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和道教有沖突嗎?
道教藝術
以宣揚道教教義和神仙思想為主要內容的造型藝術。包括日常崇拜和神靈、故事畫、神仙肖像或雕塑的水陸畫,以及故宮博物院中海藻飾品和器皿上的圖案和浮雕。
雕像有各種各樣的形式。太上洞玄靈寶王《道經》說,造像“無論是什麽,金銀珍珠玉石,繡畫,泥塑,龕石雕,牙骨雕,紙畫印”,只要“壹念之差,大小隨力,莊嚴樸素,各得其時”。但是具體制作,有公式。根據道教書《淩軒靈寶洞三窟禁私》,造像必須“依經”,“衣冠華麗,須如法”。天尊《留羅九色或五色雲山水》等,“純紫,畫工青不得”。真人“不得散、長耳、獨角且須戴芙蓉、雲菲、元氏等冠”。左右兩個道理是“或固守經典而保持簡約,並註意香花,切不可放開手腳,衣服歪斜”。
早期的道教造像或畫像曾受佛教藝術的影響,唐史法林的《辨義論》引用王春的三教理論說:“近代道士取經造像,是因為他們沒有活路,要人們相信。假名天尊,左右二真人。”唐太宗為王建太平觀,在茅山重建華陽觀。他的內殿塑造了元初的佛像,都是兩個真人的形狀。但其形象是類中國的人物,創作思維深受道家哲學和教義的影響,技法是對中國青銅器、漢畫像磚和古代人物畫技法的直接繼承,具有明顯的道家藝術風格。
現存道教石刻有泉州北郊清源山老先生巨型石刻、晉祠彩塑、元代龍山石窟等。其中泉州石雕的老先生塑像,背部寬松,姿態謙和,目光直直,慈眉善目,大耳朵,左手拄膝,右手拄著。全身線條渾厚有力,用洗來概括。石像高5.1米,用整塊天然巨石雕刻而成,氣勢磅礴,是道教雕塑藝術中的瑰寶,太原晉祠聖母院始建於北宋天盛(1023 ~ 1032)。聖母院、太監、女官、宮女彩塑43件,以皇後、朝臣、宮女的生活形象為原型,面部、體態、感情接近世俗生活的原型(見彩圖)。龍山石窟,在太原西南約20公裏處。石窟建於元(1295)六年前,內雕三清、、、、玄貞子、皮雲子、北齊貞等石像。主要建造者是隨丘處機西行的十八行者之壹的宋丕雲。他還在龍山石窟上增加了五個洞穴,使它們成為“金碧輝煌,與山頂壹樣突出的宏偉大廳和亭臺樓閣”。
神仙畫像已經流傳了好幾代了。它不僅使用了中國傳統的繪畫技巧,還試圖體現道教教義。以“以意作畫”為宗旨,采用“以形寫神”和“以神寫形”的方法。在創作中,他不僅調動了“出水”、“作風”等多種藝術手段,還體現了道教對畫造像的多種要求。唐開元二十九年(741),繪軒轅帝(即位老君)像,伴有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宗瑞五個像。畫家吳道子,有五帝,五官,星星等等。其中,畫在河南陸毅太清宮的太上皇軒轅像,是帛書,即畫在單片帛書上,不裝裱,供奉時掛在架子上,再刻在蘇州玄妙寺,代代相傳。
秦漢時期的壁畫中盛行神仙觀念,在以海藻、帛畫為裝飾的宮殿、陵墓的美術作品中也常有神仙、香衣等內容。遼寧進賢縣營城子漢墓壁畫,左上端有壹朵雲,其中壹朵上覆羽毛。右上方是壹龍,高昂著頭。畫的中央有壹個戴著三頂山冠的持劍男子和壹個白發蒼蒼的老人,他和墓主人像神仙壹樣交談。黑仙的劍、羽、髯、雲等形象古樸高遠,線條簡單隨性,是道教壁畫的先聲。
唐宋時期,道教壁畫相當普遍。現存於泰山岱廟唐恬殿的巨幅壁畫《泰山神的傳說》,以皇家宮廷生活為模型,描繪了泰山神東嶽大帝駕臨歸來的情景。場面龐大,人物眾多,生動逼真,山水人物相映成趣,具有強烈的藝術世俗化傾向,明清畫家雖重畫,但匠人制作痕跡較重。元朝時,宮廷裏有壹個“各色匠師總府”,專門掌管修建宮廟的各類匠師。彩色雕塑家劉淵負責“梵像推廣部”,全國著名畫家也加了“待詔令”的頭銜。元初道教全真教曾壹度非常盛行,山西永樂宮道教壁畫是中國美術史上的傑作,它融合了唐宋道教繪畫的傳統。永樂宮壁畫長90.68米,高4.26米,實繪大小雕像286尊。