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春節,中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
春節和年這兩個概念的原意來自農業。在古代,人們把山谷的生長周期稱為“年”。Hebe:“年,五谷熟。”。夏商時期,夏歷產生,以月亮的圓缺為月,壹年分為十二個月。每個月,看不到月亮的那壹天為新月,正月初壹稱為壹年的開始,也稱為年。年號始於周朝,正式定於西漢,延續至今。然而,古代把正月初壹叫做“大年初壹”。直到近代中國辛亥革命勝利,為了順應農時,便於統計,南京臨時政府規定民間使用夏歷,機關、廠礦、學校、團體實行陽歷,陽歷1月1日為元旦,農歷正月1日為春節。
◎沈璐生日(1月5日):
在元月的第五天,“路透神”是吳帝信仰的財神。習慣上以這壹天為他的生日,在陽光下迎接他,頗為壯觀。
“路頭”又叫“五路神”。據說元末有五路神,為抵禦外敵入侵而死,所以人們把他當神崇拜,稱他為“五路神”。但這個“五路神”似乎和作為財神的“五路神”沒有任何關系。或者說“五路神”其實就是“五路神”或者說“五路神”。康熙年間唐彬毀了方上的吳彤廟後,百姓不敢拜“五路神”,就改名叫“路頭”拜了。壹般這種“路頭”被視為古代五祭中的“走神”,所謂五路也是東西南北;財貨都是順著路走的,所以人們把走路當成財神,願意供奉祭品,希望它能招財或者在出行時獲利。古人外出旅遊,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是“祖道”的習俗;吳俗遇路頭,祭祀的也是路神,而這個路神因為商業的發展和商品流通的加劇而成為財神。財富和貨物往來於水陸之間,人們直覺地認為道路支配著黑暗中的財富和貨物。
都說越早遇到路頭越好。妳收到的第壹個就是真神,特別有效,所以叫“搶道頭”。有的地方壹月初四真的是“搶道”,成了風俗。既然路神不再是旅途的保護神,人們出行也不再犧牲它。
至於在元月初五拜路神,並以這壹天為生日的人,就是五路神的“五”與初五的“五”有關的原因。北方在這壹天祭祀“五貧”也是如此。在第壹個月,而不是其他月份,這是壹個新年的氣氛。吉祥,財源廣進,財運五方並進。
◎元宵節(正月十五):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始於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元宵節觀賞始於東方漢明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他聽說正月十五,和尚們觀舍利子,點燈拜佛,讓所有的士紳和老百姓都掛燈。後來,這個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漢文帝時,曾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在創制《太初歷法》時,就已經把元宵節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
另壹種說法是,元宵節燃燈的習俗源於道教的“三元論”;正月十五是上元節,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十月十五是夏媛節。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別是天、地、人,天官高興,元宵節要點燈。
