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唾液的成分是什麽?

唾液的成分是什麽?

(A)唾液的性質和成分

唾液是壹種無色、無味、接近中性的低滲液體(Ph6.6-7.1)。唾液大概是99%。有機物主要是粘蛋白,還有球蛋白、氨基酸、尿素、尿酸、唾液澱粉酶、溶菌酶。唾液中的無機物包括鈉、鉀、鈣、硫氰酸鹽、氯和氨。此外,唾液中還有壹些氣體,如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唾液中的粘蛋白幾乎全部由粘液細胞分泌,這使得唾液具有粘性。漿細胞分泌稀薄的唾液,幾乎不含粘蛋白,但漿液腺分泌的唾液澱粉酶是粘液腺分泌的4倍。

唾液的滲透壓隨著分泌速率的變化而變化。當分泌率很低時,其滲透壓也較低,約為50m osm/kgH2O;;在最大分泌率時,滲透壓可接近血漿,唾液中鈉、氯濃度增加,鉀濃度降低;當分泌率低時,出現相反的現象。目前認為唾液中電解質成分隨分泌速率的變化是由於分泌物流經導管時導管上皮細胞對電解質的吸收不同所致,而分泌物從腺泡細胞排出時是等滲的,電解質成分與血漿相似。

唾液是體液的壹部分,來源於飲食,通過胃的“溢精”,腸的吸收,脾的“散精”而形成。體液在人體生理上非常重要,也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津液是指體液的稀薄部分,具有很強的流動性,分布在體表的皮膚、肌肉和毛孔中,能滲入血管起到保濕作用。液體是指粘稠的部分,流動性很小,註入關節、臟腑、腦、髓中滋養。由於津液相互轉化,津液常可稱為氣化維持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

氣與津液的關系類似於氣血的關系。氣對津液的產生、分布和排泄起氣化、溫暖、促進和固攝的作用,它在體內的存在需要依附於津液。氣附著在津液上,在體內運動。

血液和津液都是由水谷的精氣產生的,津液是血液的壹部分。兩者關系非常密切,所以有“津液血同源”之說。血液與津液的相互作用,如津液的流失,必然會影響血液的生化補充,產生陰血流失,反之,大量失血也會導致津液不足。

津液不足,功能下降,就會導致津液不足,屬於陰。津液不足是陰虛的壹種表現,所有導致陰虛的原因都會導致津液不足。津液不足的癥狀往往表現為燥,所以津液不足的癥狀常被稱為內燥。津液和其他生理狀態的津液在臟腑的生理功能下是相互調節和轉化的,所以失血過多、出汗過多、利尿過多都會導致津液不足。

體液包括唾液、胃液、腸液、眼淚、鼻涕、汗液和尿液。唾液是體液的重要組成部分。唾液是由口腔周圍的三對唾液腺分泌的,俗稱唾液,其中含有澱粉酶。唾液通過引流管流到口腔,可以消化澱粉。近年來,美國壹些專家研究表明,口腔唾液不僅有助於消化,而且是抗癌的第壹道防線。具有很強的抗癌作用,連黃曲黴素和亞硝酸鹽這種有很強致癌作用的物質都不怕。他們還發現,唾液只要與食物接觸30秒,就能充分發揮作用。因此,專家建議,每口飯最好咀嚼30次後再吞咽,這與中國傳統養生中人們吃食物時要“細嚼慢咽”的要求不謀而合。可見,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就明白了津液對人體健康的奧秘,在幾千年前就註重加強和維護津液,創造了許多加強和維護津液的訓練方法——各種養陰、生津、吞津液的方法。比如近幾年流行的“八段錦”法中就有這樣壹套練習方法;微搖天竺,赤龍攪水津液,漱津液三十六次,滿神水,壹口吞三次,龍虎自奔...這種方法的大意是,練習時,用舌頭在口中上下攪動,用舌頭攪動體液,然後將新生的體液分三口吞下。吞咽津液時,會發出汩汩聲,但不要咽得太用力,用意念給腹部...所謂“精”,壹般認為是人體的精氣,也可以看作是津液升華的結果。通過練習,使津液由量變到質變,產生對人體更重要、更有益的精氣,為下壹步練習精氣、氣神、神歸虛奠定基礎。

古人說津液指的是唾液,唾液在眾多體液中排名第壹。大部分養生操和傳統武術操在練習時都需要舌頭接觸上顎,也就是搭鵲橋。其意義之壹是刺激唾液腺,增加唾液分泌。

除了上述內在功能,唾液還可以有其他用途,比如美容。方法如下:洗完臉後,將剛出生的幹凈唾液放在手中,雙手拱起,然後將唾液均勻地塗在臉上,每天早晚各輕輕按摩壹次。壹段時間後,妳的臉會有光澤和滋潤。以前有些農婦梳頭的時候習慣用唾液抿頭發,這些唾液滋潤過的頭發是有光澤的,是可以學習的。唾液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無任何負面作用,可謂美容佳品。其作用機理是唾液中含有大量滋養皮膚的成分,唾液還具有殺菌消毒的功效。說到唾液的殺菌消毒,就讓我們想起了很多哺乳動物受輕傷後的自救。它們壹遍又壹遍地用舌頭舔傷口,把臟血舔幹凈,傷口不會感染,還會加快愈合。所有這些現象和作用都表明唾液既能殺菌又有營養。到目前為止,我國仍有簡單的用唾液治療輕度外傷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