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納西族有哪些傳統習俗和感受?

納西族有哪些傳統習俗和感受?

納西族是生活在中國金沙江上遊的壹個少數民族。除四川、西藏外,主要生活在滇西北的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及其周邊的中甸、寧蒗、未夕、永勝、德欽等縣。據1990人口普查,全國有納西族278009人,其中雲南省260388人,麗江納西族自治縣184894人,占全國納西族總人口的66.5%,是納西族的主要聚居區。

納西族的稱謂因方言而異:麗江等地自稱納西族,四川寧蒗、鹽源等地自稱那日、那如或那亨。根據納西語分析,“那”是“大”或“貴族”的意思,“xi”、“儒”、“恒”是“人”或“族”的意思。1954年,根據我國民族的意願,經國務院批準,將“納西”作為* * * *的同義詞。納西族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字。納西語屬於漢藏語系藏緬語族彜語支,以金沙江為界大致分為兩種方言。方言之間不能互通,而納西語的標準語是以納西語的西部方言為基本方言,以麗江縣大研鎮的語音為標準音。在納西族漫長的歷史進程中,曾經有東巴語和戈巴語。東巴文是壹千多年前(唐朝以前)納西族創造的壹種象形文字。它由象形文字、音標和附加符號組成,是當今世界上唯壹仍在民間流傳的活著的象形文字。納西族宗教信仰納西、東巴和藏傳佛教。此外,麗江的納西族也普遍信仰“三花”,成為壹個多信仰的民族。納西族的社會經濟和雲南大多數少數民族壹樣,是不平衡的。建國前,麗江縣納西族聚居區是封建地主經濟,出現了資本主義工商業。中甸縣部分地區還保留著領主經濟的殘余;寧蒗基本上還處於封建領主經濟階段,維持著對偶婚和母系家族的殘余。在納西族文化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納西族人民創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燦爛文化,形成和發展了自己的宗教信仰和習俗。東巴教是納西族特有的宗教,東巴文化因保存在東巴教中而得名。主要包括東巴文字、東巴經書、東巴繪畫、東巴音樂、東巴舞蹈、東巴樂器以及各種祭祀儀式。納西族東巴文化在雲南各民族中獨樹壹幟,是納西族的驕傲。例如,東巴文對於研究比較文獻學和人類文化史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在《東巴經》中,壹方面保存了許多古詞語,是納西語與其他相關語言進行歷史比較的絕佳材料,另壹方面記載了大量的納西古文獻。隨著東巴文化的發展,納西族學習和吸收了其他民族特別是漢族的先進文化,從而豐富了自己的文化藝術傳統和內容。自明代以來,以姜立土司為首的貴族地主首先接受了中國文化,他們都會寫詩。比如穆公曾經寫過《雪山詩選》,穆曾曾經寫過《雲淡墨輕》等詩。納西族的民俗特點壹般生活在壩區、河谷和半山區。壩區民居多為土木結構的瓦房,格局為“三室壹墻”。在山區,大多是用木板蓋起來的低矮木屋。在納西族的婚姻家庭中,大部分地區實行壹夫壹妻制。舊社會婚姻由父母決定,婚前社交自由。寧蒗瀘沽湖周邊的摩梭人,至今還保留著母系家庭和對偶婚的殘余。隨著婚姻法的實施,壹些古老的婚姻習俗正在逐漸改變。

納西族傳統節日

東巴會

每年農歷三月五日,納西族聚居的東巴聚集在中國中部的東巴聖地麗江玉水寨,舉行壹年壹度的東巴集市。這壹天,東巴人早早就來到了魚水村的東石羅寺。點香爐,燒香,拜神拜祖,拜東巴祖東巴世羅,念經做事。東巴俱樂部也是東巴“競技”和展示才藝的機會。來自全國各地的東巴根據自己的風格,紛紛誦讀東巴經,跳起東巴舞。然後,交流經驗,互相學習。他們都熱愛自己的民族,熱愛自己的國家。

文化

。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責任感把他們凝聚在壹起,齊心協力繼承和發揚古老的納西文化。

