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艾灸在哪裏?
功效:溫經散寒,平定陰陽,調理氣血。
足三裏位於膝蓋以下約橫指寬的凹陷處,左邊壹個,右邊壹個。患者手持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離皮膚1.5-3cm,每天灸壹次,每次3-5分鐘,以感受灸處的溫暖和舒適。
功效:搶村保健集體,提高集體對營養物質的吸收,增強免疫力。
吊鐘點從外側腳踝中央最高點向右上方寬,外側小腿上腓骨中央能感覺到壹個小凹的位置,就是吊鐘點。溫和灸。坐好,手握點燃的艾條,對準穴位,距離皮膚1.5-3cm,感受施灸處的溫暖和舒適。每天艾灸壹次,每次5-10分鐘,直到皮膚變紅。
功效:調和氣血。
2高脂血癥辯證灸穴位痰內阻癥狀:血脂高於正常範圍,患者體質肥胖,心悸頭暈,胸悶乏力倦怠,惡心嘔吐,口渴不欲飲水,舌淡苔膩,舌側有齒痕。
處理方法
1.取穴:魚陽池、三交、中龍、豐龍。
定位
紅龍:小腿的前外側部分,外側腳踝的尖端向上數8英寸,距脛骨前緣2英寸。
中脘: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
三角俞:背部,第壹腰椎棘突下,兩側開1.5寸。
陽池:腕背橫紋上兩塊骨頭之間的凹陷。
3.方法
隔物灸和隔物灸隔物灸每穴5-7強。當皮膚快要燒完的時候,就會被切除。每天或隔天1次,1個月就是1個療程。堅持艾灸。
脾胃濕熱癥狀:食多易饑,體胖,上腹部滿腹脹滿,面色紅潤,口苦口幹,心神不寧,頭暈目眩,舌紅苔黃膩。
處理方法
1.取穴:公孫、內關、中脘、足三裏。
定位
公孫:在腳的內側邊緣,第壹跖骨(腳的大腳趾後面與之相連的最長的骨頭)在基底部的前面和下面。
內關:前臂內側,腕橫紋為F-2寸,為兩骨間凹陷處。
毛巾杯: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
足三裏:小腿前外側,小腿鼻下3寸(膝蓋骨下緣),距脛骨前緣約壹指。
3.方法
艾條雀艾條灸每穴10 ~ 15分鐘,艾條灸每日1次,20次為1個療程。
肝腎不足的癥狀
頭暈耳鳴,健忘失眠,多夢,口幹,脅痛,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
處理方法
1.取穴:肝俞、腎俞、足三裏、懸鐘。
定位
肝俞:背部,第九胸椎棘突下,兩側開1.5寸。
腎俞: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兩側開1.5寸。
足三裏:小腿前外側,小腿鼻下3寸(膝蓋骨下緣),距脛骨前緣約壹指。
吊鐘:外側踝尖上方3寸,腓骨後緣與肌腱之間的凹陷處。
3.方法
艾灸方法:艾條灸不留疤痕,用黃豆大的艾條,每穴10強,灸至局部溫熱潮紅才能起水泡,每日l次,20次為1療程。
3高脂血癥對癥灸穴位高脂血癥常伴有胸悶、心悸、乏力等癥狀。可根據伴隨癥狀增加以下方法。
胸悶心悸1。取穴:鐘山、心俞。
定位
鐘山:在胸部,兩個乳頭連線的中點。
心俞:背部,第五胸椎棘突下,兩側開1.5寸。
3.方法
艾灸方法:艾條溫和灸每穴65,438+05分鐘,灸至局部溫熱潮紅,每日65,438+0次,直至癥狀消失。
疲勞1。取穴:氣海、百會。
定位
氣海:腹部,前正線上,臍下1.5寸。
百會:頭頂,正中線上,兩耳尖連線中點,或前發際線正中上方5寸處。
3.方法:艾灸法:艾條灸溫和,每穴15分鐘,灸1次,直至疲勞消失。
4高脂血癥艾灸註意事項1。艾灸對高脂血癥可以取得很好的療效,患者應耐心長期艾灸。
2.可配合中西醫治療,療效更佳。
3.飲食盡量清淡,少吃海鮮等高蛋白高膽固醇食物,避免油膩、酸辣等刺激性和油炸食品,堅持低鹽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