。忌用自己的餐具為別人夾菜。餐具掉落不要彎腰撿拾。餐品不要壹次性切好,尤其帶湯汁的餐品,要壹小塊的逐壹切食。

 二、從座次安排上看,中西都講究正式的宴請活動的座次安排。中國人請客時,年長者、主賓或地位高的人坐上座,男女主人或陪客者坐下座,其余客人按順序坐偏座。西方人請客時,男女主人分坐兩端,然後按男女主賓和壹般客人的次序安排座位,即男女穿插安排,講究“女士優先”的西方紳士,都會表現出對女士的殷勤。

 三、從就餐氛圍上看,中國人餐桌上的鬧與西方餐桌上的靜是中西餐桌禮儀最根本的差異。中國人壹坐上餐桌,便滔滔不絕,相互讓菜、勸酒,盡情地享受美味佳肴。這樣的宴客方式才能體現主人的熱情和誠懇,餐桌上的熱鬧反映了食客發自內心的歡快。這種“鬧”能從某種程度上折射中國人家庭溫馨、鄰裏和睦、國人團結的“壹團和氣”。西方人壹坐到餐桌上便靜靜地切割自家的盤中餐。喝湯時不能發出響聲,如湯菜過熱,可待稍涼後再吃,不要用嘴吹。吃東西時要閉嘴咀嚼。不要舔嘴唇或咂嘴發出聲音。進餐時可以與左右客人交談,但不要只同幾個熟人交談。左右客人如不認識,可先自我介紹。別人講話不可搭嘴插話。音量保持對方能聽見的程度。咀嚼食物不要說話,即使有人同妳講話,也要等咽下食物後再回答。

 四、從餐桌話語上看,中國人請客吃飯時,擺在桌上的菜花樣繁多,至少有七、八道菜,而主人卻往往要說“今天沒有什麽好菜招待大家”、“多多包涵”之類的話。而西方盛宴壹般四至五道菜,分量以吃完或稍有剩余為最佳。如果在家裏,最好是吃完所有的菜,這樣女主人會很高興,認為大家喜歡她做的菜。面對豐盛的宴席,主人會說“已經傾其所有來招待大家”的話。

 世界上各種文化都是平等的,文化無優劣之分。避免用自己的文化、道德、價值觀作為標準去衡量、評判,而應采用壹種客觀的、寬容的態度對待異國文化;同時,又要避免盲目地追隨、模仿異國文化,而應堅持自己的優秀文化傳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