會堅持

每年農歷正月十五,是麗江納西族的“大社”。屆時,麗江將會人山人海,滿街都是竹木農具、果樹和鮮花。棒棒會標誌著春節活動的結束和春耕生產的開始。會議由“青年會”演變而來,最初是在壹個寺廟裏舉行。清初以後,會址移至麗江古城,逐漸發展成為春耕用的竹木農具集市。近幾年增加了果樹苗和花卉盆景的交易內容,會議地點也從古城搬到了新城。除了正月十五在縣城的社團大會,還有正月二十的白沙農具交流會。在納西語裏叫白沙當美空普,意思是白沙大保吉宮開。這是白沙大保濟宮、劉力殿、大定閣等自明朝延續至今的寺廟每年壹次的開放,讓人們燒香拜佛。後來演變成以農具交易為主的傳統節日。交流會上不僅有各種農具,還有兒童玩具和日用雜貨,所以俗話說“除了雞頭,什麽都可以買。”

三多傑

“三花”是玉龍雪山的神靈,是傳說中能征善戰、扶貧濟困的英雄,所以千百年來被納西族人作為保護神崇拜。根據東巴古籍記載,三花屬羊,所以在過去,全國各地的納西族人每年農歷二月初八和八月的羊日都會到麗江白沙的玉龍寺(北嶽店)祭拜,有的甚至在自己家裏舉行“祭三花”的儀式。除了祭祀活動,還有各種娛樂活動。由於二月初八恰逢春光明媚的“萬株山茶花”盛開,逐漸形成了納西族人郊遊的春節日。1986年8月,麗江納西族自治縣八屆人大常委會通過決議,將“農歷二月八時三花節”定為納西族的傳統節日。每年縣裏放假,縣政府都會安排各種節日,比如舉辦各種展覽、遊園賞花、舉辦相關學術研討會等。屆時,遊客將如潮水般湧來,全城歡騰,日夜歡唱,熱鬧非凡。如今,納西三花節已成為麗江最盛大的大型民俗文化活動。

三月會議

麗江三月會在每年農歷三月舉行,為期七天。原來是端午節的陰雨天,清朝10年在麗江以北的黑龍潭修建了玉泉龍神祠,3月在這裏舉行三到五天的龍王廟會。辛亥革命後,麗江商業勸工會以拜龍王換百貨,在玉泉北面的森林草坪設立了以馬匹為主的牲畜和交易市場。遠近商人源源不斷,玉泉逐漸成為居瑪姬的中心,始於三月,演變為居瑪姬物資交流會,壹直延續至今。三月會議期間,除了交換山貨藥材、土特產、生活用品和馬匹牲畜外,還組織了體育比賽、民歌和古樂表演。麗江城人山人海,充滿了節日的氣氛。

七月會議

麗江七月節,在農歷七月中旬舉行,是納西族的另壹個重要節日。會期約十天。因主要經營牛馬等大型牲畜,故又稱“七月賽馬俱樂部”。七月會議歷史悠久,眾所周知。據說納西族的祖先,崇拜並隱忍了連,經歷了大洪水的余生,遇見並愛上了天帝公主,沖破重重阻礙,終於結婚。他們從天而降創造世界的時候,也把天宮裏的馬市送回了老家,於是麗江有了壹個突如其來的馬節。事實上,法國自古就有“花馬之國”的美譽。這裏早就用馬和川商交朋友了。用納西象形文字寫成的東巴經中有許多關於養馬生活的精彩描述。麗江馬體形勻稱,眼睛小,頸短而粗,強壯而肌肉發達,四股力大,蹄硬,勤勞,步態輕盈,善爬山越嶺等。適合攜帶、騎行、拉行,不僅在當地廣泛使用,每年還大量出口各地。明代由於軍事和交通的需要,從山西引進了優良的驢品種,配以當地的好馬,突然發展起來。明初,穆土司派當地馬匹進京進貢。清朝乾隆年間,每年三月的李典市龍王廟會上,都會突然出現壹場馬畜交易。民國初年,在各地賽馬的基礎上,在麗江古城獅子山以西的山坡上舉行了七月賽馬大會。解放後,隨著國家經濟的繁榮發展,古代的七月會更加繁榮,成為交易馬匹、交換物資、傳播文化的新盛會。隨著規模越來越大,會場也搬到了縣城東南部更廣闊的紅星交流會場。節日期間,納西族人帶著牲畜、農副產品和各種中藥材來到大研鎮。鄰近地區的漢、白、彜、藏、包遼、普米族等民族的兄弟姐妹也穿著民族服裝參加了會議。來自西藏、四川、貴州、陜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的客商也遠道而來,共襄盛舉。人們趕著去開會,去開會,白天看展覽,看表演,從街上到會場三公裏的人流從未間斷。日落黃昏,華燈初上,四方街、新街、廣場人聲鼎沸。有些人吹長笛,有些人吹蘆笙,有些人二重唱《古琦調》,有些人轉圈跳《阿日裏》和《奧米達》。今天的納西七月會已真正成為壹次邊疆新貌的博覽會,壹次民族友誼的交流會,越來越顯示出它的獨特性。

