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壹下水滸中的方臘義軍
方臘(?-1121年),又名方十三,歙州(今安徽歙縣)人,壹說睦州青溪(今浙江杭州市淳安縣)人。北宋末年農民起義領袖。相傳其性情豪爽,深得人心,加上有較強的組織才能,自身又出身貧苦,所以能號召很多生活困苦的農民。他於1120年10月率眾在歙縣七賢村起義,建立了包括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的六州52縣在內的農民政權。在當時影響很大,1121年夏起義失敗,方臘被俘,被朝廷處死。方臘被處死後,歙縣和淳安的壹些地方的人還是很敬重這位農民起義的領袖。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許多地名,至今這些地方還有還有“方臘洞”、“方臘寨”等。 有壹首"水氽童家店,方喇出二遍;水浸鱉背石,方臘又造反"的民謠不僅指明了他居住的村子,還說明他的起義動機。宣和年間,農民茶葉賣不出去,賣了還不夠交稅。農民只好不采茶,采了的也忍痛倒在溪裏。時值浙西大旱,七八月都不見有雨,禾苗焦黃,秋收無望,而官吏卻逼稅。方臘在宣和二年10月,方臘揭竿起義。方臘旗幟鮮明,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財,散以募眾",決心徹底推翻宋朝,解脫天下所有勞苦大眾。宣和三年四月,方臘在起義根據地幫源與宋軍決戰敗北,被迫帶親信退往洞源村東北的石洞中躲藏,由於叛徒當向導,最後不幸被捕,被解往汴京。方臘起義打下了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半壁,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王朝的統治,北宋王朝從此壹蹶不振,不久就覆滅了。方臘最後堅守的石洞被稱為"方臘洞"。
北宋宣和年間,宋徽宗皇帝喜花石竹木,在江南設“蘇杭應奉局”,派朱勔等爪牙到東南各地,搜刮民間花石竹木和奇珍異寶,用大船運向汴京,每十船組成壹綱,時稱“花石綱”。青溪多產竹木漆,是應奉局重點酷取之地。這種沈重的負擔都轉嫁到農民身上,尤其是靠出賣勞動力度日的赤貧者身上。方臘身為傭工,更痛感這種剝削壓迫之苦,因而對宋王朝的反動統治懷有刻骨仇恨,遂起反抗之心。
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臘在萬年鄉洞源裏正方有常家做傭工,積極聯絡四方百姓,準備起義。他們的秘密活動被方有常發覺,便派二子方熊向縣告發。十月初九,方臘發現事泄,遂在洞源村殺裏正方有常壹家(唯三子方庚越墻逃脫)而舉義。方臘集合千余人,在洞源村東方有常家的漆園誓師。
在誓師會上,方臘慷慨陳詞,憤怒揭發宋王朝的罪惡統治:“今賦役繁重,官吏侵漁,農桑不足以供應。吾儕所賴為命者,漆楮竹木耳,又悉科取無錙銖遺。……獨吾民終歲勤動,妻子凍餒,求壹日飽食不可得。”最後,方臘發出了“東南之民,苦於剝削久矣”的呼聲,號召大家伏義而起,那麽“四方必聞風響應,旬日之間,萬眾可集。……我但畫江而守,輕徭薄賦,以寬民力,四方孰不斂衽來朝?十年之間終當混壹矣”。
