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醫學的特點

醫學的特點

▲醫學科研的意義、特點和任務

醫院承擔著醫療、教學、科研和預防保健四大任務。醫學科研是促進醫學發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證和不斷提高醫療質量、培養醫學人才、促進醫院管理現代化的必要措施。醫院科研的進步,科技成果和人才的數量和水平,新業務和新技術的引進和應用,是衡量壹個現代化醫院醫療水平和學術水平的重要標誌。

壹、醫院科研的意義

(壹)提高醫療技術水平和醫療質量,增進人民健康。

醫院科學研究的目的是研究人類生命的本質和疾病的發生、發展、預防和消除,以增進人體健康,延長壽命,提高勞動能力。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的醫學模式和疾病譜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有組織的醫學研究可以深入系統地總結過去的實踐經驗,深化對人類生命和疾病現象及其發生發展規律的認識,不斷發展新的醫學理論,開辟新的研究領域,攻克新的技術難關,不斷尋求保障人類健康和預防疾病的最佳途徑和方法,不斷提高醫學技術和質量,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對醫學技術的需求。

(二)推進學科建設,培養高素質醫學人才的需要

學科建設是醫院業務發展的主要環節。沒有高水平的科研支撐,學科建設就會成為壹句空話。學科水平和專家受歡迎程度是通過高級課題及其後續成果來體現的。現代醫院應培養既能掌握臨床醫療技術,又能從事科學研究的高素質醫學人才。通過科學研究,他們不僅可以鞏固醫學從業者的基礎醫學知識,總結臨床實踐經驗,掌握和跟蹤最新的國內外醫學發展動態和趨勢,擴大知識面,活躍思維方式,培養嚴謹務實的科研作風。更重要的是,通過科學研究,他們可以培養出壹批刻苦學習、敢於想象、勇於創新、勇於實踐、科學素質高的醫學人才和優秀人才。對於承擔培養大學生、研究生、進修生、留學生任務的教學醫院來說,開展科研提高自己,取長補短,意義重大。

(三)需要加強國內外學術交流,提高醫院的學術地位

隨著人類社會和科學文化的發展,出現了科技交流,而學術交流是科學勞動的特殊方式和必要手段。學術交流來源於科研,反過來又促進醫院科研和學術水平的提高。通過學術交流,可以廣泛傳播新的科學知識,醫學科技人員可以互相啟發,互相學習,活躍學術思想,加快研究進度。特別是,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對於引進新技術和跟上醫學科學的發展更為必要。

此外,對醫院管理的研究也是醫學的壹個重要方面。通過相互交流,總結和探索我國醫院管理的實踐經驗,研究現代管理的相關理論、方法和技術,對實現醫院管理的現代化和最優化非常有幫助。醫院振興,醫院發展,三級和三級醫院的建立和競爭,其實質是科技實力的競爭。從戰略高度把握醫學科技進步,是振興醫院、發展醫院、提高醫院學術水平和地位的重要保證。

(4)促進醫學科技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實現醫院科技發展的需要。

醫院科研在解決防治疾病、保護人民健康的關鍵技術問題時,壹定會產生壹些有價值的科技成果,如應用於診斷、治療、預防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新材料、新配方、新藥等。這些科技成果壹方面直接發揮明顯的社會效益,另壹方面通過技術轉讓、技術入股或吸收外資聯合生產等多種發展形式,轉化為生產力,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產生直接的經濟效益,可以使醫院的科研進入以科研支撐科研的良性循環,為醫院的發展提供良好的經濟和物質條件,從而實現科技興院的目的。

二、醫院科研的特點

科學研究的本質是創造知識和從事新知識的生產,所以科學研究是壹項極其復雜和困難的腦力勞動,具有繼承性、創造性和探索性的基本特征。除上述基本特征外,醫院科研還具有以下特征。

(壹)研究對象的特殊性

醫學科研是探索人類生命本質和疾病與健康關系的科學。以人為研究對象是醫學科研的重要特點之壹,關系到人民的生死存亡,關系到千家萬戶的悲歡離合,關系到分配的盛衰。因此,要求科研人員具有高尚的職業道德和嚴謹的科研作風,按照倫理原則從事醫學研究,確保安全可靠,絕不允許對人的健康造成直接或間接的傷害。當涉及到人體試驗時,必須在嚴肅的道德標準和嚴格的法律法規下進行。國際上的《人體試驗指南》、美國的《食品藥品管理法》和我國衛生部制定的《藥物臨床試驗管理條例》都對人體試驗作出了嚴格的規定,如知情同意原則、試驗設計和進行的道德原則等,是每壹個醫學研究者都應該遵守的。

