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保健 - 哪裏做的八大碗好吃?

哪裏做的八大碗好吃?

筆者知曉的八大碗有:被列為滿漢全席“下八珍”的滿漢全席八大碗、河北蔚縣八大碗、甘肅天水八大碗、滄州八大碗、徐州八大碗、滕州八大碗、布依八大碗、安徽八大碗、五臺山八大碗、清真八大碗、臨清八大碗、仙居八大碗、武邑八大碗等,其中很多只是聞名而未曾品嘗過,筆者翻閱資料得知八大碗的都具有悠久的 歷史 ,要說哪裏做的好吃,筆者真不敢下結論,只能說各地都有自己的而特色,且都很有講究。筆者就講些自己了解的吧。

1、清真八大碗

曾經在瀍河回族區曾品嘗過清真八大碗,因為伊斯蘭教提倡節儉的原因,和其他客觀自然條件的原因,清真八大碗相對顯的樸素些, 而且主要用於宴客上,因為好客的緣故,回族人民憑借自己的勤勞智慧創造了宴客的八大碗,包括燉牛肉、燉雜碎、胡蘿蔔、長山藥、海帶、醋溜白菜、粉條、丸子等,宴客是靈活搭配,上桌有八碗。記得小時候,因為整體的生活水平相對較低,當時吃宴席的時候,在每道菜的下面都會墊壹些胡蘿蔔,看起來滿滿的壹碗,不過記憶中的味道還是很不錯,有機會壹定會再去品嘗。

2、武邑八大碗

據資料顯示距今已經600多年的武邑八大碗,興起在永樂年間, 俗稱“扣碗”,葷素搭配適宜,口感各有不同,多用於婚喪嫁娶的宴席之上。

3、仙居八大碗

它是浙江仙居人民用來招待賓客的菜式,不僅有吉祥的寓意,而且還和著名的民間故事“八仙過海”神話故事有壹定的關系, 而且菜品名字與八仙相關,如上四碗分別是采荷蓮子、湘子海參、鐵拐敲肉、鐘離翻碗肉,下四碗分別是洞賓大魚、仙姑肉皮泡、國舅泡鱉、果老豆腐,聽起來就非常豐富,名字也真有意思!

Cola

湘西

八大碗分為好多的流派咱們在這裏只介紹壹下臨清八大碗。比如伊林居和鴻林飯莊的就不錯!

臨清八大碗已距今有七百多年的 歷史 是世代穆斯林人勤勞和文化的結晶清真八大碗包括燒肉、燉肉、圈巧閣、松花羊肉、清氽丸子、黃燜雞、黃燜肉、肉雜拌,是回族同胞結合當地飲食習慣而形成的獨具臨清特色的清真飯菜,是臨清回漢飲食文化融合的結晶。2007年5月被省烹飪協會評為山東名小吃

河南信陽

大概有軟炸蒸肉,清蒸排骨,粉蒸牛肉,蒸甲魚,夾沙肉,鹹燒白,蒸肘子,蒸渾雞,這8個菜裏面我比較喜歡吃鹹燒白,還有蒸肘子。

河南安陽民間席八大碗好吃。

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莊

安徽?亳州 十大碗

八大碗還得是農村地鍋柴火弄出來的好吃。農村人做的材料好,村裏屠戶現殺的肉,燒過無數次的大地鍋,加上八大碗必不可少的柴火,那出鍋以後味道兼職了,我恨不得天天去農村辦事兒的地方守著吃,弄上兩個剛出鍋的熱饅頭,腐鹵肉,小酥肉壹夾,完美。所以,吃八大碗還是找農家院或者農村人自家開的小飯館,那才是真地道。

百度百科八大碗不只有滿清八大碗、粗八大碗、細八大碗,它竟然還有地域分類,其中包括了:清真八大碗、正定八大碗、滕州八大碗、安徽八大碗、布依八大碗、臨清八大碗、五臺八大碗、萬山八大碗、武邑八大碗、徐州八大碗、合肥八大碗。

說真的,我壹開始只是感覺八大碗是壹種情懷類的 美食 ,因為隨著如今的生活越來越好,人們對於很多傳統的吃食已經越來越不在意,有很多傳統的 美食 就好比傳統的工藝文化,慢慢的已經不為人所知,所以我總願意找壹些有著 歷史 的 美食 來寫,沒想到這壹懷舊,好像……坑了自己。

