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美食》的哲學思考
大膽如詩人李白,只肯寫出“玉盤珍貴,直抒胸臆”這種空泛羞澀的文字。只有蘇軾不羞於吃,甚至覺得有意思。溫柔的時候,他唱的是《那是河豚想往上走的時候》;精力充沛的他喊著“壹天300個荔枝”。
蘇東坡不僅是著名的學者,也是著名的美食家。相傳有許多名菜與蘇東坡直接相關,更多的菜肴以他的名字命名。
如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東坡玉滿、東坡腿、東坡芽、東坡墨鯉、東坡糕、東坡酥、東坡豆腐、東坡肉。
詩中有食,食中有詩。
蘇軾喜歡羊肉湯。冬初壹吃羊肉時寫道:“秦只煮羊肉湯,龍裏有熊蠟。”
有壹天,他還專門寫了《豬肉頌》:“潔鍋,缺水,柴火抽不起。不要等他熟了再催他,熱度夠了他就美了。
黃州好豬肉,價格便宜如糞土。富人不肯吃,窮人不懂做飯。早上起來打兩碗,滿滿的,根本不用擔心。“雖然是些豬食,但詩歌裏少了些孤獨也是必然的。
在壹次美食聚會上,蘇東坡用最愛吃的竹筍煮豬肉,味道不錯,於是寫了壹首打油詩:“無竹使人俗,無肉使人瘦,好而不瘦,竹筍燉肉”。和之前的《豬肉頌》壹樣,也是暗藏玄機。
野菜,燒餅
“秋來霜露園東,蘆芥生兒孫。我和他討厭的壹樣飽,也不知道為什麽要吃雞和海豚。”在他看來,這些蔬菜比雞鴨魚肉更美味。
胡風湖是蘇東坡最喜歡野餐的地方。他把生長在這裏湖邊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蒓菜:“胡風湖有藤菜,好像比得上湯。”
蛋糕:“小蛋糕就像嚼月亮,裏面酥脆滑膩。”
野菜:“與其給和尚家熬山藥湯,不如繞麥田問野草。”
雨筍:“大江環抱知魚美,好竹連山感筍香。”
酒:“何時有明月?向天要酒”,
“喝不夠,味道特別長”,
“我對酒感興趣,經常拿著空杯。”
蘇東坡吃了壹個老太婆做的年糕,忍不住寫了壹句詩:“玉色手搓勻,藍油嫩黃。”夜眠春知重,平美裹臂。"
短短28個字,就勾勒出了均勻、鮮艷、酥脆的年糕特點和看起來像美年圈的形象。果然,壹個吃貨能寫詩,連美食都變得文藝了。
荔枝
樹枝
“壹天300顆荔枝,妳還不如成長為壹個嶺南人。”
59歲被貶徽州時,蘇公迎來了事業的最低潮。他把精力轉向食物。很快,他發現惠州其實是壹個很美的地方:“惠州本地的食物並不邪惡,官民之間都很友善。”
這裏氣候溫和,物產豐富。他自己栽培了種類繁多的菜園,有像蒓菜壹樣好吃的藤菜,也有百吃不厭的荔枝。
壹天,他的兒子蘇果為他的父親端了壹盤新鮮的荔枝。蘇東坡品嘗後非常喜歡。荔枝激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寫出了《荔枝譚》,“羅浮山的春天是四季,魯菊楊梅是新的壹季。壹天300個荔枝,我不想長大成為嶺南人。”
蘇軾也愛品茶,經常在詩中贊美茶。“白雲峰下兩旗新,綠悠悠鮮谷雨春”形容的是杭州城外滿山茶園的景色。
《從來不美茶似美人》和另壹首詩《想把西湖比西湖》被編成著名的茶樓茶社協會。
蘇東坡的詩稿中有許多與食物有關的佳作,如《蔬菜湯詩》、《吃豬肉詩》、《豆角肉》、《壹次鯨魚之旅》和著名的《美食家賦》。
舌尖上的“東坡”
東坡紅燒肉
大家都知道“東坡肉”,卻不知道這道美食的誕生,是靠著蘇共對群眾路線的堅定不移才得以升華的。宋代詩人周紫芝說,蘇東坡最喜歡吃豬肉。
“東坡肉”據說是他第二次回杭州當地方官時發生的壹件趣事。?那時,西湖已經基本上被雜草淹沒了。
他上任後,動員數萬民工,清除農田,疏通湖港,把挖來的淤泥堆積起來,築起長長的堤岸,建橋疏通湖面,使西湖重現生機,得到水的灌溉。
這條堆起來的長堤改善了環境,不僅給群眾帶來了水利效益,也增添了西湖的風景。後來,它形成了“肖春蘇堤”,被列為西湖十景之首?。
當時老百姓都稱贊蘇東坡為地方做了這件好事。我聽說他喜歡吃紅燒肉。春節的時候,他們都給他送豬肉,表示心意。
蘇東坡收了這麽多豬肉,覺得應該和幾萬疏浚西湖的民工分壹份。他讓家人把肉切成方塊,用他的烹飪方法烹飪,按照民工花名冊,和酒壹起分發到各家各戶。
人人稱贊,軼事傳開。當時向蘇東坡求教的人中,除了學書法、寫文章,也有人來學燒東坡肉。