方臘提出鮮明的政治口號和政治主張,付之於革命實踐。他領導的義軍燒孔廟,毀神像,殺貪官汙吏。批判佛教教義中“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的虛偽性,指出“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主張實現真正的平等;“劫取大家財,散以募眾”;“有甚貧者,眾率財以助……凡出入經過,雖不識,黨人皆館谷焉,人物用之無間,謂為壹家。”
方臘的政治主張和革命行動,深受貧苦百姓的擁護,數日間聚眾十萬。自號聖公,改元永樂,置偏裨將,以巾飾為別,自紅巾而上,凡六等。鎮壓幫源壹帶地主武裝的反抗,占領青溪縣西北重鎮——萬年鎮,隨即向縣城進發。這時,兩浙路都監蔡遵、顏坦帶領5000兵前來征討。十壹月二十八日,方臘將他們壹舉殲滅在息坑。這是方臘義軍旗開得勝的第壹仗。次日,方臘打下青溪縣城。十二月打出青溪縣,四日攻占第壹座州城——睦州。隨後攻下睦州各縣。方臘率主力部隊西攻歙州,十二月二十日攻克。接著回師東線,向杭州進發。十二月二十九日,占領杭州,革命力量發展壯大,“眾殆百萬”。各地百姓紛紛揭竿而起,響應方臘起義:浙北有蘇州石生和湖州陸行兒,浙東有剡縣裘日新,浙南有仙居呂師囊、永嘉俞道安,浙西有婺州東陽霍成富,蘭溪靈山朱言、吳邦。這時在浙西的方臘部將鄭魔王、洪載和響應部隊已占領了婺州、衢州、處州等地。
在杭州作出了分兵“盡下東南郡縣”的決策,派方七佛率領六萬人馬進攻秀州(今嘉興),以圖北上,攻取金陵,實現“畫江而守”的計劃。這時,童貫率領15萬精兵,已趕到秀州。方七佛攻不下秀州,退回杭州。宣和三年二月,方臘退出杭州,由富陽、新城、桐廬、建德、青溪,時戰時退,最後退守幫源。四月二十四日,宋軍從東西兩面包圍幫源。方臘在幫源的嚴家溪灘,與宋軍作壹死戰。在戰鬥中,方臘坐騎戰死,戰刀丟失,最後不得不帶親信,退往洞源村東北的石洞中躲藏。石洞分上中下三窟,極為隱蔽,官軍無法尋找。統制官王稟下令搜山。裨將韓世忠由方庚作向導,收買叛徒方京,才尋得方臘躲藏的石洞。四月二十七日,經過壹番殊死搏鬥,方臘和妻邵氏、子方亳、宰相方肥等52人被俘。宿將辛興宗隨後趕到,截洞掠俘,方七佛等人乘機逃脫,實俘39人,被解往汴京。八月二十四日,方臘在汴京英勇就義。
方臘余部堅持鬥爭,直到次年三月,方臘起義才被最後鎮壓下去。方臘起義打下六州五十二縣,威震東南半壁,從根本上動搖了北宋王朝的統治。方臘作為農民起義的傑出領袖,永遠被人們懷念。方臘最後堅守的洞源石洞被稱為“方臘洞”。全省各地,乃至近鄰安徽等地都有紀念方臘的方臘洞、方臘廟。
方臘起義
宋朝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間的壹個夜晚,在青溪(今浙江淳安)的漆園裏壹群農民正在舉行秘密的起義誓師會。只聽主持人對大家說:“我們耕田、紡織,整年勞苦,生產的糧食和布匹全被統治者奪去揮霍掉了。他們稍不如意,就鞭打我們,甚至把人活活逼死。對此妳們能甘心嗎?”眾人憤怒地高聲回答:“不能!”這個主持人就是這次農民起義的領袖——方臘。