納西節

迪慶納西族的節日包括正月的春節,二月八日和三月的清明節,五月的端陽節,六月的火把節和七月的祭祖節。最有特色和最盛大的節日之壹是2月8日。

2月8日:農歷二月初八是迪慶納西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尤其是在三八白蒂。又稱“潮白水”。白天,成千上萬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納西族、藏族、彜族、回族群眾聚集在白水臺,參加拜白水神活動。人們先燒香殺雞祭天,然後進行歌舞表演和賽馬,十分熱鬧。

二月初八,看起來更像是大規模的集體出遊。這壹天,村寨裏的人們穿上民族節日服裝,在黎明前成群結隊地踏上了去白水臺的路。到了白水臺,先以家庭為單位在臺前的乞食洞燒香磕頭,然後去各自的壁爐野餐。從古至今,各自火坑的位置都是壹樣的,因為家族或家族都在火坑上方設立了神龕。當天納西族人要先在火塘邊祭祖,然後到白水臺泉旁的大香爐前祭祖。祭祖結束後,他們坐在各自家中的火塘旁,享用早已準備好的各種菜肴和糕點。在這場香煙纏繞中,五樹灣的人們首先載歌載舞“赤原”舞,其他村子的人也像人壹樣加入了舞蹈隊伍。頓時,歌舞匯成歡樂的海洋。

衣食住行

據相關史料記載,納西族先民有“男女皆披羊皮”的習俗,這可能與較為發達的畜牧業和遊牧民族的天性有關。《李源經》所見的納西族男子,大多是“善打善獵,手持短刀,飾以蜻蜓”,而女子則是“披著毛毯,穿著皂衣,跌跌撞撞,高髻飄飄;女子理發梅綺,以麻繩為裙”。到清末民初,納西族男子的服裝已與漢族男子大致相同,女子服裝也從穿裙子變為多穿褲子,但仍保留了鮮明的民族特色。麗江地區的婦女穿著寬腰大袖、前短後長的女式棉襖,紫色或藏青色的馬甲,打褶的圍裙,長褲,船形繡花鞋,披壹條七圈七對垂耳的羊皮披肩,俗稱“戴月戴星”。已婚婦女把頭發梳在頭上,戴圓形紗帽;未婚的女孩在腦後紮辮子,戴布頭巾或黑絲絨帽。雲南省中甸縣和德欽縣的納西族婦女,常穿著開領的亞麻雙排扣長袍,上身飾有彩色圖案,下身穿著亞麻百褶裙,腰間系著彩色緞帶,背上披著羊皮披肩,腳上穿著雲頭靴。女青年壹般喜歡留長發,她們在頭上的辮子中混合五顏六色的絲線或羊毛發髻,類似於鄰近地區藏族婦女的頭飾。已婚婦女通常用紅布包裹頭部,然後佩戴俗稱“骨配”的圓盤形銀飾

