鱔魚的飼養方法具體是什麽
鱔魚是壹種魚類,要想獲得人工養殖黃鱔的成功和高產高效,首要壹條是要按照黃鱔生長的生態要求進行 飼養 。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鱔魚的具體飼養 方法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鱔魚的飼養方法
1 蓮藕塘的準備
面積 666.67~1 000.00m2,要求蓮藕塘底土質松軟、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在塘四周開挖圍溝,溝寬 1.5m,深 0.5m。圍溝上均勻建造 6 個集魚坑,每個集魚坑面積 10~15m2,深 0.5m。塘中開挖縱橫溝,溝寬 0.8m,深 0.4m,呈?井?字形,並 與圍溝和集魚坑相通。在溝、坑內設有竹筒、破瓦、磚塊等作魚巢,讓黃鱔、泥鰍隱蔽棲息。進、出水口在塘的對角設立。塘四周用高 1m 的聚乙烯網片圍住。在蓮藕發芽前,用生石灰 1 200kg/hm2 消毒。蓮藕栽培按常規進行,在 4 月前 種植 完。鱔種、鰍種放養前 10d,在溝、坑內施禽畜糞 3 750kg/hm2,註水深 30cm,培育生物飼料。池水的深淺可以養泥鰍為主來考慮。池水應適當深壹些,可以充分發揮水域生產潛能。在混養池內種植水草,水草支持黃鱔到水面呼吸,同時蓮藕可以為黃鱔和泥鰍防暑降溫,凈化水質,提供優良的棲息環境。
2 鱔種與鰍種放養
飼養品種和苗種都應選擇生長快的品種放養。由於目前我國黃鱔、泥鰍繁殖技術尚未完全達到批量生產水平,許多養殖者多用收購的野生苗種,這些苗種因暫養和運輸操作不科學,放養後的死亡率很高,給混養造成比例失調和數量不足,影響產量。購苗種時,應認真地考察和辨認,盡量采用人工繁殖的苗種。從 5 月上旬開始放養鱔種、鰍種,規格要求基本壹致。鱔種放養規格 32~40 尾/kg,放 1 200kg/hm2;鰍種規格 80 尾/kg,放 450kg/hm2。在高密度飼養時,可以減少黃鱔因缺氧造成的互相纏繞,預防?發燒病?。要求放養的鱔種、鰍種無傷無病,體質肥壯,放養前用 3%的食鹽水浸泡 5~8min。鱔種、鰍種來源有野外捕捉、市場購買和人工繁育 等。由於人工繁育鱔種、鰍種尚無生產性突破,目前成鱔、成鰍養殖的鱔種、鰍種主要是來源於野外捕捉的或市場采購,或是野外捕捉、市場購買和人工繁育三者結合。
3 飼料投餵
在黃鱔、泥鰍混養中,既要滿足它們***同的飼養要素,又要依據各自的生物學特性,采取相應 措施 ,發揮所長,做到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協調生長。在飼餵方面,可以以養黃鱔為主來考慮。黃鱔是壹種肉食性的魚類,對植物性的飼料如麥、菜餅等,只有在嚴重饑餓缺餌時,才吞食壹些。為了滿足黃鱔生命活動的需要,應投餵動物性飼料和全價配合飼料,少餵或不餵植物性飼料。同時,黃鱔吃飼料有壹定的固定性,改變飼料種類,黃鱔壹時難以適應而拒食,會影響其正常生長。因此,在混合飼養中,對飼料不應頻繁更換,以免造成大量飼料浪費,增加飼養成本。在集魚坑設置食臺,傍晚投餵。投餵量以次日清晨吃完不留殘餌為度。餌料主要是人工培育的蚯蚓,蚯蚓缺乏時,投餵蝌蚪、蠅蛆、螺螄肉、小雜魚等。泥鰍、黃鱔的排泄物在蓮藕塘中可以被蓮藕吸收,有益於蓮藕生長,同時蓮藕塘內的水質也得到凈化。黃鱔的食性極為頑強,只食鮮活餌料。壹般情況下,腐爛餌料、動物屍體還有水中的浮遊植物黃鱔都不食,但泥鰍能吃這些餌料,有?清道夫?的作用,可減輕殘餌對水體的汙染。因此,泥鰍吃鱔魚的殘餌、糞便及田中的天然餌料,不另投餌。同時,泥鰍的繁殖能力較強,在蓮藕塘黃鱔、泥鰍混養時,在繁殖季節成熟泥鰍繁殖的鰍苗、鰍種都可以作為黃鱔的優質飼料。
4 日常管理
