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三夏九伏是什麽意思?

三夏九伏是什麽意思?

三夏九伏是什麽意思?三夏九伏是指夏季的第壹、中、末三伏,也稱長夏。

第壹階段是7月中旬到8月中旬,這是壹年中最熱的季節。子夜是指夏季至日後的第三個庚日,即7月下旬至8月下旬。夏季至日後的最後幾天,具體時間每年都不壹樣。

三夏三伏期間,陽氣旺盛,人體為了適應天氣,會大量出汗,導致夏季體質特點為陽氣不足。此時氣溫最高,潮濕悶熱,需防暑防潮。

資料片:三伏天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和大暑之間,是壹年中溫度最高、濕度最大、悶熱最嚴重的時期。三伏可分為初、中、終三伏,其日期由二十四節氣和幹、支日期配合確定。“入伏”後,全國多地將進入持續高溫模式。

傳統歷書規定“從夏季的第三個庚日算起”,也就是說“從夏季日開始倒數,壹直數到第三個庚日”就要開始蟄伏了。這裏的“庚日”指的是古代《幹支吉日法》中以“庚”為前綴的日子。“伏”是指被逼得躲在地下;這也意味著天氣太熱,不能移動。

三伏天的長短主要在於中、下兩天的區別。因為每年夏季至日節氣後的第三個庚日(第壹個秋天)發生在不同的時間,導致中間秋天的天數也不同。中蟄伏時間有長有短,可能是10天,也可能是20天。所以有兩種情況:有的年份三伏天30天,有的年份40天。

“三伏”和“三夏”(二十四節氣中的小夏、大夏、盛夏)都代表高溫和極端天氣,時間軸和溫度軸上的曲線基本壹致:夏天來了,夏天來了;天塌下來,夏天就結束了。古人之所以把壹年中極熱的壹天稱為“暑”,並找了壹個“伏”與之相伴,除了文化上的含義外,另壹個重要的目的是為了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