元宵節的節日和習俗活動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延伸和擴大。就節日的長短而言,漢代只有壹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在明朝,從八月初八開始點燈,壹直到正月十七晚上,壹共十天。與春節相連,白天是城市,熱鬧非凡,晚上燈火通明,蔚為壯觀。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燈光,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到了清代,更有舞龍、舞獅、旱船、踩高蹺、跳秧歌等“百戲”,但節期縮短為四至五天。
◎元宵節(正月二十五):
正月二十五,俗稱“灌谷節”,是漢族人在新的壹年裏象征豐收的節日。
“填倉節”因“填”與“天”諧音,又叫“天倉節”,哮天有兩種倉。農歷正月二十是哮天蒼,正月二十五是老天蒼,這是壹個傳統的民間節日。有人說天倉節是祭星的日子,也有人說是祭地或磨神。
所謂倉填,就是把谷倉填起來。這壹天的黎明,家家戶戶都在自家的院子或打谷場上,用篩過的炒菜灰,把大小不壹的糧庫的形狀提取出來,放壹些五谷雜糧進去,象征豐收。民間傳說,正月二十五填倉是為了紀念壹位善良的無名倉官。
◎第壹個月灰暗:
農歷每個月的最後壹天稱為黑暗日,這壹天沒有月亮。正月這壹天,我們的祖先特別重視,壹直把它當作壹個節日,稱為“黑暗節”或“正月黑暗日”。在唐代,正月的黑暗日也與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壹起被稱為“三陵節”,成為壹個盛大的節日。在三季節期間,學者和婦女劃船遊玩,並在海濱舉行盛大的宴會。皇帝還獎勵大臣,與數百名官員同樂。
農歷正月也與“送窮”習俗密切相關。送窮的習俗起源於關於“窮神”(即窮鬼)的傳說。《四季寶藏》記載:“萊文之子衣好衣壞,死於正月之黑。天下弄亂棄破爛是願,脫貧也是日。”萊文的家人,傳說中炎黃聯盟的首領顓頊在《文宗北文》中說:“從前宮裏生了壹個兒子,衣服做不完,就和他壹起做新衣。即裂被火穿,宮中等大小差。後來正月黑天死了,被宮人埋了。都說‘我今天要送壹個窮孩子’。”
◎中和節(二月初壹):
二月的第壹天是中和節,這個節日是唐朝設立的,有確切的記載,後來不復存在。但是人們仍然在二月慶祝新月,這是太陽的生日。民間認為,農歷二月初壹是孫的生日,他是太陽神,相對於月神太陰,也被稱為炎火帝君。出於對太陽神的崇拜和農業生產的需要,人們祭祀太陽星王。這壹習俗起源於古代,當時有國家儀式在春分崇拜太陽,在秋分崇拜月亮。太陽餅,也叫“太陽雞餅”,壹般用來祭祀太陽邢俊,因為據說太陽底下有公雞(或烏鴉)。祭祀太陽的習俗在清代尤為盛行,曬餅也就成了壹個節日。
春季俱樂部日:
春天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代沒有固定的日期,先秦兩漢魏晉選擇的日期不同。自宋代以來,立春後的第五天被視為社交日。
春節在農歷二月的第壹天,向土地神獻祭並祈求豐收。人們習慣喝中和酒和宜春酒,說它能治耳疾,所以人們也稱它為“治聾酒”。宋代的李在壹首詩中寫道:“社會人今天沒心情,要壹瓶酒給聾子。心煩意亂的玉堂會想過去,模模糊糊地巡視到三堂。”
◎春節(二月初二):
民間傳說,每逢農歷二月初二,就是主管天上性的龍王擡頭的日子。從那以後,雨水會逐漸增多。因此,這壹天被稱為“春節”。中國北方廣為流傳“二月二,龍擡頭;大倉滿,小倉流。”民間諺語。
◎花節:
花節也叫“摘菜節”。漢族傳統節日。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它在農歷二月初二舉行,10月12日和15日也有元宵節。節日期間,人們壹起去郊外賞花,稱為“郊遊”,姑娘們剪五色紙,貼在花枝上,稱為“賞紅”。各地還有“放獅花”、“放神燈”等習俗。
