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四牌樓的古都地理
如果從西周,眼下北京的這塊地界上出現了最早的城市“燕”和“薊”算起,北京這座古城已經差不多三千歲了。因為歷史久遠,所以北京有著太多的歷史文化流傳和典故,北京的壹個鎮、壹個村、壹條街、壹條胡同,甚至壹口井、壹塊磚石都有故事。它們有的已被史學家們拂去歷史的塵埃,放射出金子般魅人的光彩;有的如散落在泥土中的珍珠,待我們這些後人在先人遺失的沙礫中細心地撿拾,並把它們串聯起來。為此,我們開辟了“古都地理”這樣壹方園地,希望有心人來此耕耘。
小時候家住隆福寺內31號,是靠近隆福寺後門的壹個很大的院子,原來是個花廠子,差不多有半個足球場那麽大,我和找我來玩的小朋友可以在院子裏騎馬打仗、捉迷藏、跳房子、跳繩,盡情地折騰。院子裏有北房七間,西房兩間,緊靠西房有壹棵筆直高大的臭椿樹,每當陣風吹來,樹枝搖曳,樹葉嘩嘩作響,煞是動聽。隆福寺的“廟會”伴隨著我壹天天長大,有“會”就在“會”裏玩,沒“會”就在“廟”裏耍。那時候隆福寺、東四牌樓壹帶的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裏,留在記憶中。
隆福寺始建於明朝,是明、清兩代朝廷的“香火院”,所以,隆福寺廟會是京城最負盛名的廟會之壹。清代《京都竹枝詞》中:“東西兩廟貨真全,壹日能清百萬錢,多少貴人閑至此,衣香猶帶禦爐煙。”這“東廟”指的就是東四牌樓的隆福寺。《燕京歲時記》中記述隆福寺廟會:“百貨雲集,凡珠玉、綾羅、衣服、飲食、古玩、字畫、花鳥、蟲魚以及尋常日用之物,星蔔雜技之流,無所不有,乃都城內壹大市會也。” 那時隆福寺是壹座很大的寺廟,正門在隆福寺街,後門在錢糧胡同,東邊是東廊下胡同,西邊是西廊下胡同。正門朝南三個開間,有三個門洞,中間的最大,東、西兩邊的次之,進門後,前後有三座大殿,供有佛像,第三座大殿還是兩層樓,記得大概是藏經樓吧!第壹和第二座大殿的東、西兩邊各有壹大排禪房,東邊住的是廟裏的喇嘛,西邊租給了平民。 昔日隆福寺廟會的鮮花買賣是很紅火的。隆福寺街有不少大大小小的花廠子,專門培植、銷售鮮花,譬如從隆福寺街東廊下胡同往西二三十米,向北壹拐就是壹個花廠子,從花廠子門口往東就可以直接進入蟾宮電影院(如今的長虹電影院)的大門了。每逢鮮花盛開之時,花香撲鼻,蜂蝶飛舞。夏天,花廠子的人把壹個大冰塊放在門口,上面罩壹塊藍布,然後在上面擺放許多用線串起來的白色芭蘭花、茉莉花出售。來看電影的人,花不了幾百元(相當於現在的幾分錢),買上幾朵掛在衣襟上,或用濕潤的手絹把它包上,拿在手裏,不時的聞壹聞,淡淡的幽香,令人心曠神怡。正如《都門雜詠》中所講述的:“東西兩廟最繁華,不數琳瑯翡翠家。惟愛人工賣春色,生香不斷四時花。” 廟會是農歷每月逢九、十、壹、二幾天。那時候廟會非常熱鬧。人們願意到廟會買東西,首先是貨物齊全,種類繁多,鍋碗瓢盆、日用百貨、衣帽鞋襪等應有盡有,貨物質量不要求多麽精致,只要結實、實用;其次是挑選方便,價格便宜,可以討價還價。除此之外,還有壹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圖熱鬧,可以買零嘴,看玩意兒。 