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油條變軟
混合雞蛋、面粉、發酵粉、黃油和水。
02
將面團攪拌至光滑。
03
蓋上保鮮膜發酵半個小時,然後背面抹點幹粉,保鮮膜放冰箱冷藏壹晚。
04
第二天取出,直接拉成長條,用搟面杖搟平,切成等寬的面團。
05
把兩片疊在壹起,用筷子在中間壓壹下。
06
將鍋中的油加熱至200℃左右,鍋底無油花。加入面團,油炸。不要加大火,保持溫度,將油條兩頭捏緊,均勻拉伸,放入油鍋,用筷子翻面,加熱均勻後自然膨脹。
07
逐漸變大。
08
煎至表面金黃後,出鍋食用。
油條
油條是壹種古老的漢族面食,是壹種長而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脆韌,是中國傳統的早餐之壹。油條的名稱因地而異,“天津稱油條為水果;安徽有的地區叫牛油果;東北叫大果;福建和閩南等地叫炸鬼;潮汕壹帶等地叫炒果;浙江省對天然筋有個叫法(天然筋就是絲瓜,老絲瓜曬幹去皮後會留下筋,跟油條的形狀很像,所以叫天然筋)。
相關起源
油條是壹種古老的中國面食,是壹種長而中空的油炸食品,口感酥脆堅韌,是中國傳統早餐之壹。《宋史》記載,宋朝時,秦檜迫害嶽飛,人民用油炸壹種類似油條的面食來表達他們的憤怒。類似的油炸面食,其起源遠早於宋代,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具體時期無法考證。
早在南北朝時,北魏的農學家賈思勰。在《齊姚敏書》中,他記錄了油炸食品的制作方法。《齊·姚敏書》雲:“薄餅,壹種冷器皿,是美的。”唐代詩人劉禹錫在壹個故事中也提到了冷兵器。《苕溪漁隱從化》中提到:“東坡嗜食,常作詩來寫,如《美食賦》《豆粥詩》。《寒詩賦》中也有雲:‘搓手數遍,尋玉,藍油煎之,淡黃深。晚上睡在春天是微不足道的,它會壓倒壹個美麗的女人擁抱黃金。”冰冷的工具是扭曲的頭顱,產生了劉禹錫的《壹個故事》。“不過,這種叫‘冷器’的食物,應該看起來像女人戴的裹臂金,類似撒種,而不是油條。油條應該是繼南宋之後,油炸面食的又壹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