方臘是青溪人,出身貧苦,曾在大地主家裏做雇工,因忍受不了地主的壓迫,率眾起義。方臘自稱“聖公”,年號“永樂”,設置官吏將帥,建立了自己的政權。漆園誓師以後,方臘率領起義軍同前來鎮壓的宋軍展開激戰。起先起義軍的兵器不足,戰士們就到山上砍來竹子,制成鋒的竹刀、竹槍,同宋軍巧妙地周旋,不斷地擊敗家軍,勢力迅速發展。短短幾個月,起義軍連克睦州(今浙江建德)、杭州、歙州(今安徽歙縣)、婺州(今浙江金華)、衢州(今浙江衢縣)、處州(今浙江麗水)等6州52縣,起義隊伍發展到十多萬人。
東南沿海是北宋王朝榨取財富的主要地區,尤其是東南重鎮杭州也被起義軍攻占,使宋徽宗驚恐萬狀,急忙派親信童貫率15萬禁軍南下鎮壓起義軍。宋軍迅速包圍了杭州,方臘親自指揮抵抗。由於城中缺糧,而且敵我力量對比懸殊,方臘被迫率軍突圍,退到老家青溪幫源洞壹帶。宣和三年四月,起義軍最後壹個據點——青溪梓洞洞被宋軍攻破,方臘父子等52名首領被俘。八月,方臘英勇就義,起義失敗。
傳說方臘祖籍是在安徽歙縣,大約在方臘曾高祖時,歙縣鬧起了大災荒,他曾高祖逃荒到浙江,在淳安桐樹塢那個山嶴嶴(浙東方言,即山間平地)裏落腳安了家。從此他們祖祖輩輩開山辟地,就靠種植漆樹和桐樹過活。
宋朝宣和年間,朝政腐敗,連年兵亂、災荒,千千萬萬的老百姓家破人亡,走投無路,紛紛逃進荒涼、偏僻的深山野嶴裏去躲避災難。方臘為人豪爽、講義氣,外地遭了災難的窮朋友們都三兩結群地來到桐樹塢。由於方臘廣納苦難弟兄,不久,桐樹塢就有四十來戶人家了。他們互稱兄弟,壹同開山辟地,料理漆樹和桐樹。農閑時節,就在樹蔭下立拳壇、棒場,練習武藝,真是兄弟之間,不分彼此,壹同過著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日子。
有壹天,方臘和兄弟們正在東山坡上辟壹塊新梯地。當這塊梯地將要辟好的時候,忽然發現梯地中央有壹塊光溜溜的大青石,兄弟們挖它挖不開,撬它撬不動,壹個個累得滿頭大汗。方臘是個急性子,怕軟不怕硬的好漢,這時,他扛起壹把三十來斤重的開山鋤,大踏步走上來,大吼壹聲:“是泰山,也要把妳踢進北海!小小壹塊青石頭作得多大的法?”手起鋤落,只聽“轟、轟、轟”三下,接著壹聲巨響,大青石在山坡上翻了壹個身,轟轟隆隆地滾下山去了。回頭看那挖開的青石底下,只見有壹塊白裏透紅、寒光閃閃的鬥大玉石。方臘壹見十分高興,縱身跳下去抱起玉石。在太陽下,玉石的光壹閃壹晃,分外奪目。兄弟們都被這塊奇怪的玉石吸引住了,大家歡歡喜喜圍著看個仔細,還妳壹句,我壹句地不住稱贊。後來,不知哪個兄弟象“百事通”壹樣地說:“聽老人們說過,玉石寶貝只有勤勞忠實的人才能領受;做盡壞事的人,即使玉石寶貝到了手裏,也會變沒的。”
又壹個兄弟接過話題說道:“啊!怪不得早晨天空飛五彩,原來我們桐樹塢要出福星啦!”
方臘兄弟們圍著花寶石真是越看越高興,只有機靈鬼方七佛悶聲不響。有壹個兄弟問道:“七兄弟,大哥得寶,是我們的壹件大喜事啊!妳怎麽不高興?”。
方七佛好像心事重重地說:“兄弟,妳們年輕,只知其壹,不知其二,其實福中有禍呀!”
方臘他們四十多個兄弟中,要算方七佛最聰明,兄弟們都稱贊他能知古通今,很聽他的話。現在,大家聽七佛兄弟這麽壹說,好像壹桶冷水劈頭澆下,頓時從腦門涼到腳跟;剛才那股歡樂勁兒全跑光了。大家只是楞楞地看著方七佛。
方七佛不慌不忙地解釋道:“當今皇上十分喜歡奇花異石,貪官汙吏們更是乘機大肆搜括。妳們想想,那班黑良心的官吏知道以後,還會不流涎水嗎?我想,不出壹個月,狗官狼吏壹定要來鬧個雞犬不寧哪!”
