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養生大全網 - 養生食譜 - 中醫保健與康復概論。調節情緒的方法

中醫保健與康復概論。調節情緒的方法

中醫把人的情緒活動分為“七情”:喜、怒、憂、思、悲、懼、驚。七情的變化不僅可以改變人的行為和活動方式,還可以改變人體臟腑的功能狀態,從而導致人體的生理和病理變化。所以中醫提倡形神雙修,首要的是養神。中醫認為“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調整心態保重身體,先休息。《內經》說“靜則神藏,急則神亡”。所以,養心之道,就是用“靜”字,使人的精神情感活動處於壹種淡泊寧靜的狀態,從而擺脫雜念,內無所存,外無所求。因為在這種狀態下,“靜則導致胃閉,雖有強風苛毒,亦可有害”,有利於防病養生,抗衰老,延年益壽。但靜的方法,不是要求人無知,沒有欲望,沒有理想,沒有野心,也不是人為地過分壓抑自己的思想,或者無精神寄托的閑散空虛。而是主張定力、靜氣,“守靜言養氣,少思養神”,避免“想多了有危險,想多了有雜念,想多了有挫敗感,做多了有疲憊感”。少想少要,要靠思想的純潔,克服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提倡知足常樂。在生活中,保持壹種哲學的態度,避免無原則的爭執。要達到心靈的平靜,需要註意閉眼,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閉眼有利於心靈的平靜。特別是在人緊張、情緒激動、身心疲憊的時候,閉上眼睛片刻,往往能使人平靜、從容、精神克制、心情舒暢。常用且有效的調節情緒的方法如下:以情緒控制情緒的方法

中醫根據情誌和五臟的陰陽五行原理,利用情誌的相互牽制和相互制約來轉移和幹預對身體有害的情誌,從而達到協調情誌的目的。比如,快樂悲傷的人,會被恐懼打敗;想著傷脾的,以怒取勝;傷心的人會以喜悅取勝;怕傷腎者,以思取勝;怒傷肝,悲勝。轉移的方法

通過壹定的方法和措施轉移人的情緒,以擺脫不良情緒刺激的方法,稱為共情。比如琴棋書畫的共情法,養生專家認為“七情患者,讀書解悶,聽音樂消除焦慮,勝於服藥者。”還有運動共情法。中醫養生專家認為,當想太多,心情不愉快時,應該出去旅行或運動,讓優美的環境調節負面情緒,使人陶醉在藍天白雲、鳥語花香的大自然中,從而放松心情,忘卻煩惱。升華分離法

就是用理智克服不良情緒的幹擾,投身於事業,也就是常說的化悲痛為力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漢的司馬遷因罪入獄,腐敗嚴重。司馬遷以堅強不屈的精神投入到史記的寫作中,以蜀之解憂,將身心創傷等不良刺激轉化為攻擊性的行動。提示方法

暗示不僅影響人的心理和行為,還影響人的生理機能。壹般經常使用語言暗示,也可以使用手勢、表情或暗示藥物等暗號。《三國演義》中“望梅止渴”的故事就是壹個典型的暗示例子。啟蒙方法

即解釋、鼓勵、安慰、鼓勵患者解除思想上的顧慮,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配合治療,促進康復。《內經》記載了開悟的方法,說“人死的時候感情是快樂的,被告知是失敗的。話說的好,引導方便,開口盡量好。人雖無,邪不聽”?適度

古人雲:“欲有情,必有樂,以修身止欲,不可為也。”我這裏說的是適度。也就是說,通過緩和情緒,防止七情過於激烈,可以達到心理平衡的目的。排水方法

正所謂“不如人願,不如人願。”在生活中,人們在逆境中度過的時間比在順境中多。當他們處於逆境、抑郁和恐懼時,他們不應該抑郁,而應該壹吐為快。解悶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和朋友聊天,吵壹次架或者哭壹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