三清殿內的壁畫沿襲了《元代神仙打架圖》的風格,以“三清”為中心,形成了組織嚴密的祭祀儀式,表達了“三清如北辰,居其所,神之所圍”的寓意。整幅畫分為幾組,包括雷石、南鬥六闕、北鬥七星、八卦神、十二生肖神、二十八星、三十二天帝等。每個皇帝和聖母身邊都有十多個玉女。雲霧繚繞,氣勢磅礴,氣勢磅礴,顯示了元代道教畫家高超的構圖能力。線條圓潤流暢,色彩和諧,靜謐清幽,莊嚴肅穆。春陽殿壁畫52幅,奇真殿故事畫42幅,記述了全真教創始人王重陽的出世、開悟、成仙,以及馬丹陽、孫不二、丘處機的故事。這些壁畫將山水、花鳥、鞍馬、界畫、人物結合在壹起,表現人物的情節。永樂宮的壁畫是元代民間畫家集體繪制的,他們是14世紀中國繪畫史上最具創造力的民間藝術家。從元代開始,世界各地的道觀都有壁畫流傳下來,但大多是陳翔殷模仿的,沒有太好的作品。
文人道教畫
以道教故事和神仙思想為題材的道教繪畫經久不衰,畫家輩出。晉代畫家顧愷之崇尚老莊,以龍為題材畫道教畫,有老子依然愛龍之說。後來,雲龍成為道教畫的特色之壹。根據貞觀公、私繪畫的記載,顧愷之還畫了《劉閑像》、《三日女像》等。,並著有《畫雲臺山》,描述了他的道教故事畫的內容和構思。畫面上丹崖陡峭高大,顏色紅紫,可見是神仙之境。張天師的臉很瘦,像仙女壹樣飄著。他在丹崖試了七次徒弟。他的弟子王昌穆坐著回答,趙生精神壹振。另外兩個弟子心煩意亂,汗流浹背。
唐朝時,吳道子擅長佛學和繪畫。張(874 ~ 879)是四川青城山長島寺的壹位畫家。張在他的《史記》中,曾經畫過壹幅老子過流沙圖,壹幅五代真跡圖,壹幅九帝圖,壹幅五星圖,壹幅老人星圖,壹幅二十四真人畫像,壹幅太武先生畫像。蜀國的前主人請他在真君殿上畫五嶽、四恥、十二溪女、山林、溪沼、樹神、嶽恥。蜀主生日那天,張畫了十二仙人,受到高度贊賞。凡是有齋的地方,都是開放祭拜的。據《圖說·資料》記載,五代著名畫家250余人,其中道教畫家113。
宋代道教繪畫吸收了山水花鳥的技法,豐富了道教繪畫的表現力。畫家吳宗元是第壹個被召去畫宋真宗趙卿玉瑛宮的3000名畫家。他在65,438+07歲時畫了北莽山老子廟的墻,相當優秀。他的傳世道畫《元代神仙之戰》原是壁畫粉,長6米,高0.48米。描繪南極天帝、東華天帝帶領仙官、侍從、祭奠軒轅帝的場景,共有87位神仙,其中11位男神仙,8位神仙,其余為手持供品、仙女、樂器的仙女。畫的是守護神將持劍開道,甲卒與神將殿後。在兩天內,皇帝比其他神仙略高,其處理方法類似於顏的《唐代帝王圖》。在神仙的頭上或旁邊,有壹個長長的用墨線繪成的題牌盒,上面標著神仙們的尊稱,如“東華大帝”、“扶桑大帝”等。整個畫面主次分明,層次有序,線描人物各有表情,不盡相同,線條流暢,有線描藝術的節奏感。
宋元文人在繪畫中提倡卷軸、冊頁、扇面,或將道教題材與山水、花鳥相結合,追求“清靜”的境界,形成超然、淡泊、飄逸的藝術風格。元代的壹些畫家,如黃、、馬震、方等,本身就是道士。張渥的《九歌》和《太乙畫像》描繪了太乙真人手捧心願,騎著荷葉,舒展飄逸的“仙風”。元代畫家顏回的代表作是《李習安像》。他畫的是八仙之壹的鐵拐李,坐在石頭上表情嚴肅,筆法細膩,人物與山水融為壹體,表現了畫家的灑脫超然之趣。明代畫家吳為的《北海真人》寫的是壹個龜仙人悠閑地騎馬過海,昂首闊步,無拘無束。清代揚州畫派金農的《張天師畫像》以古拙的筆墨意趣表現了畫家的不凡情懷。當代畫家張大千早年長期居住在四川青城山。他畫的王母娘娘、麻姑、陳摶、春陽、張玲等都刻在山上,至今猶存。
宋元以後的民間創作,道教失去了朝廷的支持,文人道教繪畫逐漸衰落並與民間藝術相結合,此後全國各地的民間畫家廣泛從事道教齋戒活動中使用的壁畫、版畫、年畫和水陸畫。民間木雕、刺繡和紙質工藝品被廣泛用作道教齋戒儀式的器具或陳設。民間廣為流傳的八仙、麒麟、萬年青等裝飾圖案,在道觀中也有廣泛應用。雕版印刷的門神、竈神、關帝和財神尤其受到人們的歡迎。