◎寒食節:
至日入冬後壹百零五天,清明節前壹兩天。傳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春秋。
◎清明: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始於周朝,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首先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節氣。清明節壹到,氣溫回升,正是春耕春種的好季節。所以有“清明前後種瓜豆”的說法。農業諺語“植樹不如清明”。後來隨著清明和寒食的日子臨近,寒食是人們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地,寒食和清明合二為壹,寒食成為清明的別稱,也成為清明時期的習俗。清明節,不搬煙火,只吃冷食。
◎上巳節(三月初三):
上巳節是中國壹個古老的傳統節日,俗稱三月三。漢代以前定為三月初三,後來定為夏歷三月初三。“上思”最早出現在漢初的文獻中。《李周》鄭玄註:“老時被除,今三月如水。”據記載,上巳節流行於春秋時期。上巳節是古代最重要的節日。《論語》:“晚春者,已完春裝,冠五六人,童子六七人。他們沐浴在七種解釋中,風舞著歌唱著歸來。”寫的是當時的情況。
古代上思節活動:
除了洗澡,修的事。
流水是文人在水邊宴飲吟詩作賦的節日。最著名的是王羲之蘭亭之會。
祭祀高青,管理婚姻和生育的神。
春遊是青年男女談戀愛的大好機會,而此時,他們會情不自禁地發生關系。近代未絕,載於《好縣治》。
宋代以後,上巳節的習俗逐漸式微。
長夏節:
長夏節在夏天。古代有“長夏日,南郊迎夏,祭祝融,赤帝”的儀式。在現代,有壹個習慣,就是品嘗新鮮事物,權衡人。這壹天,人們在火上烤熟的小麥和大麥穗,享受新麥的新鮮。或者用秤稱人來祈禱。在漫長的夏季節日,禁止人們坐在門檻上。很多人也習慣在夏天用陰雲密布的眼光來衡量壹年的收成,認為長夏下雨的時候最好下雨,否則就是“長夏不下雨,幹到麥收”,“長夏不下雨,犁頭高掛”。
◎端午節(五月初五):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端午節,是中國人民古老的傳統節日之壹。端午節也叫端午和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時節、崇武節、五月節、玉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拉節、詩人節、龍舟節等。雖然名字不同,但總體來說,各地人民的風俗是相似多於不同的。
慶祝端午節是中國人兩千多年來的傳統習慣。由於地域遼闊,民族眾多,故事傳說眾多,不僅產生了許多不同的節日名稱,而且各地也有不同的習俗。其內容主要有:女兒回娘家,掛鐘馗像,迎鬼船,下午藏,下午粘樹葉,掛菖蒲和艾草,百病遊,戴香囊,備祭祀碗,賽龍舟,競賽,擊球,蕩秋千,給孩子塗公黃,喝雄黃酒,菖蒲酒,吃毒餅,鹹蛋,粽子,時令鮮果。有些活動,如賽龍舟,取得了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和地域的界限,成為國際體育賽事。
夏季至日節:
夏季至日在農歷的天幕後15天,此時日照最長到最後,北半球白天越來越短。夏季至日是農歷中最長的壹天。在夏天的至日,河南人吃涼面來慶祝,俗稱“冬天的至日餃子,夏天的至日面條”。夏季至日節在漢朝就已經存在,宋朝的官員仍然有三天假期。
◎雨節(5月13日):
