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山的歷史記錄
這是明代靖江尚晨程維的《登孤山》壹詩。
據史料記載,靖江孤山原是長江上的壹座巍峨礁石。後來由於河流的影響,泥沙不斷堆積在山腳下,東漢前後逐漸形成陸地。這片土地繼續延伸和擴張。明朝弘治元年(1488),孤山全部落地,成為這片平原上獨壹無二的山峰。
孤山不僅以“孤獨”取勝,更以渺小驚喜。寂寞山東,東西三面陡,唯有南坡緩,東西窄,南北長。從遠處看,它像壹個坐北朝南的大石獅。所以舊靖江縣誌稱之為“形似妯娌”,就是這個意思。這座山上曾經有兩處自然景觀。壹個是石舟,鼓山西坡很有意思,巨大的石頭像船;壹個是仙洞,在孤山東側的懸崖之上。據說裏面能坐幾十個人,人不可及。據說裏面有個仙女,整天搖著黃金絞盤,能把白棉紗紡成金線。可惜這兩處景觀都被山體滑坡破壞或阻斷,留給後人的只有美好的想象。
相傳,孤山還是浩瀚長江中的孤島時,有壹個叫“大德”的著名僧人來到這裏開墾土地,降伏邪靈,建廟跑路。由於明代靖江至成化七年(1471)建縣,史書編纂始於鄭德元年(1506),這方面的文字資料並不十分翔實。《孤山史超》有元代朱壹峰的《遊孤山》,詩雲:
翠微沖到百尺之頭,妳可以在這裏快速遊。
石天花板掛著青苔縫著,梵天鐘遠離飛鳥。
千帆的影子在群山拱外,萬裏漂浮在壹根柱子上。
明日暮光如水,坐而寒氣侵高樓。
於是,最遲至元代,鼓山就有了寺廟,而且已經達到了相當的規模——有供人攀登的“石崖”,有鐘聲悠遠的寺廟的“梵天鐘”,有高得怕冷的“高樓”...
孤山奇妙的與世隔絕,讓平原上的人陶醉。從明朝鄭德元年(1506)開始,靖江人對其進行了刻意的裝飾和裝扮,並陸續在山上修建了以鼓山寺為中心的建築,使其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
沿著孤山南坡的山路拾級而上,半路上有個石作坊,題“聶雲芳”,故稱“聶雲芳”,意為“踩雲”。聶雲坊是靖江現存最早的石作坊,已有近400年的歷史。兩邊石柱上鐫刻著對聯:“至此,長江煙浪今在,為西湖之巔。”碑文和對聯是明萬歷四十二年(1614)靖江知府趙瑛所作。這副對聯氣勢磅礴,寫出了孤山的特色。可惜由於年代久遠,兩邊的對聯早已被侵蝕,只有“聶雲”二字還在閃閃發光。
在聶雲芳下面,有壹處比聶雲芳還要古老的摩崖石刻,見證了孤山的美名。明朝嘉靖年間的徐炳(1526)夏天,湖南三子道士易子博真有壹次祈福下雨。為了紀念這次祈雨,人們在附近的巨石上刻下了“湖南三資道士易子博於嘉靖徐兵夏在此祈雨”的碑文。
向東走過聶雲芳,地勢稍平,離聖帝祠不遠,向西拐到土地廟,再向北拐到山門,東邊是三毛真君廟,西邊高坡是仙人臺。在這裏,古柏參天,郁郁蔥蔥。翠柏叢中有個庵,叫觀音庵。正北有壹扇厚重的門。進了重門就到了東嶽宮,這是鼓山寺的正殿。寺內有數百尊佛像,金碧輝煌,五彩繽紛。壹峰之上,佛道相鄰,正應了“天下名山高僧多”的詩句。鼓山寺後有“不孤亭”,飛檐翹角,雕梁畫棟。山頂上有壹座“望江樓”。當妳爬上大樓時,妳可以看到那條河,仿佛那是壹種練習,風景並不遜色於“西湖”。由於戰亂頻繁,民國時期除聶雲芳外的建築全部被毀,但從史料記載中,我們仍能想象當年孤山的壯麗景象。
優美的山景、宏偉的建築、美麗的神話傳說,使鼓山以其極其豐富的文化底蘊受到詩人、作家、縣官的青睞。他們來抒發情懷,吟詩作歌,由衷地贊美鼓山。僅《舊縣誌》中就有數十首贊美孤山的詩。有些詩詞意境優美,藝術性很高,成為流傳千古的佳作。明代朱遜的散文《靖江縣孤山物語》從軍事角度描述了孤山的價值:“...應多建兵力,使此山與狼和(指南通狼山、鎮江山)上下相連,然後從外控制江北,從內鞏固江陰藩籬,使其飛渡江面?”這說明當時站在河邊的孤山是非常危險的。
讀書人愛孤山,普通人奉之為聖地。靖江有壹句著名的民間諺語,叫做“三月三,去孤山”。每年農歷三月初三,鼓山舉行廟會,靖江及鄰近的泰興、如臯等地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進山進香,人潮湧動。有民謠記錄了這壹盛況:
三月初三,雨毛毛的,西沙的香客總是往東跑。靖江有個孤山節,每年在山上燒香。真心去孤山,不怕細雨。最近的走兩三裏,遠的帶個車工來。父子,夫妻,兄弟朋友,壹路朋友,壹路信徒。雙手抱在肩上,背上背著壹個小孩。路上行人無數,滿園鮮花盛開。
除了上香,我們還要去市場。山腳下是盛滿各種商品的盛大節日。除了農用電器和日用雜貨,還有孤山的特產——“泥狗”。藝術家們在烘焙前都有鉆孔,烘焙後再塗上彩色顏料,既能吹,又能玩,孩子愛不釋手。時至今日,山腳下的小攤上仍有賣哨子的,充滿了孩子的歡樂,勾起了大人童年的回憶。
幾百年來,孤山的景色變化很大,當年的建築所剩無幾,甚至很多神話傳說也漸漸不為人知。但與此同時,鼓山這座濃縮了靖江自然和人文奇觀的“寶山”,越來越受到靖江人的重視和保護。從1993開始,孤山的開發被納入靖江市政府的建設規劃。當年“三月三”鼓山廟會恢復,盛況不遜於當年。靖江市政府和孤山鎮政府也對孤山上下的建築和景點做了具體規劃。十多年來,鼓山寺先後修建了山門殿、觀音殿、大雄寶殿、三寶樓等設施。寺內6.5米高的漢白玉觀音像和8米高的高鐵鑄藥師佛像是周邊最大的同材質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