另壹方面,沿湖摩梭人與藏族接觸較多,信仰藏傳佛教(喇嘛教)的人數與日俱增。大部分男人都換了藏裝。女人們穿著五顏六色的上衣,百褶裙,腰間系著絲帶,背上披著羊皮。他們用牦牛尾巴上的毛編織壹條粗的假辮子,戴在頭上。然後他們在假辮子上纏上壹圈藍黑色的絲線,垂到腰間,看起來美觀大方。

納西族的祖先可能早期就有過窯洞修行,有的史書稱之為“莫莫洞蠻”。後來逐漸學會了搭建“木窩棚”,即以縱橫疊放的圓木為墻體,在底座約10尺時加椽子,用木板覆蓋,再用石塊壓平。在正房裏,壁爐是活動中心,床位於壁爐旁,做飯也是在壁爐上進行的。明代麗江地區有瓦房,但大多是土司和首領的住所。隨著納西族地區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木、石結構和土木結構的瓦房在壩區城鎮和鄉村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種瓦房多為二層小樓。屋頂基礎用大石塊,中間用土坯或磚石,上面用木板覆蓋。房屋屋檐伸出,在桁架梁兩端釘上兩塊“風火板”(其中部分飾有“吊魚”),保護木質部分不受雨水侵蝕。主屋的門窗上裝飾著花鳥動物,壩內還鑲嵌著各種圖案的鵝卵石、瓷磚,重新種上花草,美觀舒適。

瀘沽湖沿岸的摩梭人至今仍住在“木屋”裏,每家至少有壹間主屋和壹間馬廄,而人口多或富裕的人則建了四間房子組成壹個院落。主房壹般由主房、上房、下房、後房、庫房組成。正房有個大火坑,做飯取暖;壁爐上覆蓋著木板,可供全家人吃飯、議事、祭祀、會客之用,也是老年婦女和兒童晚上睡覺的地方。上面的房間是老人的臥室,下面的房間是加工食物和煮豬食的地方,後面的房間用來堆放雜物。樓上房間有三四個小房間,作為家中中青年女性接待男性阿霞的“花房”。這種“木箱”建築雖然簡單,但冬暖夏涼,還能抵禦7級左右的強震。

據歷史記載,在古代納西族人大多吃蕎麥、稗草和圓根。明清以來,在大量吸收漢族先進生產技術和新作物的基礎上,納西族的農業迅速發展,生活發生了變化。玉米、小麥、大米、大麥和稗草是主食。壩區的農民經常在房前屋後開辟菜園,種些蔬菜養活自己。同時,納西族有每年冬季和臘月殺豬的習俗,制作火腿或臘肉,壹般切開食用,豬油作為食用油。壹般人家還自帶鹹酸鹹菜,豆豉,肝醬,香腸,皮蛋之類的。壹般情況下,壹日三餐多為幹飯,有米飯或米飯玉米混合,還有兩三個菜和湯。冬天和春天,我喜歡吃熱氣騰騰的火鍋菜;在夏季農忙季節,大多數農民用米酒混合冷水解渴,有些地方早上還吃炒面和酥油茶。納西族人喜歡喝酒,喝茶,抽樹葉,喜歡吃麻辣酸甜可口的食物。城市居民的主食主要是大米和小麥粉,壹般小而精,蔬菜由郊區菜農供應。市裏有賣著名的麗江火腿粑粑,很好吃。

祭天祭祖

三八納西族每年祭天壹次,祭祖三次。臘月十四,會請人釀酒、做飯、唱歌。30號晚上會讓人“找車”。第壹天,竈神要磕頭。第二天,他們會洗頭、洗腳、洗衣服,去河邊喝水。第三天晚上請諸神到家裏獻祭。第四天要殺雞,在天庭燒香,磕頭啜飲,活動結束後回來射箭等活動,活動結束後在祭司家吃飯。5日拂曉,我擡出壹頭大豬,煮了三口鍋。做完飯後,我看了《天堂好箭》和《烏鴉之友》。老年人吃酒肉,然後大家壹起吃。吃完飯依次回家。第六日,各家獻上自己的祭品。8日,他又擡了壹頭豬去祭天。9日,我祭了壹頭豬給上天。這是整個崇拜活動的結束。