5月13日是雨節,又稱雨節、竹醉日。傳說它是黃帝的生日。山東民間傳說也說是關大師磨刀的日子。根據鄄城的傳說,這壹天是關公獨自去開會的日子,他必須在去開會之前磨刀。梁山傳說在這壹天,“關公磨刀霍霍,砍死了小妖”。據臨沂傳說,這壹天壹般會有雷聲,是關大師磨刀的聲音。淄川傳說:“五月十三日,關大師磨刀霍霍,殺了許三。”磨刀不誤砍柴工,所以會下雨。這壹天經常下雨,所以民謠唱道:“幹旱不會持續到5月13日。”
人們認為,如果5月13日不下雨,太陽像火壹樣,那壹定是幹旱的壹年。在過去,祈雨儀式經常在壹些地區舉行,尤其是在運城。從運城到知縣,下至百姓,都要參加祈雨儀式。據縣誌記載,自明代以來,已有數十個縣求雨。民間祈雨的形式多種多樣,主要是求王、求佛、求關大師顯靈。民間把宋朝因不滿賈思道施政而死的謝旭尊奉為國王。據說他出生時關心百姓疾苦,死後百姓對他有求必應。請國王出現的儀式非常獨特。人們把壹條小蛇放在蓋著黃表紙的盤子裏,放在棚裏,然後燒香燒紙磕頭祈禱。請關公出鏡的儀式復雜而常見。把關帝的雕像移到烈日下曬壹段時間,然後用水把雕像弄濕。如果雕像太大,搬不動,就換成“掃佛”之類的活動。
◎龍舟節(5月20日):
夏歷的五月二十日是端午節。現在普遍認為這是毛南族和畬族的節日,但其實中華民族的龍舟節才是真正的源頭。據考證,龍舟節起源於古代祈雨的方式——舞蹈。“李周?吳四:“如果國家幹旱,妳會變得英俊並跳舞。“論語?進階:“風如舞”。古人相信玉鳥可以預測下雨。頭戴青鳥羽毛制成的羽冠,是壹種召喚東方七夜組成的龍迎接雷雨到來的巫術。
《左傳》雲:“龍見雨”。這裏的“龍”是東方七家酒店組成的“龍”。《左傳》:“三年築之月,黑龍留之身,依稀見東方,萬物始旺,待雨大,故祭天遠不如百谷祈雨。”龍星消失至少花了三個月,正是播種前後田地急需雨水的季節。龍離別節大概與古代龍星出現前後“跳舞”的習俗有關。民間相信在這壹天,曾經生活在壹起的五條龍會分開,主面會是晴天和雨天。如果這壹天不下雨,人們就會考慮是否有必要祈雨。這個節日在宋代就有了,人們認為如果第二天下雨,就會有很多水。民間有句俗話,龍需20分鐘,雨需21天,石縫裏有米。江南地區有在這壹天練習救火的習俗。
龍舟節復興最重要的事情是整理和保存民間巫術舞蹈和其他儀式。“有五六個狀元,六七個孩子,洗澡,跳舞,歸來。”《論語》中的這段記述,顯示了中國歷代巫術民俗的繁榮與豐富。建議政府積極發掘整理炎帝舞、商鞅舞等中國經典儺舞為民作為端午節的民俗展示活動。
◎天堂日(6月6日):
天堂日起源於宋真宗的趙恒。某年六月六日,他聲稱上天給了他壹本天書,於是決定天為天日,還在泰山腳下的戴寺修建了壹座宏偉的天壇。
雖然天恩節的民間活動已逐漸被人們遺忘,但在壹些地方仍有殘余。江蘇省東臺縣的人們在今天早上互相祝賀,並吃壹種由面粉混合糖和油制成的餅屑。有句話叫“六月六,吃餅屑長肉”。還有俗語“六月六,家家曬紅綠”。“紅綠”是指各種顏色鮮艷的衣服。這句諺語的最後壹句,又叫“家家曬壹件龍袍”,在揚州的解釋是,說乾隆皇帝在去揚州的路上,遇上了壹場大雨,外衣濕了,很難借人的衣服來替換,只好等雨過天晴,把濕衣服曬幹了再穿。這壹天恰好是六月六,所以叫“曬龍袍”。江南壹帶,黃梅天之後,藏在箱底的衣服容易發黴。拿出來曬幹,以免發黴。另外,還有壹個關於給貓狗洗澡的有趣故事,叫做“六月六,貓狗共浴”。
六月六也是佛寺的節日,稱為“轉經節”。傳說唐僧西天取經回來,不小心把所有經書都扔到海裏,撈起曬幹才保存下來。所以廟裏的佛經也在這壹天被檢查曝光。
六月六號,拜托阿姨了。過去,在農歷六月初六,農村習俗邀請已婚女孩,無論老少,都要好好接待,然後再送她們回去,所以這壹天也被稱為“阿姨節”。
◎觀荷節(6月24日):
夏歷6月24日是觀蓮節(2006年7月19日),是荷花的生日。在水鄉澤國的江南地區,這壹天是全家賞蓮、觀蓮的盛大民俗節日。泛舟賞荷世代流傳,已成為漢族最美最浪漫的節日之壹。
