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傳統民俗有很多:立秋應該吃什麽?

傳統民俗有很多:立秋應該吃什麽?

立秋的習俗

秋會、秋咬、秋脂貼是立秋的各種習俗。作為夏季最重要的節氣,“立秋貼秋肥”是壹個古老的習俗。

1,吃西瓜

立秋江蘇各地都有每天吃西瓜的習俗,稱為吃秋。立秋的這壹天,往往是今年最後壹次吃西瓜——人們認為立秋後,早晚天氣會變冷,吃冷的食物會對胃有影響,所以立秋後就不再吃西瓜了。

2.吃秋天的桃子

立秋時,大人小孩都要吃秋桃,壹人壹個,吃完後保留果核。除夕之夜,桃核被扔進爐子裏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將拯救瘟疫壹年。

3.吃涼糕

在金華市民心中,吃西瓜和涼糕是立秋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什麽是酷蛋糕?就是把紅薯澱粉熬成湯,倒進碗裏。第二天早上留下來,形成壹整塊。遠看像壹顆圓潤透明的白玉,再切成小塊,撒上白糖、醋、薄荷,使之清涼,酸甜可口。

4.吃“福緣”

立秋節氣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人們相信,吃了桂圓肉,後代就會成為大官,桂圓又叫“福源”,所以有句俗話:吃了桂圓,子孫最好。

5、吃小紅豆

自唐宋以來,每到初秋,就要用井水送服紅豆。取七至十四粒小紅豆,用井水吞服,服用時面朝西,所以據說壹秋可免痢疾。

6.吃“渣”

立秋在山東萊西流行吃“渣子”,壹種用豆碎和蔬菜做成的小豆腐,有“大人小孩吃立秋渣子不吐不拉”的說法。秋季是腸胃病的高發期,很多地區的民俗都有壹年治病祈福的意思。四川和山東是這種民俗的典型代表。

7.用掛秤給人稱重

清代嘉興民間流行在這壹天用掛秤的方法給孩子稱體重,然後與長夏時的體重相比較,以測其胖瘦。減肥被稱為“苦夏”。當時人們認為既然減肥了,就需要“補補”,也就是立秋俗稱的“貼秋膘”。

8、糊秋肥

民間有句話:初秋到,秋天胖,冬天去,春天好。都說人在天寒地凍之後要多吃肉,補充三伏天食欲不佳出汗帶來的不足,提高免疫力。然而,許多網友表示,生活不再是過去的樣子了。他們平日裏吃得很好,夏天也註意保養,所以那壹天的立秋不需要特別的輔食。

9.泥鰍

無錫人還有壹個有趣的說法,那就是立秋那天遇到了泥鰍。如果秋天有大風和大雨,初秋稻田裏的泥鰍會直立在水中。所以每到立秋,有經驗的老無錫人都會抓壹條泥鰍放到水裏,預測今年秋天會不會有大風大雨。

10,吃餃子

當然立秋會“搶秋肥”包餃子(吃黃瓜會越來越瘦,吃茄子會越來越胖)。東北有句話:坐著不如躺著,不如餃子好吃。立秋壹般吃餃子或包子,稱為“搶秋肥”。我從妳碗裏搶壹個餃子,這樣秋天可以強身健體,彌補夏天流失的油水。

11,稱量水

過去,宿遷人習慣在立秋前後往容器裏裝水,容器要壹樣大,然後稱重。如果立秋前水多,說明水多,所以秋季雨水少。如果立秋後的水很大,秋季就會有更多的雨水,這可能會導致秋澇。在淮安,湖上漁民也有立秋叫水的習慣。根據水質推測,秋水有漲有落,水重是不祥之兆。老秋水漲賣漁網。

12,吃雞蛋

此外,在初秋的這壹天,我國其他地方也有吃雞蛋和桃子的習俗。雞蛋有安神養心的作用。雞蛋對脾胃無害,適合嬰幼兒、孕婦、產婦、病人食用,但不宜多吃。壹天吃1 ~ 2個雞蛋比較合適。

13,祝福

在常州武進區,立秋將舉行秋季會議,紀念這位勇敢的菩薩,並祈求風調雨順、和平繁榮。此外,古代常州經常發生蝗災。初秋時,農民們還在稻田裏插上錦旗來驅趕蝗蟲。鹽城民間還有壹種說法叫“秋爭喜”,至少有兩三千年的歷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