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蘇酒的來歷及意義
屠蘇酒的來歷是王安石的詩句;意義是防疫。
“爆竹聲中壹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是宋代王安石《元日》的詩句。相傳從南北朝開始,民間就有除夕夜半家人先幼後長飲屠蘇酒的習俗。正月初壹飲藥酒防疫的風俗,早在漢代就已經形成了。以前由於衛生條件差,疾病流行,故常飲屠蘇酒預防疾病。
當時飲用的是椒酒,即用花椒浸泡的酒。花椒有除濕散寒、止痛殺蟲等功用,後來出現了屠蘇酒,因為它辟瘟防疫、預防疾病的作用比椒酒更大,就逐步取代了椒酒。
《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寧國府除夕祭宗祠,榮國府元宵開夜宴”中描述賈母除夕之夜從寧國府歸來後,與兒、媳、孫子們歡度除夕,“擺上合歡宴來,男東女西歸坐,獻屠蘇酒、合歡湯、吉祥果、如意糕”。
屠蘇酒的組成和配制方法:
唐孫思邈《急備千金要方》、明李時珍《本草綱目》、清高濂《遵生八箋》、清《沈氏遵生書》等均有記載,處方大同小異。
《本草綱目》載:“用赤木桂心七錢五分,防風壹兩,菝葜五錢,蜀椒、桔梗、大黃五錢七分,烏頭二錢五分,赤小豆十四枚,以三角絳囊盛之,除夜懸井底,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元旦取出置酒中,煎數沸,舉家東問,從少至長,次第飲之,藥渣還投井中,歲飲此水,壹世無病”。
說飲此水可“壹世無病”,當然是誇大其辭,但作為壹種防疫藥酒,在當時還是起了壹定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