每天巡視蓮藕塘,發現問題及時解決。蓮藕塘的水位以滿足蓮藕的生長為準,下雨註意及時排水,防止漫水跑魚;及時摘除蓮藕過多的浮葉和早生葉,保證蓮藕塘通風透光;夏季在田溝和集魚坑養水葫蘆等水生植物。在飼養期間,整個蓮藕塘保持微流水狀態;在蓮藕塘放養蟾蜍 450~600只/hm2,利用蟾蜍分泌蟾酥殺菌,防治黃鱔、泥鰍細菌性疾病,用潑灑生石灰和用豬血誘捕控制水蛭,防止傳病。泥鰍喜歡在水中上下竄動,能將塘底有害氣體(硫化氫等)帶到水的表層,逸散於空氣中,減少毒害作用;同時增加了上下水層的垂直流動,使下層水的氧氣得以提高。泥鰍可作為水體溶氧的指示生物。水體缺氧,泥鰍會頻繁地浮出水面,吸食空氣。可以根據這壹現象判斷水體是否缺氧。
5 收獲
7~8 月為青荷藕主要采收期。從 10 月初開始陸續起捕 黃鱔和泥鰍上市,至 11 月底捕完。枯荷藕可采至翌年 4 月底,結合翻土收蓮藕將黃鱔、泥鰍逐壹捕光。
鱔魚的生活習性
族群特征
鱔魚(3)黃鱔為熱帶及暖溫帶魚類,營底棲生活的魚類,適應能力強,在河道、湖泊、溝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日間喜在多腐植質淤泥中鉆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動,夜間出穴覓食。鰓不發達,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內壁表皮作為呼吸的輔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氣;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貧乏時,也能生存。出水後,只要保持皮膚潮濕,數日內亦不會死亡。黃鱔是以各種小動物為食的雜食性魚類,性貪,夏季攝食最為旺盛,寒冷季節可長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黃鱔壹般活動於春、夏、秋三季。喜棲息於池塘、小河、稻田埂邊的泥洞和石縫中。到冬天深居洞中冬眠。春
季,黃鱔經過壹冬的潛伏,體力消耗過大,需要大量進食,所以春季是釣黃鱔的大好時期。夏季,氣候炎熱,黃鱔紛紛出洞鉆在水草、石縫中、枯樹底下?乘涼?,也易釣。秋季,黃鱔開始迸洞,不易上鉤。[5]
黃鱔的體形較為特殊,它不是通常淡水魚類那樣的側扁形、紡錘形,而是前大後小的長蛇形身體。它的身體可分為頭部、軀幹部和尾部等三個部分
黃鱔生殖季節約在6-8月,在其個體發育中,具有雌雄性逆轉的特性,即從胚胎期到初次性成熟時都是雌性(即體長在35厘米以下的個體的生殖腺全為卵巢);產卵後卵巢逐漸變為精巢;體長在36-48厘米時,部分性逆轉,雌雄個體幾乎相等;成長至53厘米以上者則多為精巢。當年幼魚只能長到20厘米,2冬齡的雌魚才達成熟期,體長至少為34厘米。最大個體可達70厘米,重1.5公斤。黃鱔產卵在其穴居的洞口附近,產卵前口吐泡沫堆成巢,受精卵在泡沫中借助泡沫的浮力,在水面上發育,雌雄魚都有護巢的習性。
鱔魚形態(3)鱔魚的身體是圓筒形,適合穴居生活,對進出洞穴,減少摩擦十分有利。它真有點兒?隱士?氣度,沒有特殊的攻擊本領,也無強有力的防禦武器,惟壹的技能是?三十六計,逃為上計?。它既無腦鰭,又無腹鰭,就是背鰭和臀鰭也退化得僅留下壹點點皮褶,鱗片消失得肉眼都難看見。可是全身能分泌出非常油滑的粘液,不小心,它就能從妳手中溜之大吉。鱔魚身上的粘液,主要功能是:預防細菌、病菌侵染身體,減少疾病;阻止寄生動物植物的紀纏,有利成長;油頭滑面,有利於它在泥中通行無阻。
鱔魚胚胎發育到第壹次性成熟時為雌性,可是從第二次性成熟開始時它又變成雄性了。這就是說,黃鱔在壹生中既當媽又當爹。這種陰陽轉變過程,在生物學上稱為性逆轉。
魚類多用鰓呼吸的,可是鱔魚卻獨具壹格,它的鰓退化了,靠喉部的表面微細血管直接吸取空氣,所以我們要使鱔魚鮮活,必須使它保持潮濕,存放在陰涼地方。
懷孕的黃鱔在被蒸煮等面臨死亡威脅的時候,會本能地把肚子頂起,為保護自己的孩子做出最後努力!
