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保健需要註意什麽?
下面從日常生活的幾個方面來說說秋季養生應該註意的問題。
1,秋裝要防寒保暖。
立秋後,晝夜溫差很大。傳統上有“春捂秋凍”的說法。“秋凍”是指秋季氣溫變涼,不要過早加太多衣服。初秋,暑氣尚未消退,過早地添加過多的衣物。壹旦氣溫升高,出汗感冒,就很容易感冒。隨著氣溫下降,適當的冷空氣刺激可以促進機體的物質代謝,提高機體對低溫的適應能力。但“秋凍”法適合體質好的年輕人,體質弱的人,或者老人小孩,要根據氣候變化及時增減衣物。尤其需要註意的是,秋季不宜赤膊,寒氣寒氣會從皮膚侵入人體,傷及陽氣。
2.秋季運動應保護陽氣。
金秋時節,秋高氣爽,空氣清新,是鍛煉身體的好機會。適當早起,到空氣清新的地方走走,去舊迎新,肺氣才不會受到燥邪的傷害。按照農歷,“立秋”是秋天的開始,以“初霜”結束,而“春分”正好是從立秋到初霜的90天路程的壹半。秋分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太陽輻射越來越少,但地面散失的熱量更多,降溫速度明顯加快。農諺雲:“千年分秋夜,壹夜寒。”。這個季節壹天溫差大,晚上要加衣加被,防止秋季寒夜傷陽。從中醫的角度來說,秋季也是人體精氣處於收斂和滋養的階段,所以運動也要符合這個原則,就是運動量不能太大,以免出汗過多,防止陽氣流失。運動應選擇輕松溫和的項目,循序漸進,在全身微汗時進行,使精氣內斂,陽氣不耗。
3.秋季宜溫食。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市場上有許多種蔬菜和水果。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如百合、山藥、荸薺、核桃、花生、芝麻、蜂蜜、紅棗、蘋果、梨、橘子等。此外還有蓮藕、冬瓜、蘿蔔、西葫蘆、茄子和各種蘑菇。既能潤肺,又能調和脾胃。同時,秋季由於陽弱陰長,腸胃抵抗力降低,病菌容易乘虛而入,損傷脾胃,導致腸胃疾病,所以也有“秋宜暖”的說法,即秋季要避免吃太冷的食物,飲食過涼,會導致消化不良,引發各種消化道疾病。脾胃虛弱者要註意腹部保暖,也可以加熱吃蔬菜水果。
4.要預防抑郁癥,要樂觀。
中醫認為七情不暢,多病比比皆是,秋季也是人容易抑郁焦慮的季節。所謂“多事之秋”就是指這種情況,所以調解情緒也是秋季保健的壹個重要方面。豁達、平靜、開朗、樂觀的心態,對於預防抑郁、焦慮的發生和復發具有重要意義。
5.關於秋季進補。
“補”壹般是針對“虛”的。每種補藥都有壹定的對象和適應癥。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進補,進補越貴越好。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相應的進補也不同。有些昂貴的補品並不適合所有人。應以實用有效為原則,即百姓所說的“缺什麽補什麽”。秋季進補應以涼燥為主,以溫潤為主,不宜燥熱,也不宜大補。中藥滋補品種類繁多,性質各異。進補之前,首先要分清氣血陰陽和身體損耗的區別,有針對性地進補,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妳亂補,別人就壹個壹個補,影響體內陰陽平衡,氣血平衡,臟腑功能。不僅不會增強妳的體質,還可能加重妳的病情。即使身體虛弱,需要進補,也要循序漸進。最好是先調理,再滋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