所謂“八大碗”,源於流水席,傳統婚喪嫁娶,乃至社日等,都需聚眾而餐,這是與唱大戲同樣重要的民間慶典,由於場面、桌椅、碗筷等數量不夠,只好采取“隨來隨吃,吃完即走”的方式。

它可以說是中華 美食 中著名的宴席,根據粗細和地域不同有很多的劃分。但是,八大碗的 美食 不管怎麽變,唯壹不變的就是就餐的時候,講究每桌坐八個客人,每桌上八道菜,裝菜的八個大碗要擺成八角形。

八大碗在民俗中是指菜,“八”的數字也就限定了菜,根據八大碗在全國的民俗情況來看,它是限定了菜的數量不能少於八碗,而不是絕對的八碗;“大”是“海”,也就是很大的意思;“碗”特別指明了是“碗”,不管是“土碗”還是“瓷碗”、“陶碗”,但絕對不是“缽”,也不是“碟”。

盡管它是根據不同地域風俗而產生變化的,但還是有著相對穩定的菜譜,比如在豬八碗中必須每碗都有豬肉,羊八碗中必須每碗都有羊肉,而現如今流傳的每碗均有肉的八大碗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八大碗,傳統意義上的八大碗是葷素搭配得當,而並非壹色的葷菜。

像老北京民間的八大碗菜單,經過數百年磨合下來基本固定,即大碗三黃雞、大碗黃魚、大碗肘子、大碗丸子、大碗米粉肉、大碗扣肉、大碗松肉和大碗排骨。

在匱乏時代,這種吃法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沖淡了日常生活的無聊,但隨著生活改善,老北京八大碗漸行漸遠,壹度失傳,雖然現在也有商家將其恢復,但沒那個熱鬧勁兒,又都是葷菜,今天人還真不太能吃下去。

除了這種民間的八大碗,最為傳統的應該就要數這清代流傳出來的滿族八大碗:由雪裏蕻炒豆腐、蝦醬豆腐蛋、豬蹄子、灼田雞、小雞蘑菇燉粉條、年豬菜、椿魚和阿瑪尊肉組成。

這之中以阿瑪尊肉最具代表性,因著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時代流傳下來的,又被成為努爾哈赤金肉。《滿族簡史》記載,努爾哈赤統壹東北後建“堂子”,立竿祭天凡用兵及大事必祭《竹葉亭雜記》載祭用,必選擇其毛純黑無壹雜色者,其牲即於神前割之、烹之,可能這便是阿瑪尊肉的由來吧。不過在老北京除了滿族八大碗,還有所謂“清真八大碗”,自大廠傳入,即清燉羯羊肉、紅燒牦牛肉、清蒸香帶魚、酸辣湯裏脊、牛丸燒白菜、煙筍燜豆腐、壹品八寶飯等,它也有簡版,即燉牛肉、燉雜碎,胡蘿蔔、長山藥、海帶、醋溜白菜、粉條、丸子、炸豆腐等。

除此之外,按地域劃分還有不少其他的八大碗吃法:

如正定八大碗是方肉、酥肉、扣肘、肉丸子、豆腐(炸豆腐或白豆腐)、海帶、粉條和農家時令蔬菜等;

如紅河建水八大碗為條子肉、煨酥肉、筍絲、粉絲、膀、豆腐皮、黃悶排骨、滑肉片等;

如宣威八大碗為坨坨肉(紅或白)、酥肉特特(團的兒化音)、小炒肉、沙鍋煮火腿、菜豆花、韭菜根、白菜煮白豆腐或黃豆腐、淹菜拌粉絲等;

如徐州的“八大碗”就包含有酥魚條、虎皮蛋、糖肘子、白雞絲、八寶飯、燒滑脊、扣千子、清蒸雞等,都是用黑鐵鍋、木柴火的傳統方式烹飪。

八大碗的作法也有粗細之分,細八大碗指:溜魚片、燴蝦仁、全家福、桂花魚骨、燴滑魚、川肉絲、川大丸子、松肉等,;粗八大碗有:炒青蝦仁、燴雞絲、全燉蛋羹蟹黃、海參丸子、元寶肉、清湯雞、拆燴雞、家常燒鯉魚等。

總之,各地不盡相同,因時因地而異,難以壹壹點出來。 從這些菜名中,我們可以看出有葷有素,葷素搭配,甚至有的各占壹半,菜的原料也沒有定準,各樣都有,這就說明八大碗是民間風俗之菜,原本就是因時隨地拼合凸顯出來的菜,到後來才有了壹定的菜譜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