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由來是30個字。
春秋時期,晉文公的朝臣在他遇到困難時,會割肉充饑。後來文公當了春秋第5任霸王,隱居深山,不願被養。
文公找他的時候,放了火燒山,但是他寧死也不出來。後來在他的枯樹裏,發現了他留下的壹首詩,主要是勸文公老實。最後壹句是這樣的:“清明再來清明”。因此,那壹天被定為清明節,全國都吃寒食。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在仲春和春末之交。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壹,是掃墓祭祖的日子。
清明節原意為掃墓日,民國政府於1935年春分後15天定為國定假日,也稱全國掃墓節。清明節、端午節、春節和中秋節並稱為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祭祖和踏青是清明節習俗的兩大主題。這兩個傳統的風俗習慣主題在中國傳承了幾千年,從未間斷。
2006年5月,清明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根據陽歷,清明節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作為二十四節氣之壹,始於周朝,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作為節氣,清明節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清明時節,氣溫回升,正是春耕春種的好時節。所以有“清明前後,點瓜種豆”“種樹不如清明”等農業諺語,可見清明節在指導農事上的重要意義和價值。
隨著農業生產方式的現代化,清明節作為農業節氣的影響力逐漸減弱。如今,清明節是紀念祖先的節日。掃墓、孝道、追憶、郊遊成為節日的基本主題,也是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需要發揚光大的文化內核,是節日的核心價值。
清明節是唯壹具有節氣和節日雙重屬性的傳統節日。它是幾乎所有春節的組合和升華,也是文化內涵豐富的傳統節日之壹。
擴展數據:
歷史淵源
清明節歷史悠久,起源於古代的春節,春秋節自古有之。古代枝枝歷的確立為節日提供了決定性的條件,祖先信仰和祭祀文化是清明節形成的重要因素。
清明有兩個內涵:節氣和節日。清明節氣從時間和氣象物候上為清明節習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條件。清明節是古代幹支歷法中二十四節氣之壹。這裏生機勃勃,氣溫回升,萬物幹凈整潔,大地呈現出春意盎然的景象,正是郊外踏青(春遊)、清明掃墓的好時節。
清明節將節氣與民俗相結合,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統壹。清明禮俗文化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先民追求“天、地、人”和諧,註重順應天時地利人和,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
“天人合壹”的傳統觀念在清明節得到了生動的體現。清明節經過歷史的發展演變,融合了寒食節和上巳節的習俗,將多種民俗融為壹體,具有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祭祖節日,屬於壹個緬懷祖先、弘揚孝道、慎終追遠的傳統文化節日。清明節體現了民族精神,傳承了中華文明的祭祀文化,表達了人們尊敬祖先、孝敬祖先的道德情懷。
百度百科-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