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妳煮的薏米紅豆湯沒有祛濕效果?或是妳犯了這4個錯誤
1.薏米放錯了
薏米的祛濕效果雖然非常好,但是薏米本身的性質卻不適合直接拿來吃。薏米本身性質較寒,直接吃會傷及脾胃。而脾在人體中負責主導化解濕氣,壹旦脾臟受損,會直接影響到濕氣的祛除和排出,濕氣積累會越來越明顯。所以,薏米在吃之前,最好先炒壹遍再煮。經過炒制後,薏米的性質更為平和。相對於本身的生薏米具有更加好的止瀉健脾的效果,是治療脾胃虛寒、濕盛止瀉的絕佳良方。
2.紅豆放錯了
中醫學中講究的紅豆特指赤小豆,赤小豆又名紅小豆、赤豆、飯豆。僅僅從功效上來說,赤小豆可以祛濕,而紅豆則是專註於養心護身;從形狀上來區分,赤小豆的身軀較為細長,顆粒狀比紅豆要小很多;而紅豆多則更為圓潤,呈現顏色更深的暗紅色。如果將這兩者混合在壹起,也是極容易將兩者弄混而不容易分辨的。所以在采用赤小豆的時候壹定要仔細辨認清楚。
3.煮法錯了
赤小豆和薏米都是很難煮爛的食材,在很多情況下都需要浸泡壹段時間再用來烹煮。在蒸煮赤小豆之前,我們需要將其放在水盆中浸泡兩到三個小時,讓它們的營養揮發出來,同時讓其外殼和內部變得酥軟,這樣在蒸煮的時候就可以更加容易烹飪出精華。
4.大米加錯了
由於大米生長在水稻田中,所以水稻大米天生就含有很多的濕氣。濕性粘稠,濕氣重。而赤小豆和薏米都是祛濕的食材。壹旦在湯中加入了大米,雖然整個湯的口感會更加粘稠,但是也會導致大米的濕氣沖淡了兩種食材的祛濕效果。本來兩種食材煲出來的湯是很清澈的,也正是因為這兩種食材的清澈性質,所以能夠很好地祛濕除水。對於很多的 養生 人士來說,就因為壹把大米,就因為壹時的口感,所以就犧牲掉了赤小豆和薏米的祛濕功效,是非常不劃算的。
在古代醫書《黃帝內經》中說過,脾臟與濕氣是壹對好朋友。因為脾臟主導濕氣運化,脾虛弱,就會導致濕氣加重,而濕氣加重又會導致脾臟虛弱。所以,想要祛濕,不能僅從壹個方面下手,還得健脾養胃。所以,紅豆薏米湯不僅僅只是壹道簡單的 養生 菜肴。要精心準備良好的食材,只有做法用法和食材全部準備齊全,才能算作祛濕健脾的上好補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