有個兄弟憤憤嚷道:“花寶石是大哥得的,又不是那些貪官汙吏得的,這和他們屁相幹!”。
方七佛笑笑說:“貪官汙吏要是講理,天下怕就不會亂了!”
緊接著,又有壹個兄弟大聲叫道:“大哥得的花寶石誰也別想搶去!要是那些貪官汙吏真的來要,我們索性敲碎他的腦袋,給他點辣味嘗嘗,叫他下次再不敢來!”
方七佛的話,頂靈驗也沒有了。果然在半個月後,縣城裏來了兩個公差,大模大樣地叫喊著找方臘。方臘憋住壹肚子的怒火回答道:“我就是方臘,妳找我幹嘛?”
公差惡狠狠地喝道:“快快獻出縣太爺的花寶石!”
方臘聽了哈哈大笑道:“我有壹塊花寶石,縣太爺的我可沒見!”
公差更兇了:“胡說,這花寶石明明是縣太爺的!所有花寶石都是縣太爺的,快快交出!”
突然,方臘背後有人大吼壹聲,亮出壹把明晃晃的柴刀:“要花寶石的,先留下腦袋!”
兩個公差壹看形勢不妙,扭頭就跑。方臘兄弟們笑得捶胸拍腿。
隔了兩天,縣城裏飛來了壹隊人馬。他們嚷著說要去桐樹塢取花寶石,又說什麽花寶石聖潔,沖不得邪氣,必須直路去取,直路運回才行。這隊飛揚跋扈的人馬,逢民房就拆,遇莊稼就毀,壹路橫沖直間地奔向桐樹塢。沿途的老百姓可遭了殃,個個氣得兩眼出血。後來,百姓忍無可忍了,不知哪個膽子大的人喊壹聲“打!”四面八方,男男女女,扛鋤頭的扛鋤頭,舉鐵耙的舉鐵耙,壹下子就把官兵包圍住了,只聽壹聲吶喊,鋤頭飛舞,棍棒並起,壹下子就把官兵打得頭破血流,走運的留條活命逃回縣城,到縣太爺面前哭爺叫娘去了。
縣太爺壹聽,惱羞成怒,大發雷霆。立即調齊了五百精兵,殺奔桐樹塢,口口聲聲要取方臘的腦袋和花寶石。方臘兄弟早已料定縣官的心是越來越狠的,壹定有大兵到來。他們背上刀斧、鋤頭,老早在箭門山外埋伏好了。五百官兵領頭的才進桐樹塢,連舒舒服服喘口氣的時間都沒掙著,只聽得晴天霹靂,壹聲鑼響,緊接著喊聲震天,方臘兄弟們跳將出來壹陣砍殺,五百官兵便頭斷腿飛,嗚乎哀哉了。
方臘兄弟殺掉了官兵,獲得了大勝。附近趕來助威的老百姓,都呼喊著,跳躍著,圍上前來。方臘看見這麽多人聚在壹起,是壹個說話的好機會,便壹躍跳到壹塊高高突起的壹石上,對著成千的人群,舉起手臂,高聲喊道:“兄弟們,貪官汙吏逼得我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大家看怎麽辦?”人群中的方七佛晃動著拳頭大聲回答道:“只要大家壹條心,天塌下來也能頂得住。官兵毛毛來多少,我們就殺它多少!”
緊接著,人群中又有人喊道:“快把繳來的刀槍分給我們,讓我們壹塊兒痛痛快快地去殺狗貪官!”
不知多少人異口同聲地喊道:“對呀!快分給我們刀槍!”
