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蟄民間風俗有哪些
驚蟄民間風俗有蒙鼓皮、“打小人”驅趕黴運、祭白虎化解是非。
1、蒙鼓皮
驚蟄,是雷聲引起的。雷神作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古人想象雷神是位鳥嘴人身,長了翅膀的大神,壹手持錘,壹手連擊環繞周身的許多天鼓,發出隆隆的雷聲,來震動人間,所以過去有驚蟄日祭祀雷神的習俗。驚蟄這天,天庭有雷神擊天鼓,人間也利用這個時機來蒙鼓皮。
2、“打小人”驅趕黴運
驚蟄象征二月份的開始,平地壹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
所以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3、祭白虎化解是非
在廣東壹帶民間有在驚蟄“祭白虎化解是非”的習俗。據稱白虎為口舌之神,每年會在這天出來覓食,開口傷人。
所謂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紙繪制的白老虎,紙老虎壹般為黃色黑斑紋,口角畫有壹對獠牙。拜祭時,需以肥豬血餵之,使其吃飽後不再出口傷人,繼而以生豬肉抹在紙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滿油水,不能張口說人是非。
節氣特點
驚蟄驚蟄,是24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於每年公歷3月5日或6日交節。驚蟄的意思是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實際上,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大地回春,天氣變暖才是使它們結束冬眠,“驚而出走”的原因。
驚蟄時節,各種蟄蟲有感因此開始活動,春雷乍動、雨水增多、氣溫回升,萬物生機盎然,是萬物生長的好時光,該種的農作物都可以開始種了。驚蟄後氣溫回升較快,長江中下遊以南大部地區已漸有春雷;而華北西北部除了個別年份以外,壹般要到清明才有雷聲。
作為全年氣溫回升最快的節氣,除東北地區、西北地區仍是銀妝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升至0℃以上,華北地區日平均氣溫為3至6℃,沿江江南地區為8℃以上。
而西南地區和華南地區已達10至15℃以上,早已是壹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時數也有了明顯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