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療 - 元宵節起源於什麽時候?

元宵節起源於什麽時候?

元宵節又稱“燈節”,上元節,農歷正月,元夕或元宵節,是春節後的第壹個重要節日,也是中國和海外華人的傳統節日之壹。正月是農歷的第壹個月。古人把夜晚稱為“宵”,所以壹年中第壹個滿月的第十五天被稱為元宵節。

在中國古代習俗中,上元節(元宵節)、中元節(蘭花節)、夏媛節(水關節)合稱為三元節。元宵節始於2000多年前的秦朝。漢文帝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乙:掌管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在創制《太初歷法》時,就已經把元宵節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

傳統習俗包括外出賞月,點燈籠放火焰,喜歡猜燈謎,吃元宵和拉兔子燈。此外,在許多地方,傳統的民間表演,如玩龍燈,玩獅子,踩高蹺,劃旱船,跳秧歌和打太平鼓都加入了元宵節。

2008年6月,元宵節入選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節日的起源

元宵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根據資料和民間傳說,正月十五在西漢時期就已受到重視。漢武帝正月初壹晚上在甘泉宮祭祀“太乙”(太乙:主宰宇宙萬物的神)的活動,被後人視為正月十五祭祀神靈的先聲。

元宵最初的意思是“上元節的夜晚”,因為正月十五上元節的主要活動是晚上吃湯圓和賞月,後來這個節日的名字演變成了“元宵節”。元宵節之夜,大街小巷張燈結彩,人們賞燈、猜燈謎、吃元宵,將除夕開始的慶祝活動推向又壹個高潮,成為世代相傳的習俗。元宵在早期節日形成時只叫正月十五、正月上半月或滿月,隋以後叫元宵或元宵。初唐受道教影響,也叫上元,只是到了晚唐才偶爾叫元宵。但自宋代以來,它也被稱為鄧溪。在清朝,它也被稱為元宵節。在國外,元宵也被稱為元宵節。

節日紀念

相傳元宵節是漢文帝時為了紀念平陸而設立的。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的兒子劉嬰做了漢惠帝。惠帝天生軟弱,優柔寡斷,權力逐漸落入呂後手中。惠帝死後,獨攬朝政,把劉的世界變成了魯的世界。舊朝臣和劉宗室深感憤慨,但他們都害怕的殘酷,不敢說出來。

呂後死後,朱呂壹直處於焦慮狀態,害怕受到傷害和排擠。於是,在大將軍的家中,他們秘密集結,密謀作亂,以便徹底奪取劉的江山。這件事傳到了劉氏宗室的國王劉向的耳中。為了保護劉的江山,劉向決定攻打朱呂,並與開國元老周波和陳平取得聯系,圖謀舉呂祿。“朱呂之亂”終於被徹底平定。

謀反後,群臣擁立劉邦的次子劉恒為帝,稱他為文帝。文皇帝對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印象深刻,把平定“朱祿之亂”的正月十五定為與民同樂的日子,北京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慶祝。從那以後,正月十五就成了壹個流行的民間節日——“元宵節”。[3]

漢武帝時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壹:主宰宇宙萬物的神。司馬遷在創制《太初歷法》時,就已經把元宵節確定為壹個重大節日。

火把節

元宵節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傳統節日。元宵節的觀賞始於古代人們在鄉村田野裏手持火把驅趕昆蟲和野獸,希望減少害蟲,祈求豐收。直到今天,中國西南壹些地區的人們仍然在正月十五用蘆葦或樹枝做火把,成群結隊地高高舉在田野或曬谷場上跳舞。隋唐兩宋以來,如火如荼。數萬人參加了載歌載舞,從昏到暗。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三元論”

元宵節燃燈的習俗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論”。

上元意味著新年的第壹個月圓之夜。上元節的起源在《雜記》中記載為歲,是道教的刻板印象。道教曾稱每年正月十五為上元節,七月十五為中元節,十月十五為夏媛節,合稱“三元節”。漢末道教重要派別五鬥米道所崇拜的神是天官、地官、水官。他們說天佑百姓,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他們用三元配三官,說上元天官生於正月十五,中原地官生於七月十五,夏媛水官生於十月十五。這樣,正月十五就叫做上元節。南宋時,吳在夢中說:“正月十五,是上元天佑百姓之日。”所以元宵節要點燈。

明帝尊佛。

源於佛教。

這種說法主要在胡申生先生主編的《社會風俗三百題》中:“佛教教義中,把火比作佛祖的大能之神,《無量壽經》中有‘無量焰照無極’的說法。在佛教教義中,燈壹直是佛前的供品之壹。而且佛教經典也反復宣傳:‘懺悔千燈’(菩薩藏經)和‘世間最好的福報’(無量壽經)。每次佛教活動都需要明亮的燈光。在佛教傳說中,佛陀蛻變的故事與正月十五元宵有關。據《僧人簡史》記載,佛祖釋迦牟尼於西歷65438年2月30日,也就是東土正月十五,顯靈降魔。為了紀念佛祖換神,這壹天會舉行燃燈儀式。漢明帝東來講經時,莫滕珠法蘭命令漢明帝在佛祖換屆的正月十五點燈籠,親自到廟裏張燈結彩,以示對佛祖的敬意。從此以後,元宵節打燈籠就成了壹種普遍的習俗。”但也有學者認為,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佛教只是利用人們的節日氣氛,在這壹天擴大自己的影響。