◎七夕(七月初七):
七夕乞巧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中記載“漢代女子常在樓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人皆之”,這是我們所見古代文獻中最早的乞巧記錄。在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女性的乞巧被反復提及。唐代王鑒寫了壹首“群星璀璨明珠,宮娥忙乞機巧”的詩。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太宗和妃嬪每次七夕在清宮設宴,宮女們都以自己的巧思乞求。這壹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相傳。
宋元之際,洽橋頗為宏大,京城也有專賣洽橋物品的市場,被世人稱為洽橋城。宋和的系列《談醉翁》說:“七夕,盤樓買賣噱頭。從七月壹日車馬吞,到七夕節前三日,不準車馬通行,壹次又壹次停駛,直到夜裏才得到。”在這裏,我們可以從向喬奇購買喬奇物品的盛況中推斷出當時喬奇節的熱鬧景象。人們從七月初壹就開始購買討聰明的物品,討聰明的市場裏車水馬龍,人來人往。到了七夕的時候,乞巧市場已經變成了人山人海,仿佛是最大的節日——春節,可見乞巧節是古人最喜歡的節日之壹。
◎中秋節(7月15日):
農歷七月十五是中秋節,在壹些地方通常被稱為鬼節和石鼓。
“鬼節”,俗稱“七月半”(部分地區為十三或十四)。據說死去的祖先在七月初被閻放了半個月,所以有七月初接祖,七月末送別的習俗。送祖宗的時候,燒了很多紙錢,供“祖宗享用”。同時,把錢紙放在壹個紙信封裏,上面寫著主人的名字,在祭祀的時候燒掉,這就是所謂的“燒包”。年內死亡的燒新包,壹年以上死亡的燒舊包。
◎藏歷節(7月30日):
農歷七月三十日是壹個叫“地藏節”的宗教節日。
釋迦牟尼死後,彌勒佛誕生之前,地藏是世間眾生賴以拯救苦難的菩薩。地藏王曾經立誓普渡後成佛,所以經常出現在人、天堂、地獄幫助他們受苦。壹些佛教書籍說,地藏王是閻羅王的化身,他是幽冥的主人,有壹張善良的臉。
以前到處都有供奉西藏王的寺廟,每年7月30日,善男信女都會去祭拜。特別是南京的梁青,據說是西藏菩薩修行的地方。月初以來,燒香的信眾絡繹不絕,尤其是25日以後。梁青上上下下遊客很多,到處都是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種各樣,直到月底才停香,稱為“蓋山門”。
◎中醫日(八月初壹):
八月初壹,宋朝認為藥日是祭祀黃帝和齊伯的日子。傳說黃帝請教齊伯,天下有醫書,後來以為是神。早在南北朝時期,民間就有采露明目曬太陽的習俗,於是天藥之日就來了。這壹天,山東民間也有天烤的習俗。早期用露珠和朱砂,後期用露珠研墨,點小兒額頭或乳房,多用於魯北、膠東壹帶。有的老太太天不亮就去地裏采草尖上的露水,中午用調好的墨水磨成汁,然後用筷子沾孩子們的心和周圍,稱為“點白冰”。在臨朐地區,八月采摘的豆樹露被儲存起來。據說這是龍的汗水,用來做飯可以治百病。當地還有用這種露水和老桃葉做桃葉膏的習俗。清晨(日出前),用幹凈的布從豆田裏收集露水,把露水和老桃葉壹起放在鍋裏,用破布鞋底作燃料把桃葉熬成汁,去渣,再把桃葉熬成稠糊。這是桃葉膏。葉濤軟膏對治療腹部積滯非常有效。沂南有摘馬齒莧的習俗。據說這壹天采摘的馬齒莧可以治痢疾。
濟南農村在這壹天吃小米,稱為“來鳳餅米”,魯西北稱為“來鳳餅”,陽新壹帶還供奉餅祭田,祈求豐年。正如壹句農民的諺語所說,“八月初壹落下壹會兒,
旱情將於明年5月結束。“這意味著如果今天下雨,來年將會出現春旱。
◎中秋節(8月15日):
