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及笄之年是多少歲
及笄,亦作“既笄”。古代女子滿15周歲結發,用笄貫之,因稱女子滿15周歲為及笄。也指已到了結婚的年齡,如“年已及笄”。
語出《禮記·內則》“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笄”,謂結發而用笄貫之,鄭玄註:“謂應年許嫁者。女子許嫁,笄而字之,其未許嫁,二十則笄。”
譯文:古時女子十五歲時許配的,當年就束發戴上簪子;未許配的,二十歲時束發戴上簪子。
《禮記·內則》為《禮記》的第12篇。《禮記·內則》等篇可以作為反映周代歷史的文獻資料來研究周代的婦女地位。商周婦女地位的比較可以說明,從周代開始,婦女地位開始發生較大的變化。
擴展資料
中國古代年齡稱謂
1、0歲
度:小兒初生之時。
赤子、繈褓:未滿周歲的嬰兒。
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2、1歲
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如牙牙學語,因亦指小孩開始學話。
3、2歲
孩提:指1-3歲的幼兒。也有寫作“孩提包”或“提孩”的。
4、8歲
總角:古代幼童把垂發紮成兩結於頭頂把頭發紮成髻,形狀如角,因而也用“總角”來代指人的幼童階段。借指幼年。
5、始齔、髫年:女孩七歲。
始齔、齠年:男孩八歲。說明:根據生理狀況,男孩八歲、女孩七歲換牙,脫去乳齒,長出恒牙,這時叫“齔”,“齠年”或“髫年”。
6、9歲
九齡:為9歲。
黃口:十歲以下。
指數之年:兒童九歲。
7、10歲
幼學:十歲。因為古代文字無標點,人們就截取“幼學”二字作為十歲代稱。
外傅之年:兒童十歲。
8、12歲
金釵之年:女孩十二歲。
9、13歲
豆蔻:指女子十三歲。豆蔻是十三四歲至十五六歲。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歲。
10、15歲
及笄:笄[jī],本來是指古代束發用的簪子。古代女子壹般到15歲以後,就把頭發盤起來,並用簪子綰住,表示已經成年。“及笄”即年滿15歲的女子。
舞象之年:少年十五至二十歲。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歲。鄭玄:“成童,十五以上”。
11、16歲
二八:為16歲。
破瓜、碧玉年華——女子十六歲。古文人把瓜拆分為兩個八字以紀年。
12、20歲
加冠:指二十歲。古時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加冠:指男子二十歲
結發:束發,紮結頭發,古人男20歲束發而冠,女子15歲束發而笄,表示成年。男女成年的標誌分別為“加冠”、“加笄”。
弱冠:古人二十歲行冠禮,以示成年,但體猶未壯,故稱“弱冠”。指剛成年。指二十歲。
弱冠:古代男子20歲叫作“弱”,這時就要行“冠禮”,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弱冠”即年滿20歲的男子。後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紀。弱冠是男子二十歲。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13、24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搜狗百科-及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