因為醫學研究和服務的對象是人,人不僅是自然的產物,而且生活在壹定的社會環境中,具有自然和社會的雙重屬性。人體的精神狀態、心理狀態、生理活動和疾病過程也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增加了醫學研究的復雜性。這就要求醫學科研人員在制定研究計劃和考慮研究方案時,要更加細致和嚴謹,以保證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二)研究工作的多學科交叉融合

現代科學的發展高度分化和綜合,已經認識到交叉學科是培養創新學術思想的沃土。縱觀疾病防治研究的歷史,每壹項重大的研究成果,不僅需要專家學者的潛心研究,更需要壹個優化的多學科群體的齊心協力。因此,開展醫學研究,必須重視跨學科、跨系統聯合研究的管理研究。要大力推進學科交叉滲透,貫徹理工醫結合、中西醫結合、基礎與臨床結合、高新技術與提高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整體科技水平相結合的發展方針。發揮優勢,形成特色,限定目標,重點突破,達到培養人才、出成果、出效益的目的。對於科技實力較弱的中小醫院,也要註意加強與上級醫院、科研機構的橫向聯系和科技合作,這對於利用別人的人才、技術、信息、設備優勢,提高自己的科技素質和水平是非常有利的。

(三)研究人員受到客觀條件的限制

醫院的醫療和教學任務繁重,科研人員多為兼職。因此,醫院科研的發展往往受到各種客觀條件的制約。其中最突出的是科研時間得不到充分保證,科研工作的連續性差,科研條件和環境不如科研機構理想。同時也會面臨科研責任的風險和個人經濟收入不如醫療的影響。可以說,醫院科技人員從科研課題設立開始,就踏上了艱辛的征程。如果沒有人力、時間和良好實驗條件的保證,研究課題最終會受到影響甚至中斷。因此,科研管理部門和科技人員首先要解決深層次的認識問題,強化“科技興國”和“科技興院”的意識,正確處理醫、教、研的關系。醫院應為科技人員創造良好的研究環境和實驗條件,並制定相應的優惠和激勵政策。比如,根據實際情況,每年給予臨床科技人員壹定時間的“科研假”從事科研工作,以保證課題人員能夠在壹定時間內參與科研工作,並保證其從事科研工作期間的經濟福利待遇不低於臨床工作者。這對於保護科技人員的利益,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保證科研工作的順利開展是必要的。

(四)研究目的和成果的社會公益性。

醫學科研的目的是保護人民健康,直接服務於社會生產力中最重要的因素勞動力,與社會生產直接相關,屬於社會公益事業。比如牛痘的發明在全世界消滅了天花,抗生素的發現讓無數被病菌感染的垂死之人起死回生。在醫學模式和疾病譜發生根本性轉變的今天,新的醫學基礎理論、新的診療技術和方法、新的藥物和儀器不斷為人類提供新的醫療保健手段。因此,對於註重社會效益的醫學研究,政府部門和全社會應當認可和鼓勵其研究成果對社會的貢獻,以符合社會經濟條件的經濟手段獎勵社會公益成果,倡導和表彰公益研究者的奉獻精神,並給予研究工作所需的物質保障。

三、醫院科研的任務

根據國家醫院工作條例,醫院開展科研主要是為了提高臨床醫療水平。同時,要積極創造條件,開展實驗醫學和基礎理論的研究,喚起國內外新的診療技術,不斷提高醫療質量,發展醫學科學。

根據任務來源、科技活動類型或研究內容,醫院科研任務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壹)按任務來源分類

1.垂直科研任務:指各級政府部門下達的課題和項目。包括國家、部門和專業發展規劃中確定的科研任務,或衛生部根據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要求和疾病防治中遇到的壹些科學技術困難而提出的科研課題。比如國家和衛生部科研項目,“863”、“973”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部委、省、委、局基金項目。壹般通過擇優或招標的方式進行。對於醫院來說,首先要保證這部分任務的落實和實現。各單位要根據自己的優勢和特點、實驗設備條件和科技人員的能力和特長,積極創造條件爭取國家任務。