廟會裏小吃和零食非常豐富,什麽都有,小吃像扒糕、涼粉、切糕、豌豆黃、豆汁、灌腸、茶湯、艾窩窩、炸雞蛋角等,零食像棉花糖、糖人、糖葫蘆、杏幹、酸棗面、山楂酪、果子幹等。看的“玩意兒”也是豐富多彩:唱京劇的“大妖怪”、說相聲的“小蘑菇”都很有名氣,還有唱評劇的、數來寶的,有演雙簧的、練雜耍的,有練摔跤的、耍中幡的,還有拉洋片的等。廟會期間,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北平和平解放後,隆福寺的廟會繼續辦了大概兩年左右。1951年,這壹帶的許多攤販遊商被安排到隆福寺的空地上,把這裏改建成了常年營業的“東四人民市場”。 東四人民市場建在隆福寺前門到第二道大殿之間,第二道大殿到第三道大殿之間沒有封閉,改建成辦公用房和倉庫。後來又在東邊建了座東四小劇場。除了演電影外,還經常有北京曲劇團和武漢雜技團的演出,我都看過。直到1964年,我還在東四小劇場看過意大利電影《她在黑夜中》呢。 隆福寺街是很繁華的,商鋪林立,有白魁飯館、隆福小吃店,還有玉昌等三家照相館、書店、澡堂子、百貨店、糖果店,以及大大小小的花廠子、絨花店。特別是絨花,有花鳥的,有福喜字的,很受婦女的喜愛,不管是老人,還是大姑娘小媳婦都喜歡買幾枝,換著花樣地別在鬢發或插在發髻上。另外給我留下深刻記憶的是壹個露天的書攤,專門出租小人書和小說,攤主預備了小板凳和馬紮,可以坐在書攤周圍看,也可以租回家裏看。攤主把厚壹點的小人書和小說,拆成幾冊分別裝訂,然後分別出租,既可以增加收入又便於周轉流通。 隆福寺前門,有壹條短街,不足百米,通到豬市大街。這條短街在廟門前面,又與隆福寺街相交,街的兩側都是商家,所以也十分熱鬧。記得解放前這裏是“人市”,也就是今天所說的自發的勞務市場。每天清晨都會有很多人聚集在這裏,他們有的壹手拿著鋸,壹手提著裝有斧子、鑿子、刨子等工具的兜子,這是找木工活兒幹的木匠;有的提兜裏裝的是抹子、大鏟、托泥板等,這是找瓦工活兒幹的瓦匠。等到工頭來了,有的點幾個木匠,帶走幹活去了,有的點幾個瓦匠,帶走了。其他的人仨壹群,倆壹夥的聊著,繼續等著,直到“人市”結束。 這條街西北角有壹家酒館,掌櫃的姓牛,人稱“老牛”。酒館裏除了櫃臺之外,還有幾個大酒缸,大酒缸上面蓋著圓石板,這就是酒桌,周圍有板凳,來了顧客,可以坐在那裏邊喝酒邊聊天。櫃臺裏面有酒壇子,酒壇子的口上蓋著壹個用紅布包裹著的木塞子,酒壇子上貼著紅紙,上面寫著酒的名稱。舀酒的工具是用鉛鐵做的“提簍兒”。“提簍兒”有大有小,大的“提簍兒”是盛八兩、四兩的,小的“提簍兒”是盛壹兩、二兩的,當時壹斤是十六兩。客人用“提簍兒”把酒盛在錫或鉛鐵的酒壺裏,自斟自飲,也可以直接盛在小酒碗裏,若是冬天還可以給燙熱了,酒菜很簡單,很便宜,但很有特色,什麽炒麻豆腐、煮蜜棗、煮蠶豆、毛豆啦、炒花生米啦,很受歡迎。花不了幾個錢,就可以喝壹頓。 東四牌樓這地方元朝時叫“十字街”,明朝時叫“大市街”。明朝時在十字路口的東、南、西、北四面各建了壹座牌樓,所以地名叫東四牌樓。如今,牌樓沒有了,這個地方也就簡稱叫東四了。 