中秋節有著悠久的歷史。像其他傳統節日壹樣,它發展緩慢。古代皇帝有壹套祭祀制度,春天祭祀太陽,秋天祭祀月亮。早在李周,“中秋節”壹詞就有了記錄。後來貴族學者紛紛效仿。中秋節時,他們觀賞並崇拜天上又亮又圓的月亮,寄托感情。這種習俗流傳到民間,形成了壹種傳統活動。直到唐代,這種拜月習俗才更加受到重視,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唐太宗紀記載“八月十五中秋”,流行於宋代。到了明清時期,它和元旦壹樣有名,成為中國的主要節日之壹。
中秋節的傳說非常豐富,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砸藥等神話故事廣為流傳。
◎重陽(九月初九):
重陽節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楚辭中就有提及。屈原《征途》寫道:“集重陽入帝宮,十日後始見清都。”這裏的“重陽節”指的是天空,不僅僅是節日。三國時魏文帝曹丕寫的《九天·鐘繇》中,明確寫道重陽節:“年至月,九月九日忽又至。九為陽數,日月相合。是眾所周知的,認為適合長久,所以是盛宴。”
晉代學者陶淵明在《閑散九日》詩的序中說:“我閑散,愛九之名。秋菊滿園,卻又惆悵,空為九華,惜字如金。”這裏同時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晉時期,重陽節就有飲酒賞菊的習俗了。到了唐代,重陽被正式定為民間節日。
在明朝,九月重陽節,宮裏會壹起吃花糕慶祝,皇帝也會親自爬萬歲山慶祝自己的秋誌。這種習俗壹直流傳到清朝。
◎祭祖節(十月初壹):
十月的第壹天,稱為“十月王朝”,又稱“祭祖節”。
自古以來,中國就有在新的收獲季節祭祀祖先的習俗,以示孝順和不忘自己的根。因此,人們也在十月的第壹天祭祀祖先小米。十月初壹祭祖,包括家族祭和墓祭,南北方都有。今天,在長江以南的許多地區,還有在十月初壹給新墳獻祭的習俗。
十月初壹也是入冬的第壹天,之後氣候漸冷。人們害怕祖先在陰間的靈魂缺衣少服。因此,除了食物、香燭、紙錢等壹般供品外,還有壹種不可或缺的供品——葬服。祭祀時,人們將鬼衣焚化給祖先,稱為“送寒衣”。因此,十月的第壹天,也被稱為“燒衣節”
後來有些地方“燒寒衣”的習俗有了壹些變化。不是燒冷衣服,是“燒包袱”。人們把很多紙封在壹個紙袋裏,寫上收信人和寄信人的名字以及他們對應的名字。這叫“包袱”。有寒衣之名,無寒衣之實。人們認為黑社會和死人壹樣,可以用錢買到很多東西。
◎下元節(10月15日):
農歷十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也被稱為“夏媛節”和“夏媛節”。下元節的起源與道教有關。道教官員有三種,即天官、地方官、水官和天佑民。當地官員寬恕罪過,水利官員解除厄立特裏亞。這三位官員的出生日期分別是農歷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稱為上元節、中元節和夏媛節。下元節是水官釋放厄谷皇帝的日子,稱為節。據調查,水官記載天庭釋放厄為民。《中華風俗誌》也記載:“十月為下元節,風俗傳至水宮濟城,亦有齋戒念經之人。”這壹天,道觀為道場,百姓祭祀死者,祈求下壹任元朝水官解決問題。在古代,朝廷有禁止屠宰和推遲死刑執行日期的規定。宋、吳《夢》曰:“十五日(十月),水官釋厄之日,宮中觀士,立齋造棺,或釋厄,或薦死。”以及河北《宣化縣誌·新誌》:“風俗傳水官以濟厄時,人亦有齋戒。”此外,在民間,每逢下元節,還有民間工匠祭祀爐神的習俗。爐神就是太上老君,大概來源於道家的爐煉丹術。
◎臘八節(臘月初八):
