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氣方法】第二章行氣經絡
經絡是聯系表裏和臟腑器官的獨特系統。經絡活動本質的研究是壹個長期的醫學課題。半個世紀以來,雖然采用了各種手段進行研究和探索,但始終沒有得出結論。所以有人說是神經,血管,生物電,比神經低壹級的傳導系統等等。但卻忽略了正氣的作用,正氣在身體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只要練好行氣法,了解行氣的路線、方向和力度,就會對經絡的研究有所啟發。明?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的著名論斷“內隧只可觀者”,是他親身實踐“回望內觀”的結晶。
經絡,在《內經》中稱為經絡隧道,由組織間間隙不同的隧道組成。如肌肉、骨骼、神經、血管、腺體等。,既有嚴格的分工,又有協調的作用。這些組織之所以能有節奏地運動,壹定是依靠氣在隧道中不斷流動,給予能量,以滿足生理要求。氣的運行方法是以培氣通絡為主要手段,增強和恢復生理功能。因為穴位周圍有不同的組織器官,當針刺入穴位接觸到某個組織時,那個組織就發出了自己的信號,所以感覺酸、麻、重、緊、脹、痛。根據臨床實踐,酸脹感是針接近或刺傷肌腱的反應。比如足三裏穴在兩筋之間,所以刺的時候酸脹感特別明顯,和直接刺筋酸脹感壹致;麻木、觸電是針按壓或觸碰神經幹的反應;深深的刺痛是刺傷血管,因為血管壁上密集分布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針雖難入,卻直擊骨;感覺沈重和膨脹是氣活躍的表現。這說明經絡和各個組織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
所謂經絡,是指十二條直而大的隧道,與臟腑關系密切。如手太陰的肺經、手厥陰的心包經、手少陰的心經分布在手臂內側,稱為手陰三,屬內,從胸移手(氣之走向)。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分布於手臂外側,稱為手三陽,屬表,頭由手行。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分布在腿的外側和後側,稱為足三陽,屬表,從頭到腳行走。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分布在腿的內側,稱為足陰三,屬內,由足至腹。這十二經稱為正經,首尾相連,真氣運行其間,如滔滔不絕。此外還有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之間的聯系。它們的名字是督脈、任脈、沖脈、帶脈、、陽痿、和陽痿。如果把十二經脈比作壹條大河,那麽奇經八脈就可以比作壹個湖泊。那麽明呢?張介賓類比經典說:“經典是大地的河流,網絡還是原野的百川。”十二經脈中真氣的盛衰取決於奇經八脈,其中任、督二脈最為重要。任脈屬於前中之陰,總領壹體陰經;督脈屬陽在後中,總裁披陽經。因此,華伯仁把任稱為麥和合作化十四經中的十二經。行氣法在實踐中,督脈連絡時,全身的每壹條經絡都是先後連絡的。在每條經絡上,也有很多行氣的部位,即穴位。這就是穴位的由來。
所謂絡脈,有十五條經脈,貫穿於陰經和陽經之間,是十二經脈由表及裏相互溝通的紐帶。細微的絡脈稱為太陽絡脈和浮絡,像網壹樣遍布全身。
真氣的運行方法是使真氣沿經絡循行,通過五臟六腑到達四肢百骸,供給身體各個組織系統充足的能量,使新陳代謝旺盛,增強身體的生理功能。越來越旺盛的生命力自然會增進健康,預防疾病。“淩叔?經絡》說:“經絡,所以生死,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李倩在《醫學導論》中也說過:“醫生不懂經絡,而猶太人走夜路沒有蠟燭。”古今醫家都在經絡理論的指導下制定了導氣、藥物入經、循經取穴、指導按摩、診療、防病的原則。經絡理論是中醫指導臨床實踐的重要理論,但氣的運動是經絡活動的本質。氣為生命之能,經絡為氣之經,相互依存。所以經絡活動的本質是氣的運動。如果忽略了氣的運動,經絡活動的物質基礎就喪失了,對經絡的全面認識也就研究不清楚了。經絡在人體內是客觀存在的,通過行氣法的練習可以證明其真假。針灸療法可以祛除疾病,做出科學的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