農歷除夕過後,民間家家戶戶都做東坡肉。用來表達對葡萄糖苷的懷念。現在已經成為杭州的傳統菜肴。樓外樓酒樓模仿他的方法烹制這道菜,供應天下,並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流傳至今。
烤羊蠍子和宏誌雞
而他的風度,充分體現在不拘小節,銳意創新。比如當地有個鹽場,蘇東坡發明了吃鹽扇的方法。烤出來的鹽焗雞,皮脆肉爛,骨香,味濃。
他最得意的作品是烤羊蠍子。惠州商業落後,市場分散。至少屠夫每天殺壹只羊。蘇東坡偷偷告訴屠夫“留點大梁給我。”大梁骨就是我們今天吃的羊蠍子。
蘇公小心翼翼地煮著羊和蠍子。他先把它們煮熟,塗上薄薄的壹層酒和鹽,放在火上烤,直到它們稍微燒焦。蠍子上的肉絲脆嫩,吃起來三分香。它嘗起來像蟹肉。
如今,羊蠍子火鍋風靡全國。其實早在壹千年前,蘇東坡就以他的天才和創造力發現了羊和蠍子的美味。那時候,不管是自願還是無奈,讓壹切變得不平凡,就是天才和平庸的區別。
他和他的妻子王朝雲研發的炸雞外脆裏嫩,色澤金黃。它被稱為鴻誌雞,比肯德基早800多年。是我們可愛的東坡叔叔。
因為當地有壹家鹽場,除了煎和炸,他還創造了壹項新的烹飪技能——鹽焗雞。他家的鹽焗雞皮脆、肉滑、骨香、味濃。
蘇軾在廣東期間,制作了著名的弘治雞,壹種美味的烤羊排。蘇東坡改良東坡肉後,因為富含梅幹菜,就用東坡肉來煮。
成為了廣東引以為傲的梅菜紅燒肉,也為我們帶來了遍布全國的“羊蠍子”。蘇軾對後世的飲食有很大的貢獻。
東坡的養生之道
蘇軾對美食的熱愛,源於他對生活的激情,食之道,是人的生存之道。只有口腔和腹部調理好了,才能有好的身體狀態。
因此,蘇軾認為飲食之道對人的健康至關重要,所以他從日常生活經驗中形成了自己的壹套“養生”理論。
他還寫了壹個養生的方子給朋友,說是戰國時傳下來的,但“我服有效”。這件軼事被記錄在《東坡支林》中。
換句話說,蘇軾的好朋友張鄂向東坡先生請教養生之道:“壹方面無貴,壹方面早睡為富,壹方面安步當車,壹方面夜食為肉。”
什麽都不貴。
人活在這個世界上,不要追求名利,不要留戀官場,不要把榮辱看得太重。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黃帝內經》提出了養生理念:“靜而虛無,隨真氣,守神於內,安而不疾”。
所以,精神應該從追求名利等物欲中抽離出來,用來維護自己的健康,而淡泊名利為“貴”。
早睡才能有錢。
指的是良好的生活習慣,比金銀珠寶更珍貴。古人說“睡和吃是養生的重要任務”,“能睡能吃能長命百歲者。”
“睡眠不足、勞累過度,久則耗氣傷血,進壹步損傷五臟,導致各種疾病。
悠閑地走過去,而不是坐在馬車裏
意思是人不要貪圖舒適和體力消耗,要以步行代替騎行或騎馬。多做運動可以活動筋骨,暢通氣血,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著名保健專家華佗也主張人體要多活動。他說:“人體要工作,就會抑郁,血液就會流動,疾病就不會誕生。”
晚上當肉吃
意思是人要吃飽了再吃,而不是對美食貪得無厭。進壹步說明,餓了才吃飯。
雖然是簡餐,但比山珍海味更甜更美味;吃飽了還要勉強吃,即使好吃的擺在面前,也難以下咽。
不要吃太多,直到妳覺得餓了。《守時寶源》主張:“食不過半飽而無滋味,酒不過三分勤”。
這也是古人關於“飲食適度”的經驗,有理有據,行之有效。如果妳太餓,太熱太冷,肥甘,暴飲暴食,妳會死得很難看。
蘇東坡的四味“長壽藥”其實強調了情誌、睡眠、運動、飲食對健康長壽的重要性,這種養生觀即使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鑒。
歷史給了蘇軾壹生的磨難,蘇軾卻笑著給了他壹個傳奇。
“人生是壹頓美餐,也許是鴻門宴,也許是待客的壹道菜;也許是山珍海味,也許是蔬菜根的粗糧;即使妳很窮,沒有食物,有時妳也可以盡情享受。”
“每頓飯都有不同的味道,但生活大多平淡。真正的美食家不在規格,也不在美食,怎麽品嘗都不應該有偏差。”
“要嘗,就要用心去嘗。細細品味,即使是普通的米飯也是香氣四溢;如果不在乎,再好吃的東西也是無味的。”
石,用心做人,用心生活,我們的每壹步都是快樂的。珍惜每壹口食物帶來的心情,我們每個人都是生活的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