臘月最重要的節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稱為“臘日”,俗稱“臘八節”。
從先秦時期開始,臘八節就被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好運。據說佛教的創始人釋迦牟尼也是在十二月初八實現開悟的,所以臘八也是佛教徒的節日,稱為“佛教開悟節”。
臘八有在這壹天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又叫“七寶五味粥”。中國有1000多年喝臘八粥的歷史。它最早始於宋代。臘八這壹天,無論是朝廷、政府、寺廟還是百姓家中,都要做臘八粥。到了清代,喝臘八粥的習俗更加盛行。在宮廷,皇帝、皇後和王子都要給文武大臣和侍從吃臘八粥,並把米飯和水果分發給寺院,供僧侶們食用。在民間,家家戶戶也要做臘八粥祭祖;同時,家人團聚在壹起吃飯,給親戚朋友送禮。
冬季至日:冬季至日節起源於漢代,興盛於唐宋,壹直延續至今。魯甚至說,冬天的至日有壹年那麽大。這表明古人非常重視冬季至日。人們認為冬季至日是陰陽的自然轉化,是上天賜予的祝福。在漢代,冬天的至日是“冬節”,政府舉行壹個叫做“賀冬”的祝賀儀式,這是壹個例行的節日。《後漢書》中有這樣的記載:“冬至日前後,君子居安思危,不肯聽政,擇吉日而後省事。”所以這壹天,朝廷放假休息,軍隊聽候命令,邊塞關閉,出差歇業,親朋好友互相送飯,互相拜訪,開開心心過壹個“寧靜祥和”的節日。
在唐宋時期,冬天的至日是祭祖的日子。這壹天,皇帝到郊外舉行祭天儀式。在這壹天,人們必須祭拜他們的父母。現在仍有壹些地方慶祝冬季至日。
◎尾牙節(臘月十六):
每年的月初壹、十五或月初二、十六是東南沿海壹些地區商人祭拜土地神的日子,稱為“造齒”。二月二是第壹次造牙,叫“頭牙”;臘月十六的牙醫是最後壹個做的,所以叫“尾牙”。尾牙是商家壹年活動的“尾聲”,也是老百姓春節活動的“第壹聲”。這壹天,人們的家裏會燒土地和公款來祭拜正直的神,他們還會在門前搭起長凳,獻上五味碗,燒經書和銀紙來祭拜地基主人(對房屋地基的祭拜)。所有業務線也應該招待員工,以獎勵他們過去壹年的辛勤工作。過去,如果老板來年不打算續簽員工,在宴會上就用頭指著他,暗示解雇。然而,這種習俗逐漸消失了。除了近年來越來越流行的尾牙宴,按照傳統習俗,全家人聚在壹起“吃尾牙”。主要食物是濕潤的糕點和饅頭。濕餅是用豆芽、筍絲、豆角、大蒜、幹雞蛋、虎苔、花生粉、番茄醬等配料包裹在濕餅裏做成的。包裏的食物是三層肉,鹹菜,筍幹,香菜,花生粉,都是當地的美食。
◎祭竈節(臘月二十三):
臘月二十三,又叫“小年”,是人們祭竈的日子。
據說每年臘月二十三,竈神都會把這壹家的善惡告訴玉帝,讓玉帝對他們進行獎懲。所以在送竈的時候,人們會在竈王爺的雕像前的桌案上放上糖果、水、豆子和草,其中後三樣是給竈王爺的坐騎升天用的。祭竈時要用火將關東糖融化,放在竈神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說玉帝的壞話了。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竈”的習俗,所以祭竈主僅限於男性。
此外,除夕夜,竈王爺會帶著神靈來到人間過年,當天還會有“接竈”和“接神”的儀式。家家燒轎子馬,灑三杯酒,送走竈王爺,就輪到他們祭祖了。
◎除夕(12月30日):
農歷新年最後壹天的晚上,也就是春節的前壹天晚上,在夏歷中也被稱為臘月三十。除了舊布就是新的。壹年的最後壹天叫做“除夕”,那壹夜叫做“除夕”。人們經常在除夕通宵,這被稱為守歲。蘇軾有《守歲》:“兒逼不睡,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