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徒生小時候的故事
1805年4月,壹個嬰兒出生在壹張由棺材板拼成的床上。他大聲啼哭著,仿佛抗議上帝將天使貶謫到人間。教士安慰惶恐的母親說:“小時候哭聲越大,長大後歌聲就越優美。”
果然許多年後,這個天使用夜鶯般的歌喉向全世界唱起歌兒了,即使是聖誕老人,也並不會比他更有名氣。他的名字,就是漢斯·克裏斯蒂安·安徒生。
安徒生出生於歐登塞城壹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從小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
為追求藝術,他14歲時只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17歲發表詩劇《阿爾芙索爾》,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
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安徒生文學生涯始於1822年的編寫劇本。進入大學後,創作日趨成熟。曾發表遊記和歌舞喜劇,出版詩集和詩劇。1833年出版長篇小說《即興詩人》,為他贏得國際聲譽,是他成人文學的代表作。
擴展資料:
愛情悲劇
安徒生在其童話世界中還講述了壹些執著追求愛情的悲劇。在這類作品中,愛情的悲劇性結局同樣被美的情感所充盈。在現實的人生中,向往愛情且苦苦追求而不可得,這無疑是壹種巨大的痛苦。這種痛苦於世俗的人生中,完全有可能轉化成種種“惡”的行徑,張揚出人性的負面行為。
然而在安徒生的世界裏.它們已被俏悄懸擱或淡化,取而代之的是人物善的行為、愛的執著、癡心和無私的奉獻。克努得(《柳樹下的夢》)在失戀的痛苦中壹想到他的致愛約翰妮便有壹種虔誠的感覺,而在這個苦盼愛情的失戀者的精神世界中,始終存活著他所愛戀的人,
因而當他懷著少男少女時產生的美好情感面對被戀人遺忘的現實時,他的夢中出現的仍是兒時約翰妮的身影和昔日的美好時光。而這個夢境使他感到這是他“生命中最甜蜜的壹個時刻”。善良的依蔔(《依蔔和小克裏斯汀》)為了給自己所愛的人以幸福,
寧可解除與戀人的婚約,甘願忍受情感上苦澀的煎熬。多年以後,這個曾經為了愛而犧牲愛的人又義不容辭地收留了他病死於破爛小屋的昔日戀人的遺孤,從此擔負起這個孤兒的父親和母親的職責。這裏,作者無疑是站在超越悲哀與歡樂的角度來觀照人間的悲劇,
盡顯出作品主人公那能超然於壹般情愛的那種偉大人格魅力,從而向讀者以上壹份被凈化了的愛情,盡展出真愛的迷人和偉大。作品無不使讀者感受到在被凈化的愛情之上,主人公那金子般的心在被金錢汙染過冷漠無比的社會中是那樣可貴,那樣令人贊佩。?
百度百科-安徒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