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缽怎麽讀
擂缽的讀音是léi-bō。
壹、擂缽解釋
使用人口較多的地方在湘、黔、川、桂、鄂、贛等地的交界處,在湘、黔、桂三地交界處擂缽是家中必備的容器。倒錐體,壹般30~40公分高,缽口約40公分經。也有比較小的,高約10公分,缽口約8-10公分。
內側有很多由缽底向缽口呈發射狀的紋路,以擂棍搗磨芝麻、豆子、生姜、茶葉等等,制作風味極佳的擂缽菜或清香爽甜的擂茶。也可用於制作粉碎狀的食物,如蒜泥等。在湖南懷化、益陽、常德,湖北恩施、利川地區等少數民族地區可見。主要集中在湖南湘西。
安徽鳳陽有壹種可以搗蒜泥、大料、花椒、芝麻等的工具叫做擂缽,鳳陽民間夏季最喜聞樂見最受歡迎的小菜蒜媒子(音同)是用大蒜和青紅椒在擂缽裏壹起搗成泥狀,再加入食鹽、食醋、香油(芝麻油),攪拌均勻。
二、擂茶簡介
擂茶在中國華南六省都有分布。保留擂茶古樸習俗的地方有:廣東省的揭西、陸河、清遠、英德、海豐、汕尾、惠來、五華等地。江西省的贛縣、石城、興國、於都、瑞金等地。豐城市下轄的荷湖、羅山、蕉坑、鐵路、洛市、秀市等地(即當地所稱的河東地區),也有擂茶的習俗,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其流傳的開始時間。
其制作方法比客家人的擂茶簡略了許多。福建省的將樂、泰寧、寧化等地。廣西的賀州黃姚、公會、八步等地。臺灣的新竹、苗粟等地。湖南的安化、桃江、益陽、鳳凰、常德等地。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飲料,其制作與風味別具特色。
三、缽菜過程
“擂”是湘西壹種非常原生態的菜式,因手法與“擂茶”非相似而得名。根據選料和加工工藝不同,擂菜可以分為兩種,壹種是生擂,壹種是熟擂。前者是指原料舂搗成菜,適用的原料有芫荽,大蒜,圓蔥,韭菜等。
後者是指原料經過燒烤,或油爆、或蒸熟後,再放入擂缽內,加入調料舂搗而成,適用的原料有茄子、藠頭、芋頭、土豆、辣椒、筍等。從選料妳可以看出,制作擂菜大多選擇素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葷料比如炸酥的小蝦、炒熟的肉泥、鹵牛肉也可以作為配料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