祭祖:正月初六或初七或二月十二日壹次,六月初壹次,十壹月初壹次。壹般祭祀用三棵栗樹,各家自行祭祀。

葬禮

在喪葬習俗方面,麗江納西族在“改良土壤,建立溪流”之前,壹直實行火葬。人死後用竹籃或無蓋木棺擡到山上或村外的火葬場火化。過壹會兒,他們會清理遺骨,舉行葬禮。清初“改土立流”後,中央任命的流官多次明確改火葬為土葬,均以“土人猶惑刀禍禍福”之說而失敗。直到乾隆年間,官員們想盡辦法,動員壹個納西族小頭目去安葬他的母親,人們才漸漸把火葬改為土葬,看不到災難。但在壹些偏遠山區,火葬的習俗依然存在。

壹個人快死的時候,家裏的壹個長輩拿著壹個紙袋,裏面裝著壹點碎銀、茶粉和大米在旁邊等著,壹定要在死者倒下的時候把這個紙袋塞進他的嘴裏。此舉意在使逝者寶貴的“氣”得以延續,從而促進家族繁衍和後代繁榮。此外,治喪、服喪、停靈等活動要在壹位德高望重的家族長輩的指揮下進行,部分儀式要請東巴經主持。人死後,壹般會停三天去參加葬禮;葬禮後的三天裏,家人每天仍要做出犧牲。接下來還將舉行“做七天”、“百日”、“念齋”等系列活動祭奠逝者。會請東巴或喇嘛到家中誦經,直到三周年忌日“三年齋”完畢,整個祭祀活動才告壹段落。難產死亡的婦女、過早死亡的兒童及其他非正常死亡的,壹般不允許安葬在家庭墓地或在家庭或村專用的火葬場火化。

摩梭人基本上保持著火葬的習俗,但在舉行葬禮之前,要將屍體綁好放在麻布袋子裏,埋在主屋後屋的壹個洞裏壹段時間(最長不得超過49天)。此外,火葬後,還有壹些習俗,如將壹些骨頭裝入小布袋,送往家族墓地埋葬。這些習俗現在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納西族人非常重視生死習俗。在生育方面,很多地區的納西族壹直保持著求子的習俗,孕婦求子的地方很多。分娩工作通常由有子女和孫子的富裕家庭的老年婦女完成,直到20世紀60年代左右,她們才普遍轉向醫院或健康診所分娩。孩子出生後10天,父親需要派人給公公婆婆、叔叔伯伯、月經送米酒、雞蛋報喜。祝賀結束後,親戚朋友會來祝賀妳,並送上母雞、雞蛋、大米和嬰兒衣服帽子等禮物。孩子滿月前,要請東巴主持命名儀式,邀請所有親朋好友出席。滿月客人被邀請後,允許背著孩子出門,孕婦也可以下床參與家務。孩子到了1歲,壹定要請壹歲的客人,在公共場合放下筆、墨、紙、鐵木匠工具、針線,讓孩子“抓周”,預測未來。瀘沽湖畔的摩梭人看重生女兒,認為女人越多越有福氣,因為只要生了女孩,就能延續母系家族的“根”。

婚俗

納西族由於歷史淵源和支系間不同的地理分布,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婚姻習俗和家庭模式。居住在麗江的納西族長期以來實行壹夫壹妻制,而居住在雲南、四川兩省交界處瀘沽湖周邊的摩梭人過去壹直過著“阿夏”(即親密的異性朋友)的婚姻生活。同壹個民族中存在著父系、母系和父系、母系婚姻家庭形式,這壹問題長期以來引起廣泛關註,成為學術研究的熱點。