立刻,人群轟動了,那些分到刀槍的人,壹個個舞槍弄刀;那些來遲了壹步,沒分到刀槍的人,壹個個揮動著斧頭,鋤頭……他們都咬牙切齒,恨不得壹下子沖進縣城,除掉那個狗縣官才快活呢!。
開 庫 分 糧
有壹年七月,天上有兩個月光景沒有下雨。曬得地裂葉枯,遍地焦黃,稻谷顆粒不收。大家用樹皮草根還填不飽肚子,官府卻連連上門討稅,把大家從山地裏收起來的幾顆雜糧,也搜括得壹幹二凈。
那日子真難過呵!方臘和窮兄弟們,自己肚皮餓得精癟,壹家人老的搖頭嘆氣,小的哭叫要吃,可是糧食卻壹車壹車的,不斷往縣城路上拉,把縣裏的糧庫裝得滿滿的。大家心裏真氣極了,都想把糧庫裏的糧食弄出來。
有些性子比較急的人,看到被逼得走投無路,心頭火起,三三五五會在壹起,摩拳擦掌,打算動武去搶。方臘聽了這個消息,連忙對大家說:“硬打容易吃虧,要想個靈巧的辦法才是!”大家都相信方臘是最會想辦法的,都齊聲催他:“妳快點想個辦法吧,日子沒法過啊!”
其實方臘肚裏早盤算好幾天了。他見大家很齊心,便到私塾裏去找老先生,問問他過去官府散糧是咋個散法的。這個老先生也是窮苦人,心腸蠻好的。他聽方臘問起散糧,就嘆口氣說:“散糧要有官府的告示才行;現在的官府,他們哪裏會散糧啊!”
方臘想了想,心裏壹動,就問;“有了告示,他們就肯散糧麽?”
老先生回答:“那當然!官府有了告示,誰敢阻擋?”
方臘又問:“告示怎樣寫法的?”
老先生又把告示怎樣怎樣寫,告訴了方臘。
方臘聽完這些話,心裏的主意也打定了,就說:“老先生請妳寫張告示,我們拿了告示,去向糧庫要糧去!”
老先生搖搖頭說:“告示我會寫,告示上要蓋官印,哪來這顆印呢?”
方臘壹聽要官印,皺起了眉頭。可是再壹想,又覺得官印也沒什麽了不起,那不過是木頭刻刻用來嚇人的,難道我們自己就不好動手來刻麽?想到這裏,方臘便對老先生說:“妳只要把告示寫好。官印包在我身上好了。”
原來方臘想好了壹個妙計:用豆腐幹來刻官印。這個辦法真是好極了,豆腐幹切成同官印壹樣大小,又是松松軟軟的,壹刻就刻成了。
等老先生寫好了假告示,方臘也搞好了豆腐幹做的假官印,往告示上壹按,正同真的官印壹模壹樣,不差分毫。老先生看了告示上的官印,也連連點頭佩服。
方臘拿了這張告示,就領著全村的窮兄弟,到縣城裏去。到了糧庫附近,方臘叫大家先在旁邊小弄裏等著,自己帶了壹個頂機靈的小夥子,朝糧庫走去。走到糧庫門邊,方臘把假告示交給這個小夥子,對他說;“妳在門邊站著,看到我在裏面把手壹舉,妳就馬上把告示貼在墻上,再去把大家叫來。”說完,就放大步子,直向糧庫走去。
剛進糧庫大門,衙役就在過道上用刀攔住了他。衙役喝問方臘;“幹什麽的?”
“領賑災糧!”方臘拿起手裏的米袋回答。
“縣太爺沒有告示,不能領!”
方臘說:“有告示怎麽辦?”
“有告示馬上開庫散糧,沒告示就抓妳去坐牢!”