節日的起源

在漢武帝時期,明帝提倡佛教。相傳正月十五,僧人觀舍利,點燈拜佛,於是下令當晚在宮殿、寺廟點燈拜佛,讓所有士族、庶民都掛燈,由此形成元宵節。後來,這個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了盛大的民間節日。這個節日經歷了從宮廷到民間,從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節日和習俗

元宵節的節日和習俗活動隨著歷史的發展而延伸和擴大。就節日的長短而言,漢代只有壹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明代從初八開始點燈,壹直到正月十七晚上。它是中國歷史上最長的元宵節,與春節相連,這壹天是城市。非常熱鬧壯觀。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燈光,使其成為春節期間娛樂活動的高潮。到了清代,更有舞龍、舞獅、旱船、踩高蹺、跳秧歌等“百戲”,但節期縮短為四至五天。

進化和發展

在國力空前強大的唐朝,元宵節非常繁榮。無論是在首都還是在城鎮和鄉村,到處都掛著燈籠,人們還制作巨大的燈輪、燈樹、燈柱等。滿城都是火樹銀花,好不熱鬧。

到了宋代,除了“女行街頭巷尾,男女分不清”的狂歡,還有官員分利,君民同享元宵;即使有恐怖,監獄機構也會用燈光和圖像來解讀犯人的故事,或者展示監獄設備。元宵節發展成為宋代最熱鬧的世俗狂歡節。元宵節更加豐富多彩,元宵節持續五天,燈籠的樣式復雜多樣,逛燈籠市場是壹件非常賞心悅目的事情。詩人辛棄疾寫道:“東風夜千樹開,繁星如雨”,意思是宋代元宵節有無數燈籠和煙花如雨。當時還出現了燈籠上的解謎,即把各種謎語寫在紙上,貼在燈籠上,猜對的人可以得到壹份小小的獎勵。這種寓教於樂的活動,深受人們喜愛,廣為流傳。

到了元朝,大部分節日都取消了。元朝統治者認為生活是運動,工作是休息,每年的假期只有16天。

明朝的元宵節持續時間更長,從正月初八到十七,持續十天,以示歡鬧。

清朝滿人入主中原,朝廷不再舉辦燈會,但民間燈會依然壯觀。清朝的元宵節只有三天,但是燈光明亮,更加精致奇幻,還是很吸引人的。

到了現代,日期縮短為五天,延續至今。近年來,代表們建議元宵節放假。[14]

燈籠住宿

人們在除夕夜向上帝獻祭時,應該設立壹個“天地堂”。人們在院子裏搭起壹個小棚子,棚子裏的小桌子上立著“天、地、三界、萬靈”的神寶座;神社前有香爐和供品,掛著壹盞燈籠,代表姜太公的座位。據說當姜太公是神的時候,其他人都被封印了,但是他忘了封印自己,所以他沒有座位,只能和神坐在壹起。

燈籠與神有關,所以也被賦予了許多象征意義。

在古代,為了驅除對黑暗的恐懼,燈籠被衍生出具有驅邪避邪、祈求光明的意義。

在閩南語中,“登”的讀音與“丁”相近,所以燈籠也被用來祈求孩子加丁、求功名、避邪。

有壹種“燈”。歲末年初,寺廟裏都會放上燈籠,讓佛祖的魔力讓這壹年平安順利。

也有農民在田裏的長竹竿上掛壹盞燈,觀察火色來預測壹年的旱澇,以期有個豐年。

“放天燈”的原因是人們過去在逃離土匪後,會燃放天燈作為相互和平的信號。由於避難和回家的日子是元宵節,從那時起,人們每年都以放天燈的儀式來慶祝它,所以也被稱為“祝福燈”或“安全燈”。後來逐漸演變成壹種祈求上天的民間活動。天燈上寫滿了我心中的各種願望,希望天燈能上天,給人們帶來無限的希望和光明。

傳說李世民唐太宗鼓勵讀書,所有的人都送孩子去上學。入學的第壹個節目叫“開燈”,就是把事先做好的燈籠帶到學校,請壹位有學問的老先生點亮,象征光明的未來。在過去,大多數私立學校在正月十五晚些時候開學,所以開學的燈籠成了“上元節”的裝飾品。

元宵節燈籠有很多種,或者是仿照事物形象制作的形象燈籠,如龍燈、虎燈、兔燈等。、或根據民間故事改編的活動燈籠,如牛郎織女、二十四孝等。,表現了忠孝節義的民族精神。各種燈籠制作巧妙,顯示了工匠的智慧和技藝。

隨著時代的發展,元宵節變得越來越隆重,越來越有民族特色,時間也越來越長。唐朝的元宵節是上元前後壹天三天。宋代在十六之後加了兩天,為五天。明代從初八到十八延長到十天。由於亮燈周期不同,亮燈的第壹天稱為“試亮”,第十五天稱為“正亮”,最後壹天稱為“殘亮”和“停亮”。又稱“神燈”、“人燈”、“鬼燈”。十四夜是“神燈”,放在家裏的神社、祠堂前,祭拜明朝的祖先。十五晚上叫“人燈”,放在門窗、床罩、幾案等處。躲避蠍子和昆蟲;十六夜是“鬼燈”,放在邱、元夜墓中,為遊魂除鬼域。祈求天意,護佑庶人,神鬼禽獸,無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