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永順土司城遺址的靈溪邊城
清澈的靈溪河自北而來,如同壹條飄逸的玉帶。碧綠如絲般的靈溪河畔,有“五溪之巨鎮”、“郁郁乎百裏之邊城”——老司城。據《永順縣誌》載,老司城簡稱“司城”,也稱福石城,是歷代湘西土家族政治文化中心。從南宋紹興五年(1135 年)到清雍正四年(1727年),老司城為永順土司政權的司治所在地,湘西土家族的政治、軍事、經濟和文化中心。歷經23代土司們的不斷精心營造,有過近800年輝煌鼎盛的歷史。
老司城建在地勢極峻峭的山地之上,依山傍水,與外界溝通的唯壹通道是靈溪河上的木橋,易守難攻,實現了自然地形與軍事防禦的完美融合。在長達800年的歲月裏,老司城壹直是壹個孤獨而逍遙的城池。這得益於中國古代特殊的政治制度土司制度——歷代封建王朝通過分封少數民族地方世襲首領、統治當地百姓。土司王除了承擔貢賦和征徭,壹切軍政事務皆由其自治。土司王朝執行“蠻不出洞,漢不入境”的禁令,土司王由家族世襲,父子或嫡兄弟相傳。無論中央王朝如何改天換日,老司城中的土司王始終過著華美日子。正如清代文人彭施鐸《竹枝詞》所描述的:“福石城中錦作窩,土王宮畔水生波,紅燈萬點人千疊,壹片纏綿擺手歌。”
老司城分內羅城和外羅城,擁有東南西北四城門,城內鵝卵石嵌砌路面,八街九巷縱橫交錯。不僅有金鑾殿、紫金山陵園等諸多建築,還建立有土司享樂的涼洞、熱洞和遍布地下的密室甬道。鼎盛時期,老司城人戶稠密,故史書有“城內三千戶,城外八百家”的記載。隨著“改土歸流”的巨變,歲月的流逝,司城雖然失去了昔日輝煌壯觀的風貌,但祖師殿、玉皇閣、雄獅報鐘、德政石碑、翼南牌坊等建築依然風韻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