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療 - 單縣的歷史與文化

單縣的歷史與文化

羊肉湯

單縣羊肉湯:已有200多年歷史,是單縣最具代表性的傳統菜肴。單縣羊肉湯的特點是:“色澤鮮艷,乳白色;湯很美,營養豐富;不臭,吃起來很好吃。"

四君子酒

四君子酒:唐代天寶年間,著名詩人李白、杜甫、高適、陶勉攜手登上單縣古跡半臺,被後人譽為“半臺上四君子”。

光頭黨或朋克

單縣蜜三刀:創立於明末,以其色、香、味、形俱佳而久負盛名,深受山東、河南、安徽、江蘇壹帶百姓的喜愛。它由精粉、植物油、糖、蜂蜜、桂花、芝麻等制成。,經過揉面、成型、油炸、制漿等壹系列工序精制而成。產品呈長方形,中間有兩道刀痕。漿糊和芝麻粘合均勻,表面光亮晶瑩,呈棕黃色。食物香甜可口,酥脆細膩。

油炸面包

煎包:單縣名吃之壹,縣城劉玉壽羅家最好吃。分為兩種。肉餡包以羊肉糊為主,配以各種輔料,包裹成月牙形。素餡包內裝韭菜、雞蛋、豆腐片,包成橢圓形。素食和素饅頭都是用發酵面粉做的。包好餡後放入鍋中,澆上水糊,大火燒開,用香油炸熟。外表油光發亮,入口香嫩。

掛爐燒餅單縣徐佳掛爐燒餅:因其器皿、做工、造型。食量不同於其他“面食”類別,被工商部門命名為“傳統名吃”。

番茄

單縣種植番茄歷史悠久。其雙季無籽番茄果大、肉多、早熟、無籽、產量高、營養豐富。現在已經發展到壹年五茬,常年滿足市場需求。根據營養學家的鑒定,無籽番茄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它們不僅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和鈣、鐵、硫、磷、鈉、鎂等礦物質,還含有豐富的有機酸,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可以作為水果,也可以加工成餐桌上的上品。1982年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視察單縣時,盛贊“單縣雙季無籽番茄”,稱贊單縣番茄栽培專家任忠寬為“番茄之王”。人民日報等媒體報道單縣於1996年3月被命名為“中國番茄之鄉”。鼓樂:單縣鼓樂是魯西南鼓樂的壹個分支,古樸明快,優美細膩,充滿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氣息。它使用的樂器分為兩類:管樂器和打擊樂器。有嗩吶、笛子、笙、悶子、和柄。打擊樂器包括梆子、小鈸、小鑼、雲鑼和小鼓。在傳教中,主要的樂器是嗩吶。嗩吶在單縣俗稱“喇叭”或“蜂鳴器”。分為大嗩吶、中嗩吶、小嗩吶、錫笛四種。笛子分為梆笛、小尖笛和銅笛。笛子是嗩吶的主要伴奏。打擊樂器主要用於伴奏,起到掌握節奏、營造氣氛、增強色彩的作用。單縣鼓吹樂的曲目豐富多彩,包括嗩吶曲牌、戲曲曲藝曲牌和民間曲調。經常彈的是轎子、大笛攪、叫喚句、山坡羊、南枝鎖、雙鳳、各門開。表演形式有:行進表演,用於婚喪喜慶;靜坐演奏,即樂師圍坐在桌前,邊吹邊彈,往往還會演奏壹些大曲子或牌。單縣是著名的嗩吶之鄉。這裏提倡的藝術歷史悠久,是特別受人民歡迎的民間器樂。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古往今來廣受歡迎,鼓樂班遍布城鄉。據初步統計,全縣目前有30多個“打鈴班”,200多名藝人。鼓樂是壹種民間藝術形式,常用於婚喪嫁娶及各種喜慶場合。這已經成為壹種習俗。