麗江納西族實行壹夫壹妻制由來已久。在舊社會,子女的婚事往往是父母說了算,請媒人撮合,再通過訂親、邀酒、結婚儀式等方式錄用。男孩七八歲的時候,父母會註意給他找老婆。如果女方家的女孩和他兒子的生日很和諧,他可以讓媒人帶壹壺酒到女方家求婚。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後,可以選擇吉日舉行儀式送彩禮,俗稱“送酒”。在這個儀式上,男方家必須給女方父母送上“四色禮物”:壹壇五斤左右的白酒,兩包茶葉,四盒紅糖,兩升大米。“送點酒”儀式結束後,如果任何壹方認為這門親事不合適,都可以反悔。如果女方反悔,必須退回男方給的彩禮,但男方要反悔訂婚,就不能要彩禮,只要讓媒人通知女方就行了。過了壹年半,男方家還要給女方家送第二次彩禮,俗稱“送大的”。除了上述的“四色禮物”外,禮物中還包括壹件七尺長的土布、兩套禮服、半塊豬肉、壹對玉鐲或銀鐲,以及壹些現金。女方家也回贈男方家壹壺白酒,兩盒紅糖和壹些巴贊。“送大酒”儀式結束後,雙方不能後悔結婚,否則會被議論。當青年男女達到18歲時,他們可以選擇壹個固定的日期舉行婚禮。

在婚姻方面,麗江的納西族人通常嫁給他們的叔叔和嬸嬸,叔叔的兒子有娶嬸嬸的女兒的優先權。所以壹般情況下,姑姑的女兒要經過姑父的兒子挑選,才考慮嫁給外人。有些地方還有“換房”的習俗,但壹般都是哥哥死後娶嫂子,而哥哥娶嫂子的很少。此外,納西族人很少離婚,因為壹般認為離婚是壹件不光彩的事,除非萬不得已,絕不會離婚。離婚後女方可以回娘家,彩禮壹般不退。按照傳統習俗,寡婦不管有沒有孩子都可以再婚。新中國成立後,青年男女的戀愛和婚姻自由權利得到了充分有效的保障。

麗江納西族家庭多為壹夫壹妻制父系家庭,子女均隨父姓,財產繼承方式為父傳子,子傳孫。父親有權決定家庭事務。無子女家庭可以收養女婿,但必須事先征得主要近親屬的同意,所有子女必須隨母姓,這樣才能享有家庭財產的繼承權。納西族家庭多為三四世同堂的主體家庭,年輕夫婦共同生活的核心家庭在五六十年代後才逐漸增多。多子女的家庭也有結婚後兒子分家的習俗。在分家過程中,兒子們往往平分田地、牲畜、房屋等生產生活資料,最小的兒子有優先選擇權。壹般是小兒子繼承祖屋,承擔贍養父母和祭祖靈的責任。

生活在雲南和四川交界處瀘沽湖周圍地區的摩梭人曾經有壹個奇怪的“阿霞”婚姻。這種婚姻制度的特點是男不嫁女不嫁。男人晚上去女人家串門,第二天早上回自己家從事生產勞動。夫妻雙方不組織同壹個家庭。夏與夏的這種關系的締結,是以母系血緣的近親不結婚為原則,壹般不受年齡、金錢、輩分、等級、民族的限制。

按照摩梭人的傳統習俗,女孩和男孩到了十三歲,會分別舉行“穿衣服”和“穿褲子”的儀式,這標誌著他們已經成年,可以開始參加壹些勞動和社會活動。壹般從15、16歲開始,女性和男性可以從17、18歲開始和異性同居。他們通過日常接觸、節日、廟會等社交活動,確立阿霞與夏的關系。選擇阿霞的主要條件是美貌、年輕、能力。在阿霞交往初期,男方到女方家串門往往處於相對秘密的狀態,要過幾個月才能公開與女方家人見面。見面時,男方要送女方長輩壹些禮物,以示尊重和感謝。這種阿夏婚姻基本是以女方為基礎的。每壹個舉行過成年禮的女孩,家裏都有自己的“阿霞室”,用來接待男性阿霞。只要不再喜歡她的男人都關門了,阿霞關系也就結束了。另外,阿霞交往過程中所生子女全部由女方撫養,財產完全由母系繼承。因為阿霞的婚姻特點是易合易分,男女雙方很少產生強烈的排外或嫉妒心理,對阿霞關系的解除也無動於衷,很少為此發生爭執。