棲息環境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中國除西部高原外,全國各水域均產此魚。國外達朝鮮西部、日本南部、菲律賓、爪哇及緬甸。
黃鱔廣泛分布於全國各地的湖泊、河流、水庫、池沼、溝渠等水體中。除西北高原地區外,各地區均有記錄,特別是珠江流域和長江流域,更是盛產黃鱔的地區。黃鱔在國外主要分布於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印度、日本、朝鮮也產黃鱔。
鱔魚飼養的要求壹、對於池塘的要求:
對於池塘,要求不高,但也不低,池塘宜東西向,避風向陽,水深1.0米~1.5米左右,光照條件好,無工業汙染,門前屋後塘和村心塘均可。網箱壹般設置於池塘避風向陽處,池塘水深1.5米,宜設在住宅附近,以便管理。
二、關於網箱
網箱,其實很簡單,制作方法很多,不要拘泥。可以自己做,便宜。介紹壹種:
用尼龍線(聚乙烯)無結節網片編成,大小根據需要而定,壹般為長方形網箱,規格3米H2米H1米或10米H3米H1.2米,四周用毛竹固定,露出水面30-40厘米,網目為10目~36目,生產中宜小不宜大。黃鱔有見孔就鉆的習性,如果網目偏大,黃鱔即使鉆不出,也不會輕易放棄,結果往往會卡傷頭部,影響吃食。同時,活餌易從網目遊走。為便於投餌,網箱蓋可用較大的網目。網箱上下綱繩直徑0.6厘米~0.8厘米,在網箱口上方壹周向裏伸出6厘米的寬檐,箱體入水70厘米,用樁柱支撐。
三、網箱擺放:
網箱內放30厘米左右厚的河泥,或網箱在鱔種入箱前5天~7天下水,以利於鱔種進箱前在箱的網片上形成壹道由絲狀藻類組成的生物膜,可避免鱔體摩擦受傷。網箱分布面不超過池塘總水面的60%,。依池塘形狀依次排列,網箱之間用毛竹搭架,便於投飼管理。箱內放革命草,占網箱面積的95%左右,水草頭不能高出箱口,防止鱔魚順著水草外逃。
四、投放苗種
鱔魚苗種為人工繁殖苗種或野生苗種。要體質健壯無外傷,體色鮮艷的。壹般規格在尾重25-100克/尾,每平方米水面投放100條,小的可投放150條,重量大約2.5公斤~5公斤。
放養時用3%的食鹽水浸洗消毒10分鐘。
放養時間是4-5月或7-8月。
按規格分箱投放,每只網箱鱔種要求規格壹致,以免差異太大而相互殘殺。
五、日常管理
壹是管水。鱔魚喜水質肥沃、溶氧充足的環境。壹般應保持10厘米~15厘米的水層。春季7天~10天換壹次水,夏季3天~5天換壹次水。保持網目暢通,網目堵塞後,網箱內外水體不能及時交換,則網箱內水體很快變壞,嚴重影響黃鱔的攝食和生長。
二是投飼,鱔種入箱後,3天內不可投餵,待其適應新環境後,可在傍晚投餌1次。飼料主要以小雜魚、蚯蚓、螺蜆、蚌肉等為主,以蚯蚓為最佳,也可餵水蚤、豆渣、菜籽餅、瓜果等人工配合飼料。投餵要定時,鱔魚晝伏夜出,在下午6時~8時投飼為宜。鱔魚在水溫15℃~32℃時攝食旺盛,低於10℃時停止攝食。日投飼量為鱔魚體重的6%~8%。如投飼過量,應撈除殘剩飼料,保持水質清潔。投餵時間分上午8-9時和下午3-4時二次。
三是防止黃鱔逃跑。經常檢查網箱接口是否牢固,是否有鼠害。
四是飼養過程中在網箱內投入水花生,其覆蓋面占網箱面積的80%左右,這樣既能凈化水質,又能為黃鱔提供隱蔽歇息場所,有利於黃鱔生長。移植水花生時最好去根洗凈後放在5%的食鹽水中浸泡10分鐘左右,以防止螞蝗等有害生物隨草帶入箱中。定期撈取水花生,防止水花生生長過旺,長出箱體,在雨天引起逃鱔現象。
六、疾病防治
種苗在入箱前要嚴格消毒,特別是在黃鱔易發病的7月份~9月份,每20天用1ppm漂白粉全箱潑灑,發現病鱔及時隔離。黃鱔出現拒食,及時減少投餵量,防止壹次投餵過多而引發腸炎。發現病害,及時對癥下藥,盡量減少損失。
七、越冬管理
水溫在15℃以下時鱔魚基本停止攝食,在10℃以下進入冬眠狀態。因此,在秋初水溫適宜時應加強營養,增強黃鱔體質,以備越冬能量消耗,即加大餌料投餵量,及時補充保肝利膽、促消化的藥物和復合維生素,以增強其機體抗應激能力。當水溫降至15℃時應著手準備黃鱔越冬。具體方法:撈出水葫蘆等水生植物,在網箱底部鋪上20厘米厚經暴曬消毒且含有機質較多的偏堿性泥土,然後將經過消毒處理的當年稻草放入網箱,厚度為40~50厘米。這樣,當氣溫較低時黃鱔便鉆入網底泥中,當氣溫上升時黃鱔便鉆入稻草中,或在稻草表面曬太陽。在越冬期,網箱水體應少交換,以免水溫太低凍傷黃鱔。
猜妳喜歡:
1. 鱔魚烹飪方法
2. 黃鱔的營養價值及功效和作用
3. 蓮藕塘黃鱔與泥鰍混養技術
4. 人工飼養的娃娃魚怎麽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