同時,各種各樣的地方戲劇和民間藝術在單縣流行,鼓樂是不可或缺的伴奏樂器。藝術家靠吹音樂謀生。為了使這種謀生手段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必須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表演水平,從而促進宣傳藝術的發展。單縣有許多宣傳人員的家庭,他們的技能代代相傳,有些已有數百年的歷史。在這些音樂班裏,有很多技藝精湛的表演者,技藝高超,曲目豐富,特色鮮明。有的很有名,有的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很大影響。

春節

春節,被魯西南的人們稱為“中國的新年”,是壹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在臘月三十的早上,人們經常在家門口懸掛家譜,上面有祖先的名字以示紀念,然後張貼年畫和春聯。中午祭神祭祖,同時放鞭炮。除夕夜,人們在大門前放壹個“門塞”,防止鬼魂進入庭院。鍋裏放兩個饅頭,俗稱“壓鍋”,為了壹年四季都有飯吃。人們穿上新衣服,給孩子“壓歲錢”,全家人吃團圓飯,青少年燭光通宵。正月十五,全村人早早起床,迎接新年。在農歷正月十五,人們吃素餡餃子,這意味著“平原和安靜”。初壹,年輕人天壹亮就給老人們“拜年”,老人們也給孩子和新婚妻子壓歲錢。每個家庭都是這樣。首先,他們有自己的姓。初壹,人們玩得很開心。初二,親戚朋友互相拜訪,十五,留下族譜,放鞭炮,表示結束。

元宵節

又稱“元宵節”,因正月十五古稱上元,故又稱上元節、元夕節。歷史上元宵節已經成為春節之後的最高峰,連春節都不如它。元宵節期間,雜技在唐代出現,猜燈謎在宋代增加,戲曲在明代增加。歷史上,元宵節有時會持續三至十天。到了民國時期,由於國家百余年來飽受外患內憂,國窮民窮,逐漸萎縮到只有十五天壹夜。歷代描寫元宵節的詩詞很多,無法壹壹列舉。在魯西南這壹天,家家戶戶放鞭炮,吃餃子,中午獻給神靈吃花糕。這壹天,晚上,各種民間雜技競相表演,如高蹺、旱船、獅子、龍燈和武術。家家戶戶掛燈籠,家家戶戶放煙火,男女老少,觀燈賞花。夜深了。有人曾寫過壹首詩:年年春燈籠鬧,龍騰燈樂。男女老少沿街而行,壹輪明月照行人。

清明與寒食

中國的壹些節日因為日期接近,經常混在壹起,比如寒食節和清明。清明節是二十四節氣之壹。從氣候上看,天氣轉暖,天空晴朗,下雨的時候下毛毛雨,潤物細無聲,植物翠綠,萬物發芽,人們度過寒冷。這是耕作、遠足、蕩秋千和放風箏的季節。所以:清明。清明節,魯西南又叫鬼關節,意思是鬼的老板從此要約束鬼,以免妨礙農事。所以人們上墳祭祖,燒紙添墳,以示不忘先人。人們早上吃更多的米飯、菠菜湯和雞蛋。傳說清明吃七個紅皮雞蛋治“肺結核”。1949之後,清明節成為紀念革命先烈的“掃墓”節日。寒食節是古代的壹個掃墓節日,清明節前壹兩天也叫“禁煙節”、“寒食節”。這壹天禁止煙火,只吃冷食,是紀念介子推的日子。

中秋節

農歷八月十五是秋季三個月的半月,所以叫“中秋節”。這壹天,人們賞月飲酒。節前,魯西南的人們互相贈送月餅、蘋果、烤雞、酒和肉。外出的人壹定要在這壹天回家與家人團聚。這壹夜,月明風清。人們把月餅和石榴放在院子裏的桌案上,這就是所謂的“滿月”。然後,壹家人吃月餅喝酒聊天到深夜。詩曰:月桂殿清凈無塵,八月十五日滿;家人團聚,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