方臘壹看機會已到,就把手壹舉說:“好,壹言為定!”便拉了衙役到門外來看告示。
那個衙役朝墻上壹看,果然是壹張告示:端正的字體,朱紅的方印,明明是縣太爺出的告示麽!他壹時摸不著頭腦,呆在那裏了。這時,後面壹大堆人圍了上來,七嘴八舌地叫;“縣太爺告示到處都貼了,為什麽還不散糧!”方臘對衙役說:“剛才妳說的,有告示馬上開庫散糧。現在告示有了,快點開庫;要不,我們自己動手了。”
衙役被弄得毫無辦法,又怕人多手亂,鬧起來不得了,只好放大家進糧庫去。
方臘和大家進了糧庫,壹面搬糧,壹面守住大門,不讓衙役走漏消息。等到都把擔子裝滿了,大家才高高興興地揚長而去。
方臘的“八大天王”
《水滸》描寫的是北宋末年,水泊梁山宋江等壹百零將縱橫在山東,馳騁於河北的英雄故事。梁山好漢打著替天行道的大旗,劫富濟貧,敗官兵陷州府,朝廷不正視。即使是童貫、高俅親自出馬,選調宋朝各地的精兵強將也不能損梁山好漢壹人壹騎。
只是宋江等英雄雖然落草為寇 ,但心懷忠義,有著壹顆報國的赤誠之心,幾經周折,如嘗夙願全夥受招安,獲得了為國家社稷出力的機會。梁山的英雄們南征北戰,征伐大遼衛邊疆,剿滅田虎王慶平內患,為大宋立下赫赫戰功。
可惜在征剿江南反賊方臘時,梁山卻蒙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損失。壹百零八人只有二十七人生還。那麽給梁山帶來如此大損失的到底是些什麽人呢?我這篇短文寫的就是《水滸》中方臘麾下的八大猛將。
方臘在《水滸》中是作為反派角色登場的,因此書中描寫自然筆墨,刻畫等方面比較的淡薄,但是只要妳仔細地閱讀,仍能比較出書中壹些值得註意的地方。
本文稱之為“八大天王”是因為史書中記載,方臘手下的確有壹個叫“八大王”的名將,但在《水滸》中卻沒有描寫此人,“八大王”據說身材彪悍,性情豪爽,作戰勇敢(有點像《水滸》中刻畫的方臘部將鄧元覺),慣使大刀(有點像《水滸》中刻畫的方臘部將石寶)。本文就借用這個名號來泛指《水滸》中所刻畫的方臘麾下的那些最能征慣戰的猛將們。
第壹,尚書王寅:此人頗通文墨,有些謀略,被方臘加封做了文職,官爵是兵部尚書,管領兵權之事。王寅原本是歙州山裏石匠出身,慣使壹條鋼槍,這條槍神出鬼沒,萬夫莫擋。坐下有寶馬良駒名喚轉山飛,這匹寶馬登山渡水,如行平地。因為位高職重,王寅在戰場上拼殺的機會並不多,在歙州大戰,他敗中求勝,設計坑殺掉了梁山的神火、聖水二將。城破之時,他匹馬單槍往外突圍,槍起馬到,馬踩擋道的李雲;石勇截住廝殺,數回合之內就枉送了性命。王寅又奮勇力敵孫立、黃信、鄒淵、鄒潤四將,並無懼怯。直至又加上豹子頭林沖,五人合力才將王尚書亂戳殺死。由此可見王尚書武功之強堪稱方臘帳下之翹楚也。
第二,寶光如來國師鄧元覺:歙州僧人,名號寶光如來,俗姓鄧,法名元覺,使壹條禪杖,乃是渾鐵打就的,重達五十余斤,人皆稱為護國的國師,鄧元覺有萬夫不敵之勇。曾酣鬥魯智深五十余合,不分勝敗,不過鄧元覺已經占了上風。行者武松恐魯智深有失,不得不殺出助戰,面對梁山步兵頭領中武力最強的兩大煞星鄧元覺方才敗回。可惜這位國師被宋江等設計,帶入籠中,由小李廣花榮從側面近距離壹箭射中其面門,墜下馬去,被被宋軍亂刀殺死。鄧元覺沒有機會展示出他的全部武勇,但與花和尚壹戰已可推知其悍勇不可力抵也。