四座牌樓是壹樣的,牌樓的基座是石頭的,在有壹人多高的石座上,是三間四柱三樓沖天式木牌樓,南北向牌樓額上寫著“大市街”三字,東邊牌樓額上寫著“履仁”二字,西邊牌樓額上寫著“行義”二字。解放後,為了拓寬馬路,也為了後來通無軌電車,把四面的牌樓拆除了。其中把壹個牌樓拆遷到陶然亭公園裏面。我曾經在陶然亭公園湖的北岸(進陶然亭公園北門不遠)看到過。牌樓的基座上鐫刻著此牌樓系由東四牌樓遷移至此重建的說明。“文革”後再去陶然亭公園就見不到了,據說當年造反派破“四舊”把牌樓給毀了。 東四牌樓,地處十字路口,交通便利,四通八達,往東直達朝陽門(明朝以前稱齊化門,解放前人們大都仍沿稱齊化門),往西是豬市大街,往南是東四南大街,往北是東四北大街。這幾條大街商鋪林立,吃、穿、用,應有盡有,非常繁華。豬市大街兩邊,清晨有早市,賣雞、鴨、魚、肉的,賣青菜的,吆喝聲此起彼伏,顯得十分熱鬧。記得在大豆腐巷北口有幾家豬肉杠的門臉(賣豬肉的鋪子叫豬肉杠,賣羊肉的鋪子叫羊肉床子),懸掛著許多白色的豬尿泡,像氣球壹樣,用這種方法招徠顧客。特別是賣魚的,木架子上有壹個鉛鐵做的大槽子,裏面擺放著鮮魚、鮮蝦,攤主嘴裏不時地吆喝著,手裏還不時地用芭蕉扇轟著蒼蠅。 我還大概記得東四北大街幾家比較有名氣的店鋪,譬如“天源醬園”,在東四北大街頭條胡同西口路北,門臉古香古色,很有特色,也很氣派。記得上世紀五十年代,中國和法國合作拍了壹部兒童影片叫《風箏》,裏面有壹段戲,就是在“天源醬園”門臉拍攝的,至今記憶猶新。 “天源醬園”斜對面,馬路西邊靠近東四牌樓有壹家很大的南味食品店,字號大概是“森春陽”,記不太準確了。媽媽經常領我去那店裏買我愛吃的南味肉松、香腸等,“森春陽”旁邊有壹家較大的賣香燭的店鋪,專賣香燭紙碼。 由東四往北,四條口北邊壹點有壹家老字號——北慶仁堂中藥店(現在是永安堂藥店)。那時候買中藥,是壹味藥用壹小張白紙包壹個小包,多少味藥包多少個小包,然後再包成壹個大包,用紙繩系好。在每個小包裏放壹張火柴盒大小的白紙,上面印著紅色文字的說明,包括該藥材的產地、藥性和治療作用,還帶壹個小插圖,表示該藥的形狀。我小時候還積攢這些小紙片呢。 北慶仁堂斜對面,也就是馬路西面,有幾家鞋鋪。其中最有名的叫老德華盛,那時候買鞋,進門後,店鋪的買賣人先請您坐下,端上茶水,然後才問您穿多大碼的鞋。按您的需要從大玻璃鞋櫃裏拿出鞋來,用拂塵(也叫蠅甩子)抽壹抽,請您坐在那裏試壹試。正如相聲裏面所說的,您試了幾雙以後,都不太滿意,如果穿著感覺緊壹點,他會說穿壹穿這鞋會“開楦”;如果您穿著感覺松壹點,他會說穿壹穿這鞋會“回楦”,總之,他會和顏悅色地讓您高高興興地把鞋買走,把買賣做成。那時候的服務態度,真是沒挑。
明星電影院是東四地區著名的文娛活動場所,坐落在隆福寺街東北口,經常上演國內外優秀影片,有時還演壹些“雜耍”之類的節目。說到明星電影院,不能不提到它的經理,這位經理很有頭腦,又很能幹,解放前在隆福寺街壹帶很有影響。當時為了掩護我黨的地下工作,這位經理曾當過保長。但到了“文革”時期可把這位經理折騰得夠戧,戴高帽子遊街、掛牌挨批鬥,後來壹病不起,離開了人世。他弟弟當年在蟾宮電影院當放映員,也是地下黨,解放後調到大華電影院任支部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