與這種婚姻形式相聯系,摩梭人曾經有壹種母系家庭形式。其主要特點是每個家庭由壹位年長或有能力的婦女擔任戶主,負責安排日常生產生活,管理倉庫和財產,主持家庭祭祀和接待來訪的客人。家庭成員主要由祖母及其兄弟姐妹、母親及其兄弟姐妹、兄弟姐妹的子女及其他組成,壹般包括二至四代。每個家庭十個人左右,有的家庭多達二三十人。所有家庭成員在阿霞過著婚姻生活,財產完全由母親繼承,世系也由母親說了算。所以摩梭人都認可“女人是骨頭,缺了就要被削掉”的傳統觀念。當壹個家族沒有女繼承人時,她總是會想盡辦法收養壹個女兒來延續自己的血統。

科學與技術

居住在玉龍雪山和金沙江畔的納西族人民,在長期的農牧業生產和社會生活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積累了天文、歷算、畜牧、農耕、醫藥等方面的大量科學知識,湧現出壹批有成就的學者和專家。

納西族的許多古代科技知識以神話故事的形式在民間流傳,並用象形文字記錄在東巴經文中。根據東巴經記載,古代關於天象的專有名詞有幾十種。從《巴格圖》、《十二生肖起源》等經典中,納西族早就有了明確的四字四角概念(類似於漢族的八卦);創造了以圓缺月為定月,每月30天,壹年12個月,365天* * *,用十二生肖記錄日、月、年的歷法。從對天象和生物活動的觀察中,人們還摸索出了壹套關於風、雨、花、雪和各種鳥類活動的規律,以區分季節的特點,從而適時地進行農耕活動。

納西族以養馬聞名。麗江馬是著名的大理馬的別稱,東巴經典中有專門的著作《馬的起源》。麗江是著名的“大理馬”產地之壹。麗江馬是中國的優良品種之壹。它小而精瘦,能負重,擅長爬山越嶺,適應性強,能連續行走兩三個月。最近農業部門引進了卡馬巴的改良品種與麗江馬交配,使其大發展。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逐步建立和完善了農林牧醫藥技術網絡,培養了近萬名科技人員。他們深入開展科研活動,農村現代化建設成績顯著。例如,馬鈴薯是麗江山區的主要糧食作物。針對病毒危害嚴重、品種退化等問題,縣農業部門經過長期試驗,總結出適合當地的有性繁殖技術,並采取育苗移栽、馬鈴薯利用等技術措施,基本解決了問題,實現了高產。再比如,該縣推廣小麥優良品種後,也實現了小麥產量的連年大幅增長。

20世紀60年代中期,麗江地區科技部門根據全面發展農村經濟的方針,在反復科學試驗的基礎上,推廣“多選芽、高接換頭”等蘋果種植新技術,使全縣種植的蘋果得到了改良。到70年代末,全縣蘋果年產量達到百萬公斤以上,成為雲南省新興的蘋果生產基地之壹。

納西族地處橫斷山區,山、谷、平壩相間,土壤肥沃,日照時間長,雨量充沛,適宜各種植物生長。有“植物寶庫”之稱的玉龍山,盛產500多種中藥材,其中200多種名貴藥材銷往全國。麗江的醫療事業有了很大發展,消滅了瘧疾、霍亂、傷寒等傳染病,常見病、多發病逐漸減少,人民體質有了很大提高。

麗江納西族自治縣魯甸鄉是著名的“藥材之鄉”,以此為中心,麗江地區建立了400多個不同規模的藥材栽培研究和種植場。

此外,納西族還有壹批分布在全國各地的中高級科學工作者,如國內外著名的歷史學家、教育家方國玉教授,小麥育種專家趙忠秀,,穆,楊峰等著名人士。他們為納西族和祖國的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