第三,南離大將軍元帥石寶 :是福州人氏,使壹口寶刀,名為劈風刀,可以裁銅截鐵,遮莫三層鎧甲,如劈風壹般過去。還慣使壹個流星錘,百發百中,騎壹匹瓜黃馬。大戰關勝二十回合突然回馬,關勝勒馬回陣,宋江不解,關勝說:“石寶刀法,不在關勝之下,雖然回馬,必定有計。”能夠得繼承了武聖傲慢的大刀關勝認可的武將在《水滸》中絕對的屬於鳳毛麟角!石寶砍死過梁山的鮑旭,走線錘錘打八驃騎之壹驍將急先鋒索超;五十回合殺敗呂方(看似石寶的汙點,其實不然,呂方雖然在地煞星之列,其武功並不弱,外號小溫侯,堪比呂布。在俞萬春的《蕩寇誌》壹書中,呂方也是壹個能夠與那些壹流高手扳扳手腕的角色。)石寶壹口刀,戰呂方、郭盛兩枝戟,沒半分漏泄,直至又加上朱仝壹條槍,才敗走。
第四名,護國大將軍司行方:《水滸》中關於方臘手下的這位五虎上將之壹的猛將介紹並不多,只知道他是太子方天定手下四大元帥之壹,但他在德清縣南門外,三十回合就斬掉了梁山水泊步兵統領裏的五虎將插翅虎雷橫,司行方的勢力由此可見壹斑了。可惜司行方很快就因為兵敗墜水而亡了,沒有來得及展示更多的本領。
第五,皇侄方傑:慣使壹枝方天畫戟,有萬夫不當之勇。他年紀後生,精神壹撮,壹枝戟使得精熟,與秦明連鬥了三十余合,不分勝敗。在助手杜微飛刀的幫助下,壹戟將霹靂火聳下馬去,使秦明死於非命。在最後壹戰中,方傑戰關勝不過十數合,宋江又遣花榮出陣,雙戰方傑。方傑力敵二將的夾攻,全無懼怯。雖然難見輸贏,方傑已經只能是遮攔躲避。李應、朱仝又驟馬出陣,並力追殺。見四將來夾攻,方傑這才撥轉馬頭敗走。卻被臥底的柴進截住了退路,方傑下馬逃命,讓柴進壹槍戳中,燕青趕上壹刀結果了性命。
第六,鎮國大將軍厲天閏:初次出場就給梁山迎頭痛擊,壹刀斬掉周通;李忠帶傷走了。十個回合殺敗左手負傷的雙槍將董平。厲天閏最出彩的是借著松樹的掩護,壹槍搠倒梁山馬軍八驃騎之壹的沒羽箭張清。厲天閏在兵潰之時,與盧俊義大戰三十回合,心態失衡,被盧俊義挑於馬下。
第七,龐萬春:人送綽號“小養由基”,是江南方臘國中第壹個會射弓箭的。他初次出場就技驚四座,颼的壹箭,正中梁山馬軍八驃騎之壹的九紋龍史進,撞下馬去。指揮部下亂箭齊發,滅掉了梁山壹流的驍將拼命三郎石秀及陳達、楊春、李忠、薛永等五員水滸將佐,以及二千多名軍卒。連珠箭射死以接暗器而聞名的歐鵬。龐萬春的神射乃方臘手下的壹絕也。
第八,樞密呂師囊:原來是歙州富戶,因獻錢糧與方臘,官封為東廳樞密使。呂師囊幼年曾讀兵書戰策,慣使壹條丈八蛇矛,武藝出眾。部下管領著十二個統制官,名號“江南十二神”。他率部進行的頑強抵抗是梁山噩夢的開始。
但屢敗屢戰,心情比較悲憤的呂樞密只不過二十回合就被梁山馬軍八驃騎之壹的金槍將徐寧覓得破綻,肋下刺著壹槍,搠下馬去,魂歸了陰曹地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