2.橫向科研任務:這類研發項目以橫向科技合同為基礎,主要受企事業單位委托,研究經費壹般由委托單位提供。自從中國開放其技術市場以來,這種研究和發展項目日益增加。由於它們的綜合性很強,往往需要組織跨部門、跨行業、跨系統的合作才能完成。我們應該以積極的態度去承擔這些任務,並將其納入計劃給予保障。

3.自由選題:是科技人員根據學科發展和科技人員專長,結合醫療衛生工作實際需要提出的研究課題。有的經過了鑒定、審批等程序,所在單位給他們經費支持,設立課題,比如醫院、研究所等。另壹部分是科技人員根據自己的興趣或科研、教學、醫療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自行研究的課題。自選課題只要具有創新的學術思想,就有可能發展成為重大科研課題,具有很強的儲備性。因此,應充分重視自選題,積極創造條件予以支持和培育。

(B)按科學和技術活動的類型。

由於申請項目的方式不同,需要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類別對科技活動進行分類。

1.基礎研究。它是以認識自然現象、探索自然規律為目的的研究活動,沒有或只有壹般的社會應用假設。這類研究具有探索性,研究周期長,對研究方法要求高。研究的成果往往是壹些科學發現,對廣泛的科學領域產生影響,往往解釋了廣泛的真理,成為普遍的原理、理論或規律。基礎醫學研究是探索和認識生命活動的基本規律,探索和揭示疾病發生、發展和預後的壹般規律,從而為醫療和預防技術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指導醫學科學實踐。

2.應用研究。研究主要針對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特定目標。它往往利用基礎研究的成果,具體研究如何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手段和方法,研究各種技術中的實際問題。如疾病診斷、治療和預防方法的研究,新藥、新生物制品、新醫療技術和設備的研究,等等。

3.發展研究。又稱開發研究,是運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知識,推廣新材料、新產品、新設計、新工藝、新方法,或作出重大、實質性改進的創造性活動。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區別在於,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目的是增加和擴大科技知識,而發展研究主要是普及和開辟新的應用。

以上三種研究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互轉化。基礎研究是應用研究的基礎,應用研究是基礎研究的應用。應用開發研究不僅是基礎研究成果的進壹步延續和確認,而且反過來促進基礎研究的發展。

(3)按研究內容分類

1.臨床醫學研究。包括診斷和治療研究。診斷方法的研究目標是向早期、特異、無創、微量、準確、快速、簡便的方向發展,逐步實現診斷技術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治療方法的研究包括藥物、手術、放療、化療、物理治療、理療、心理治療、營養治療等。目的是安全、方便、療效可靠、可重復、組合準確。

臨床醫學研究也應重視中西醫結合的研究。中醫是研究人體生命和病理現象的知識體系之壹,其獨特的理論和防治疾病、維護健康的獨特手段舉世矚目。努力發展有中國特色的醫學,運用現代科研方法和技術,積極加快和提高中醫藥科研的進程和水平。

2.預防醫學研究。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三級預防”理論的提出,醫學研究應從單純的治療轉向預防治療。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感染監測、消毒隔離、防止交叉感染、減少並發癥、預防慢性急性病、社會預防和社會保健都是醫院預防醫學研究的重要內容。

3.基礎醫學研究。基礎醫學研究對臨床醫學的發展極其重要。如前所述,這些研究可以為臨床診斷、治療和預防疾病提供科學的理論依據,是新技術、新發明的源泉、後盾和先導。特別是對於承擔教學任務的醫院來說,基礎研究在提高教師的學術水平、更新教材、改造老專業、建立新的交叉學科、促進研究生和本科生的培養等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各醫院應積極創造條件,鼓勵和支持基礎醫學研究。

4.醫院管理研究。醫院的管理部門承擔著決策、指揮、組織、協調等重要任務。壹個醫院的發展和提高,在人、財、物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有效的科學管理和組織能力。在當前市場經濟的新形勢下,如何深化醫院內部體制改革,如何更好地學習和激發先進的管理理論、管理技術和方法,如何快速實現管理體制、管理機構、管理專家、管理技術自動化、管理方法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高效化,如何更好地發揮醫院人力、物力、財力和各種技術能力的作用,也是醫學研究的重要內容之壹。

(選自《現代醫院管理大全》,丁主編,杭州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